在一张拍摄于五十年代初的老照片中,两位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正面对棋盘而坐。周恩来左手拿着一颗棋子,眉头微蹙,似乎陷入深思,而对面的朱德则眯着眼睛,面带笑意,仿佛胸有成竹。这一刻在静止的镜头中凝固,似乎不仅记录了一场棋局,也隐隐透露着他们多年来的革命友谊和深厚情谊。
有人会猜测,照片中的周恩来是否在思考如何赢得这场对局。然而,细细琢磨,或许更贴近真相的答案是他在权衡如何“体面地输”给对面的老友朱德。
众所周知,朱德将军酷爱下象棋。即使在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中,他也常常抽出时间与战友对弈。彭德怀经常是他的棋友之一,但据说彭老总时常“悔棋”,这足以说明朱德的棋艺水平并不逊色。然而,与国手水平的周恩来相比,朱德的棋艺还是稍逊一筹。
周恩来的象棋造诣早有公认。早在延安时期的一次军民象棋比赛中,他曾力压群雄夺得亚军,仅次于董必武。抗战期间,周恩来赴重庆,曾与著名象棋大师谢侠逊对弈,两盘棋均以和棋告终,棋王都未能胜过他。由此可见,周恩来若想赢下朱德,并非难事。但在这场棋局中,他的重点显然不在胜负,而是为了让朱德乐在其中,毕竟两人几十年的交情深厚,而朱德作为年长的老友,更值得他多一分尊重和照顾。
两人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时,周恩来身在欧洲,负责党的旅欧总支部工作,而朱德则从护国战争中脱身,寻求新的革命道路。1922年11月,朱德专程从法国前往德国柏林拜访周恩来。他提到曾因种种原因被拒绝入党,特意向这位比自己小十二岁的年轻人寻求帮助。
初次见面,两人便一见如故。周恩来认为朱德身经百战,不仅拥有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还为人正直忠厚,是革命队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而朱德也被周恩来的气度与智慧深深折服。在周恩来的介绍下,朱德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两人建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
这段情谊不仅贯穿了两人在战火纷飞中的合作,也体现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无论是象棋对弈,还是革命工作中的分工协作,他们始终以兄长和知己的身份相互扶持。周恩来总是细致入微地体谅朱德的感受,而朱德也在关键时刻全力支持周恩来的决策。
七十年代,两人都已是耄耋之年,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周恩来病重的消息传到朱德耳中,他非常担忧,却因害怕打扰对方的治疗而少有探望。唯一的一次会面发生在周恩来住院期间。那时,89岁的朱德坚持亲自前往病房,与周恩来见上一面。周恩来得知朱德到访,便强撑病体从床上起身,换上便装迎接老友。
两人一见面便紧紧握住彼此的手,目光中满是理解与惋惜。二十多分钟的交谈短暂却深情,临别时,两人都没有说出太多的话,但内心却明白,这很可能是最后的告别。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病去世。消息传到朱德耳中,他坚持换上军装,由女儿朱敏陪同赶到医院,向周恩来做最后的告别。当他站在周恩来的遗体前,眼含热泪,左手托着军帽,右手缓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站定良久,他才转身离去。那一刻,五十多年的战友情谊尽在无言中。
回到家中,朱德几日未曾进食,悲痛之情难以平复。当得知自己已无力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时,他垂下头喃喃自语:“唉,去不成了,我这怎么对得起恩来?”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既是对老友的怀念,也是对自己未能送别的遗憾。
仅仅半年后,朱德也与世长辞,似乎追随老友而去。
这张棋局照片定格的并不仅是一场象棋对决,而是两个革命者相知相交、相互扶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