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 导演,毕业于重庆大学英语专业,代表作《走走停停》。该片在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
2024综艺报年度影响力
年度先锋导演龙飞
轻盈解读生活困境,幽默拆解人生命题,三重叙事传递治愈力量。
人生常态就是“走走停停”
作为80后新人导演,龙飞称自己一路“走走停停”,但从未想过放弃。在他眼中,“走走停停”是人生常态,所有成绩都是在一步步积累和完善中形成。
今年,由龙飞执导,黄佳编剧,胡歌、高圆圆等主演的电影《走走停停》在端午档以“黑马”之姿脱颖而出。影片讲述“脆皮青年”吴迪在大城市事业受挫,返回家乡寻找人生答案的故事。
高中埋下“电影种子”
龙飞出生于重庆,在巴渝文化熏陶中长大。高中时,他因观看《阿甘正传》《教父》等经典影片而深受触动,就此埋下电影梦想的种子。尽管大学未能如愿就读相关专业,但龙飞并未放弃,而是在本科学业结束后,选择前往香港浸会大学攻读执念中的电影专业。在这里,他不仅系统学习了电影创作知识,积累了电影制作经验,还结识了工作上的好搭档——编剧黄佳。
龙飞与黄佳首次合作的作品是80分钟长片《睡沙发的人》,该片凭借深刻的情感描写和创新的叙事手法入围第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睡沙发的人》制作团队精简干练,演员和工作人员总数最多时仅16人。龙飞与黄佳不仅担任影片导演和编剧,还承担摄影、剪辑、制片等工作。通过这次实践,龙飞对自己的创作方向更加清晰,摸索出以真实生活视角和细腻情感打动观众的创作风格。
2018年,龙飞与黄佳再次合作,历经反复打磨,于今年推出首部院线电影《走走停停》,并在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谈及影片灵感,龙飞直言,2018年“逃离大城市返乡”话题火热,他便与黄佳结合自己及身边朋友的经历,构思了一个“走走停停”的故事。“黄佳架构了一个非常好的戏剧结构,里面有纪录片的引入,有戏中戏,还有现实时空三线并行的结构。这个结构很有新意,也增添了影片的层次感。”
剧本创作初期,龙飞曾计划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海滨城市。他认为,角色从大城市回归故乡,如果以海滨城市为背景,不仅能够在地理上与北京、上海等都市形成鲜明对比,还可以通过视觉迁徙,突显人物心境的变化。然而,随着创作深入,龙飞逐渐意识到地方语言和地方文化在这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希望以此增强故事的“落地感”。
由于龙飞是重庆人,加上影片需要展现与北京截然不同的城市氛围,《走走停停》的拍摄地最终选在四川内江和自贡两地。川渝地区自带的松弛氛围为影片注入浓郁的地域色彩,使影片的情感表达更显真实鲜活。
戏里戏外“走走停停”
《走走停停》用轻盈的生活喜剧质感,描绘一个典型且可爱的中国家庭故事。“国产影片难得的轻松治愈和浪漫”“拍得好轻盈,不鸡汤不矫情”……影片上映后收获不俗口碑,轻松流畅的叙事方式,熨帖了很多人的心。
龙飞称,他和黄佳在创作之初就达成共识,希望这部影片的整体基调是轻松的, “叙事上,影片选择冷幽默的方式,力求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表达,将情感融入其中,而非直白地告诉观众。”
关于片名,龙飞和团队也曾有过替换的念头,但兜兜转转,还是觉得《走走停停》最合适。“影片讲的是人生常态,会遇到困难,会觉得迷茫,甚至你只能停下来,但停下来也是为了继续走下去。”
不曾想,电影推进过程同样“走走停停”。龙飞透露,剧本2019年就已完成,但因为各种原因停滞三年,融资又持续一年多,直到2021年剧本入选首届“FIRST成都惊喜影展”,项目才得以平稳落地。“第一次完整地经历影片融资、制作全过程,感觉时间漫长、步履维艰。不过,即使在停滞期,我们也没有放下剧本创作,而是反复修改、完善内容。”回望这段历程,龙飞不禁调侃,“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片名取错了,要是叫《一直走不要停》就好了。”
每次创作都是学习过程
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学电影,一步步向梦想靠近。龙飞回望来时路,也曾受到不少质疑,“被质疑的感觉很糟糕,让我想起《喜剧之王》中周星驰领盒饭被吴孟达骂的那场戏。但这时候你要回头看,当初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想写这个作品?回到初心,这时,你就会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会变得更加笃定更加强大。”
谈及影片上映后取得的成绩,他坦言,《走走停停》不是类型化影片,对于制片方而言是有风险的,这样的尝试并不容易,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经验。“每次创作都是学习的过程。通过这部电影,我学到很多,也看到了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希望下一部作品,能努力做得更好。”
近期,龙飞正在“重拾”一个此前搁置的项目。“当时,因为全力制作《走走停停》,项目就搁置了,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不管这个项目最终能不能找到投资,我都希望不留遗憾。”
图片:豆瓣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