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知道广州有一所著名的革命学校,那就是广州黄埔岛上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育了一大批革命的火种和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名扬中外,一度是全国革命青年向往的革命学府。尽管后期的黄埔军校变成了蒋介石培植私人势力的反动大本营,它的前期还是进步的,革命的。

黄埔军校招生是从1924年初黄埔军校开始在上海招生。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创办的。



为什么要办黄埔军校?因为孙中山搞了多年的革命,没搞出个名堂,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走俄国人的道路。

他对十月革命的胜利十分钦佩,曾致电列宁,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1921年,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到了中国,在桂林与孙中山举行了秘密谈判。



这次谈判,促进了孙中山做出改组国民党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心。此后,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一步步加深。1923年8月,孙中山派蒋介石、张太雷等四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去考察党务和军事,并参观了苏联的红军和一些军事院校。

不久,在孙中山领导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建立“陆军讲武堂”,正式命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由孙中山任校长。



苏联对孙中山说,要搞一支革命的军队,靠旧军队是不行的。什么滇军、湘军、赣军、桂军、鄂军,都靠不住。孙中山就下决心先办军校。

原定的“国民军军官学校”,还没开办,又决定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并指定以黄埔岛上的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



黄埔军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条件、学历条件、身体条件,要求是颇严的。考试规定既要笔试,又要口试,笔试要考作文、政治、数学,口试要“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等等。

其实多是些空文,后来并没能完全办到。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



乘江固号军舰来到黄埔岛,先巡视了学堂和寝室,又进大礼堂作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他的话精辟,革命性强,说服力也强。

他说:“中国的革命有了13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

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孙中山要求黄埔同学: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一心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他特别强调:一个革命军人要有舍身精神,要不怕死。他说:“我敢说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在不怕死。”孙中山先生这篇《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当时对学生们是极大的鼓舞。黄埔军校第一期录取了470人。开始是四个队。后又编了第五、六队。



黄埔军校初期的组织,是以孙中山为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军校设教授部、政治部、军需部、管理部和军医部。政治部主任开始是戴季陶。

此人讲话总是讲礼义廉耻、忠孝节义那一套。由于学生不喜欢他,不久下台了。嗣后政治部主任换成了周恩来同志。聂荣臻同志是政治部秘书。



何应钦为军事总教官。共产党员恽代英、肖楚女等都任过军校的教官。学校的课程是很多的,军事、政治每天都排得满满的。

政治教育是以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主要内容。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列入正课。

在军校训令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阅读。”黄埔的军事课,主要是讲典范论和四大教程,如《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以及《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另外还设有《军制学》、《交通学》、《实地测图》。



总之,从单兵动作到排连营,行军、宿营、战斗中的联络和协同,都依次循序实施,每天的活动都很紧张。

训练和一日生活要求都很严格。操场紧靠珠江口,涨潮时操场里的水都漫过了脚,照样要出操。学生兵不准吸烟,会吸烟的人只得偷着吸。

后来,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段祺瑞联合张作霖,反对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孙中山与段祺瑞、张作霖呼应,亲自率兵到韶关,准备北伐。



孙中山这位大元帅,在广州只有个大本营,没有多少部队。那时陈炯明在东江,已经与孙中山唱对台戏了。赣军、湘军、滇军、豫军、桂军,都靠不住。

孙中山当时认为比较可靠的,是黄埔这帮学生兵和教导团。9月上旬,我们第一队作为孙中山的卫队到了韶关,任务是放哨、警卫。

这次随孙中山一起到韶关的还有宋庆龄同志,以及苏联顾问鲍罗廷和他的老婆孩子。孙中山在韶关飞机场举行了阅兵,受阅部队,除了樊钟秀部、吴铁城部,还有黄埔军校的学生。



检阅完毕,孙中山还作了简短的演讲,主要是讲北伐的意义,号召参战部队勇敢作战,彻底打垮北洋军阀曹锟和吴佩孚的统治。就在“双十节”这天,广州城内发生了商团叛乱。

一时广州形势十分紧张。为平息叛乱,黄埔军校又回师广州。在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中,黄埔军校学生第一次上战场,大家很勇敢,首仗打出了军威。



黄埔第一期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第一、第二教导团工作。”6月初,滇系军阀杨希闽和桂系军阀刘震寰发动叛乱占领了广州。

东征军又立即回师广州,参加了平乱,收复了广州。所以说,黄埔军校学生是从斗争中学习,又从实践中锻炼,做到了“知行合一”。

正如当时一些人说的,第一期黄埔生五百人,都是热血青年,是从艰难与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五百学生和学校中的教导团,是两次东征作战的基干。没有黄埔的力量,就没有国民革命军。



毛泽东同志说过,蒋介石是靠办黄埔起家的。蒋介石这个人,有许多鬼名堂。黄埔军校开课以后,他每个星期都到学校来,要找10个学生见面,谈上几句话。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和蒋介石单独见过面,谈过话。学生多是些刚刚走向社会的青年人,当然不可能懂蒋介石那一套笼络人心的手段。

许多人对蒋介石亲自找去谈话,虽是一般地问几句,都觉得高兴和新奇。一些有见识的同学,说蒋介石有点装腔作势,但多数人对他还是满意的。



蒋介石通过这种个别见面和谈话,认识了不少学生,也拉拢了不少人。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黄埔军校的学生。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大部分是我党从各省秘密活动来的“左派”青年。

黄埔从筹建开学之后,在共产党特别支部领导和支持下,以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为代表的进步学生,发起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



这个联合会,名义上是青年军人的群众组织,实际上是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军校政治部联系青年军人的桥梁,是我们党对青年军人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

蒋先云是第一队的学生,许多人受他的影响很深。蒋先云同志是湖南新田具人,1921年我党成立不久,他就加入了共产党。这个同志家境很穷,考入黄埔以后,我们常常看见他晚上还在灯下读书。

他斗争坚决,作战勇敢,头脑敏捷,堪称青年军人的榜样。大家在以蒋先云为首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旗帜下,不断地与国民党的右派和“孙文主义学会”中的反共分子斗争。



“孙文主义学会”,是假借学习孙中山的学说为名的反共小集团,主要头目为贺衷寒、缪斌等,成员多是国民党右派。黄埔军校中这两个组织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后来,“青年军人联合会”虽然解散了,它的影响却扩展到滇、桂、湘军所设的军官学校。它所传播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思想,为广大的青年军人所接受。

黄埔第一期的许多同学,所以能成为共产党员,也是与“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影响分不开的。

我们怀念初期的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从创立到大革命失败,培养了四期毕业生,后来蒋介石还在潮州、南宁、长沙、武汉等地设立了分校,其中以武汉分校最著名,那里设立女生队,第一次招收了女生。



在这些期的学生中,不少人在国共分裂以后,成了我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中坚力量和红军骨干。

仅在鄂豫皖地区红四方面军工作的有第一期的陈赓、蔡申熙、许继慎、倪志亮、徐向前;另外,还有我们大家熟悉的左权、周士第、周逸群等同志,他们也都是黄埔第一期的。



黄埔第一期,也出了一批反动集团的军事头目,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大革命失败后黄埔军校在各地开花,为蒋介石培养了许多人才。

然而这些黄埔精英也在日战争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据统计黄埔军校共开办23期,本校(总校)和各地分校毕业学员、学生共计约20万人。



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后仅剩11000多人。抗战期间国军一共阵亡132万人。阵亡的黄埔生占全部牺牲国军的约14.4%,即每阵亡100名国军官兵,就有至少14人是黄埔生。因此黄埔军校是我国最伟大的军校,黄埔学生军是我国抗日战争的脊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