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抓典型》
理论宣讲不接地气,群众就听不懂、听不进、记不住。作为文艺工作者,项伟和伙伴们一直努力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原型进行创作,用“大白话”讲“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引发共鸣。2024年10月,项伟团队创作的理论宣讲小品《抓典型》有幸入围云南省第五届“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并获得文艺类二等奖,这主要得益于该作品在宣讲形式语言和形式上“语言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沾泥土: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抓典型》小品来源于生活,结合了当前有人妄图在正风肃纪反腐全面从严的态势下浑水摸鱼,通过实施诬告陷害把影响搞大、把水搅浑、把事情搞黄,从而宣泄私恨或达成不可告人目的等社会现象,以小品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个妄图借助诬告陷害施压、假冒纪委工作人员行诈达成非法目的,没想到假纪委遇到真纪委,一步步让假冒纪委的“李鬼”现出原形的故事,用无巧不成书的传奇故事开展警示教育,让受众在故事中回味、笑声中反思,更好地达到“讲道理”的效果。
带露珠:鲜活生动,引人入胜。《抓典型》摒弃普通话的表现方式,以群众熟悉的方言讲故事,例如使用方言打油诗,诙谐幽默,鲜明塑造了诬告陷害者的人物个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时,让受众在略显夸张的表演中认清丑恶的本质,领会党的政治纪律、生活纪律、廉洁纪律,对铁纪护航、为担当者担当、负责者负责的执纪导向认识更加深刻。
这个故事不但感染着受众,同时也感动着我们的演员,彩排中,扮演诬告陷害者的演员经常随时说,“如果像我演的这种人都不严惩,肯定要寒了干部的心,这个结局设置太好了,就该让他认罪伏法”。
冒热气:贴近现实,解决问题。小品中,我饰演的是纪委人员,生活中我是一名警察,我的父亲是纪委退休干部,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我眼中的执法执纪部门就应该体现公平公正,这样才可以获得公信力!公平公正从何而来?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正是体现在纪委的监督“放大镜”盯住了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上。《抓典型》故事背景来自镇雄县魔芋基地建设,这是解决留守妇女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增加群众“菜篮子”之举,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从老百姓的关注重点入手,对症下药开展宣讲,让宣讲者与受众实现无缝对接,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基层、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通过。一个小故事能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比赛落下帷幕,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还在路上。在未来,我们也会秉持着“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理念,创新宣讲方式和方法,让基层理论宣讲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作者简介
项伟,镇雄县公安局,云南省第五届“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决赛文艺类二等奖获奖选手(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选送)。
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作者 项伟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刘玉
投稿/822996965@qq.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