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磅消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2025年财政部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的组合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在力度上,要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的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等,2025年财政政策的方向是清晰明确的,是非常积极的。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专家学者、上市公司、内外资机构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努力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二)券商最新研判

浙商证券:目前市场处于“震荡整固—再度拉升”的过渡阶段

增量资金决定市场风格,各路投资者特色鲜明的投资逻辑将映射于A股的风格表现。鉴于当前主要宽基指数节奏分化,未形成共振,大盘后续走势可能错综复杂。2025年,风格和行业的择时尤为重要。配置方面,建议以“杠铃策略”为核,一端着眼于经济基本面修复进度和盈利兑现,对大盘、价值风格进行择时和行业轮动;另一端紧密跟踪流动性环境和增量资金变化,及时把握小盘、成长风格的行情节奏。

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财政货币有望双宽松,金融周期趋宽叠加库存周期回暖有望推动国内基本面进一步改善。2025年企业盈利有望向上但斜率或不显著,分子端对行情整体的带动作用可能相对有限,但宽松的金融环境有望在分母端提供较强支撑。目前市场处于“震荡整固—再度拉升”的过渡阶段,预计后市有望震荡向上。

行业配置方面,基本面和交易思维并重,新半军与顺周期共舞。交易思维下,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建议关注有色、医药和农林牧渔。基本面思维下,关注受益于AI产业趋势的通信、电子等,以及基本面见底且有望边际改善的行业,如军工、电新等。主题方向聚焦科技与消费,重视重组与化债。

配置建议上,市场风格分割,“杠铃策略”为核。一端着眼于经济基本面修复进度和盈利兑现,对大盘、价值风格进行择时和行业轮动;另一端紧密跟踪流动性环境和增量资金变化,及时把握小盘、成长风格的行情节奏。

中原证券:观望情绪提升,A股宽幅震荡

对于后市研判及投资建议方面,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73倍、34.13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两市周五成交金额11631亿元,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释放了重要的政策信号,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住楼市股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整,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预计市场多空博弈的焦点或将侧重于国内宏观政策是否通过呵护股市以维持信心、稳定预期,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政策主线将是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推动并购重组、提升投资者回报等方面加力部署。

从内部环境看,政策效应显现,但传导还需过程,未来还需密切跟踪经济数据恢复情况。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最新的表态显示,未来降息节奏或将减缓。监管层表示未来将择机降准降息,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保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建议短线关注电子元件、小金属、半导体以及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三)券商行业掘金

西南证券:传感器、机器人感知核心,未来的星辰大海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后续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Optimus的最新进展更新、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厂商的成果发布等。

投资要点上,机器人外界环境感知与智能化提升依赖高性能传感器。人形机器人大致包括感知系统、传动系统、电源系统、大脑、结构件几个方面,其中传动系统成本占比30%~40%,以传感器为主的感知系统成本占比约在20%,大脑、电源系统、结构件等占比30%~40%。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大致包括视觉传感器、力/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惯性传感器(IMU)、流量传感器等,传感器是机器人实现外界环境感知和交互的关键。

力控:机器人柔性力控不可或缺,力传感器为核心零部件。力传感器可以分为一至六维力传感器,多维力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广泛。预计机器人力控的最佳方案为,每个关节使用1个力传感器,其中旋转关节使用扭矩传感器,线性关节使用单向力传感器,机器人的手腕、脚踝各2个六维力传感器。传感器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传感器结构设计、标定系统精度、以及解耦和补偿算法。

电子皮肤:电子皮肤即柔性仿生触觉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实现仿人类触觉感知功能的柔性电子器件,具备物理柔性和仿生特性。人形机器人手部一般应用触觉传感器,未来机器人要和人实现接触和互动,除了手部,在肩膀、手肘、前后背部也可能覆盖电子皮肤,测算100万人形机器人对应的电子皮肤市场空间约为100亿元。相关标的包括压力传感器龙头安培龙、结构力学测试研究龙头东华测试、稀缺电子皮肤标的汉威科技、应变式称重传感器龙头柯力传感。

东方证券:豆包大模型全面升级,算力侧和应用侧产业链有望受益

豆包大模型家族日益壮大,2024年12月,字节旗下的火山引擎发布了豆包视觉理解模型、3D生成模型、通用模型pro、音乐模型和文生图模型等。截至12月中旬,豆包通用模型的日均tokens使用量已超过4万亿,较七个月前首次发布时增长了33倍。2024年9月率先成为国内用户规模破亿的首个AI应用,11月豆包App的MAU近6000万位列全球第二,豆包大模型已成长为国内大模型领军者。

在应用领域,大模型与智能终端的结合正引发深刻变革。AI PC、AI手机等终端搭载大模型功能重塑,耳机、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成为新的AI载体,成功革新人机交互模式,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在家居生活场景中,大模型赋能让应用形式层出不穷,AI食谱、鱼缸、玩具等在扣子平台帮助下接入豆包模型。在汽车行业,大模型助力智能座舱实现再升级,为驾驶者和乘客打造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车内环境,豆包大模型持续拓宽应用边界,推动不同应用领域的智能化发展进程。

AI云原生推进,算力建设至关重要。2027年豆包每天Token消耗量会超过100万亿,将是现在的100倍以上。在算力端,豆包大模型的性能升级和推理需求的迅猛增长。在此背景下,服务器及液冷厂商、PCB厂商等有望受益。此外,数据存力和运力需求的持续攀升,为存储、光模块和光芯片等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AI算力需求。

投资标的上,大模型应用方面,建议关注AI终端相关公司,比如芯片及零部件,包括恒玄科技、晶晨股份、炬芯科技等。AI算力方面,AI服务器整机,包括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核心芯片,包括海光信息、通富微电等;PCB,包括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光芯片、光模块,包括华工科技、源杰科技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