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很多经历过大事件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在事件发生前,往往会出现一些预示,可能是周围人的一语成谶,也可能是某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先兆。

1997年是公认邮票市场最后的辉煌,之后的二十年虽然出现过几次“中兴”,但都没能超越九七年的巅峰,更是没能阻挡邮票没落的趋势。



泡椒雪梨虽然没能亲眼目睹过这场邮票盛宴,但自幼便听过不少当时流传下来的故事,可无论如何传奇的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邮票跌下神坛。

是什么将邮票推向辉煌又重重摔下,1997年的金箔邮票也好、4000万的竹子小型张也罢,哪有存在了十几年的市场会因为一两套邮票就开始衰落,无非是日积月累的问题被这些邮票点燃了燎原之势。



所以要从根本找原因,还是要看大起大落前,邮政都做了哪些决策。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泡椒雪梨就发现了一份“邮部(1991)753号”文,其中不少文字都准确预言了如今邮票的现状,也许从一开始,邮票的未来就已经有了答案。



1991年11月19日,邮电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邮票发行和集邮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就对当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些人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邮市,在国内外出现了对我国邮票的抢购风潮,少数邮票贩子机哄抬价格,从中渔利。在邮电内部还有低于面值抛售邮票和在规定发行日之前出售邮票的问题;有的人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与邮票贩子内外勾结,为其提供货源……



如今邮票市场所面对的顽疾,邮政早在1991年就已经发现了,这也是如今打折邮票遍地开花的根本原因,可发现问题后的二十四年,这个顽疾依然存在,且愈演愈烈。



既然是“通知”,那就不会仅描述问题,文件以“特别注意做好几项工作”的形式罗列了九条解决办法,其实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印!多卖!

虽然文件中没有明确说明邮票的消费商品属性,但在“几项工作”中的第一条就定义了集邮对于邮政的意义:集邮业务工作既要考虑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



于是紧接着在第二条中就提出要“减少库存、扩大销售”。要求各地邮局“多设销售窗口、多投放、多出售,克服惜售思想,邮票的库存量,在邮票发行一年后,一律不得超过百分之五”。



如果是以前的邮票发行量,票少人多自然会出现交易市场的升值。可接下来“适当增加邮票印量” 则成为各地营业员时至今日都挥之不去的销售枷锁。

对于邮票如何增加发行量,邮政甚至想到了在生产力不足时的情况:今后将适当增加每套邮票的发行数量。在生产力不足时,适当减少发行套数



两个“适当”让邮票从1991年每套的2000万均量,一跃提升到了1992年的4000万,甚至还出现了一张3亿枚的生肖邮票,印刷量是上来了,另一个量却跌到了谷底。



这四个数字“1992”,还能代表当时仅次于货币的最高印刷水平吗?



这个“国”字,还配得上国家名片这个传颂多年的美誉吗?

“通知”第五条和第六条提出“必须保证预订户的邮票供应严禁紧俏邮票卖大号”,可到了文件下发后的几年,古塔小全张、世乒赛小全张……这些紧俏邮票哪个能按时供应给预订者,各地邮市反而比邮局的货源还要充足,就如同现在发行的特供邮票一样,明明发行量远大于集邮者数量,集邮者却在邮局完全买不到,反观网购平台上却有大量现货,甚至售价比邮政的发行价还要低,1991年初现的问题一点没得到解决。



“通知”第八条要求各地要“重点查处大批倒卖新票的来源问题”,如今第三方网购平台随便一搜便是大量打折新邮,以前没有版号查不到来源,如今枚枚有荧光编码,还查不出泄露途径吗?



“通知”的最后则是要求各地邮政要搞好集邮宣传工作:“要全面正确地宣传集邮,重点宣传集邮的目的、意义和它的社会作用,倡导集邮文化,不要片面宣传‘升值’的作用”。



人人参与皆为利来,人人炒作成就牛市,任何市场都不可能完全杜绝炒作,这是供需形成的经济关系,可当发行机构带头炒作后,邮票的邮资凭证本质也就变了。

7角面值的小全张售价7元、50元面值的小型张售价120元、面值三四十元的大版装进豪华的册子里直接敢叫价百元以上,不让宣传“升值”作用,却用行动践行着“升值”效果。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份“通知”不光没能解决问题,似乎还通过详细的问题描述,为反应慢半拍的地方邮局指明了出路。

文件中所谓“加强监督检查”,无非是通过“各管理局先制定本省的监督检查办法”进行敷衍,毕竟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在创收这种巨大的企业利益面前,地方邮政的决策者又怎能保持端正的思想?



支撑起邮票所有价值的基础就是面值,有面值的印刷品才能叫邮票,所有摆脱面值束缚的行为都是在枯本竭源,面值失去信用,邮票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注]“通知”此类字体为《邮部(1991)753号》中原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