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90后”同款饮料,
精神矍铄地和年轻医生谈笑风生。
你敢相信,
这是一位刚刚做完
高难度肿瘤切除手术的
93岁老教授吗?
视频截图
1月3日,
一位医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的一段视频火了,
引网友连连称赞:
身体这么好,还能做高难度手术,
厉害了这个“90”后!
有人认出,
视频的主角正是
著名肝胆胰外科学专家
彭淑牖(yǒu)教授。
这位93岁高龄仍坚守一线的
“国宝级大师”,
到底有多厉害?
“十大医学泰斗”,
获国医药行业最高规格的个人奖项之一
吴阶平医学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肝胆外科杰出贡献奖,
美国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
欧洲外科学院和法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2022年,彭淑牖(左)教授手捧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荣誉证书(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彭淑牖屡以独特的发明创造,
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坛掀起巨大的冲击波。
其中有一把
改写世界医学外科史的“神刀”,
让许多被判“死刑”的患者得以起死回生。
他年近花甲时,
把管子从鼻子插到胃里,
体验病人感受……
NO.1
由圆珠笔杆而来的“神刀”
掀起了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
时间回溯到1988年,
一名特警被送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情况危急,必须马上手术,
外科主任彭淑牖走上了手术台。
患者的腹腔打开了又马上被缝上
——肝尾叶癌,
这在世界外科领域属于手术禁区。
肝尾叶在肝脏背面,
前后都被重要的血管包裹着,
想要切除这里的肿瘤,
无疑是在“雷区”里作业。
“眼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逝去,
作为医生,我心里非常难受。”
彭淑牖在回顾这一经历时仍感痛楚。
但也从那一刻起,
他心中发誓:
一定要突破这个手术禁区!
一定要找既能切除肝组织,
又不伤及血管的办法!
△彭淑牖(左一)在手术中(图源:浙大二院)
一天,
正在理发的彭淑牖
无意间瞥到理发师手里的梳子,
他看着梳齿间的碎发出神:
“能不能借助梳齿的工作原理,
在肝脏表面试一试呢?”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
次日,他和学生赶去圆珠笔厂
买了一批圆珠笔管,
又把每根笔管的一端剪出一圈梳齿,
做了不同规格的很多把“小刷子”。
在一次次手术中,
他因陋就简,
用圆珠笔杆、听诊器金属管做成耙样,
在肝组织上刮耙。
肝组织一层层剥落,
果然,一条条血管显露出来了,
最终,精准切除了肿瘤!
“刮吸手术解剖法”——横空出世!
紧接着,他又思考:
肝组织刮下来马上要用吸引器吸走,
遇到小血管要更换器械进行电凝,
传统外科手术中手术刀、止血钳、
镊子有几十把,
能否将这些功能集中在一起?
△彭氏多功能解剖器(PMOD)(图源:浙大二院)
后来,
这个笔管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升级。
1990年,他终于将手术台上
电切、电凝、吸引、剥离,
这4大功能的“七刀八剪”凝聚成一把刀。
手术者持这一把刀,
就可以完成除缝合以外的所有操作。
这把被誉为 “神刀”的手术器械,
解放了外科医生的双手,
使手术时间缩短40%,
出血量减少50%,
使列为禁区的疑难手术变成常规手术,
许多患者起死回生。
现在全球有近千家医院在使用,
被国外学者称为
外科手术上的一场革命。
2001年,
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第二年,
在“世界新发明新技术展示会”上,
荣获医学类唯一的一等奖。
NO.2
最“容易”请来的主刀
10天往返4省做6台特大手术
虽有无数荣誉加身,
彭淑牖却不摆谱、不高高在上,
被同行称为“最‘容易’请来的主刀”。
“一通电话,
彭老师就赶到了现场。”
他的学生们说,
彭淑牖的电话已经成为业内的求助热线。
天南地北,
他从来不觉得奔波辛苦。
△彭淑牖受邀在德国做手术(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彭淑牖曾经创下
10天内往返4个省
做6台特大恶性肿瘤手术的纪录。
上午刚在浙大二院做完一例肝切除大手术,
下午就接到安徽皖南医学院
发来的支援请求,
随即动身赶往机场,
在飞机上一边就着白开水吞面包,
一边查阅病人的病情资料。
晚上10时,一下飞机便直奔医院,
手术在次日凌晨顺利完成。
△彭淑牖(左二)在查房(图源:浙大二院)
“多迟延一天,
病人就多一天痛苦,
多一分危险。”
彭淑牖说,
“这是一个医生的本能,
不用想那么多,没那么复杂。”
需要他指导、参与的
往往是顶级难度的手术,
经常要耗费四五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手术过程中,
不少医生会交替换台进食或是吸几口牛奶,
但是彭淑牖始终不离开手术室。
这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
他把每一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千方百计把他们从死神手里救回来。
而这样的信念,
源于从小受父母家人的耳濡目染。
NO.3
出身于医生世家
立志做一辈子“好医生”
1932年,
彭淑牖出生于广东梅县。
他的父亲彭致达
和三位叔叔在当地均是名医。
受家庭熏陶,
他们兄弟姐妹四人
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
后来都成为闻名一方的好医生。
△襁褓中幼儿是彭淑牖(右四),着西装男子是彭淑牖的父亲(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1955年,
从浙江医学院毕业的他
被分配到了杭州广济医院,
也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
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
彭淑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当一名“好医生”,当一辈子“好医生”。
这一干,就是70年。
NO.4
赶新潮又守拙的“老小伙”
好医生的身份之外,
彭淑牖还是大家眼中的“老小伙”。
93岁的他依然自己开车上下班,
游泳、打乒乓球、微信、网购,
他都玩得很溜。
在聚会上点歌,
他中气十足地唱完《黄河颂》,
最喜欢的英文歌是《卡萨布兰卡》。
△彭淑牖自己开车上下班(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出差时,
彭淑牖总是自己拉行李箱,
有学生要帮忙,
他总是幽默地说:
“这是我的拐杖,不要替我拿。”
他并非为了追赶潮流,
其实,在更多的时候,
他更喜欢简单的、拙朴的东西。
彭淑牖现在还住在
杭州城南8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身边人好奇询问,
为什么不换个大点的房子,
他的理由是:
“住惯了,
搬家最大的麻烦是容易丢东西,
有些资料丢了就没有咯!”
他的学生说,
常常看到彭老师中午就在办公室喝杯咖啡,
吃点方便面或者面包,
有时候只吃几块饼干。
“能吃饱就好了。”
他总是这样说,
因为,他的乐趣在物质享受之外。
NO.5
培养50余位医学人才
他希望百岁时仍上手术台
彭淑牖的世界很纯粹,
全是关于医学的事情。
他最重要的发明和700多篇论文,
都是在60岁之后诞生的。
就在去年,
他还在高级医学科技期刊《中华外科杂志》上
发表了两个最新研究成果。
他经常用这个故事勉励学生,
“我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
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好。”
△彭淑牖给学生上课(图源:浙大二院)
几十年如一日,
他的大部分时间,
不是看病人,就是带学生。
扎根浙江医坛大半个世纪,
彭淑牖一共培养了50余位医学人才。
由他的学生、学生的学生
组成的“彭家军”已经到了第五代,
其中有26位博导。
很多人已经是我国新一代的外科领袖人物,
是国内不同医院的学科带头人。
更重要的是,
他们个性分明,
却有着一种相同的、
敬畏尊重生命的底色。
1990年,
彭淑牖成功研制“胃减压肠营养同步导管”,
年近花甲,他仍要求亲身试验,
让学生帮他把管子从他的鼻腔插入胃里,
以此亲身体会患者的使用感受……
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他身上学到的,
从来都不只是高超的技术,
还有一个医生
对最深层次痛苦的感知和体谅。
△2024年12月,彭淑牖(右二)获吴阶平医学奖(图源:潮新闻)
2024年12月,
彭淑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80岁的时候,
有人劝他坐坐门诊、带带学生,
轻松一点,不要再上手术台了。
“如今,我年逾九旬,
新的目标是,
百岁之时
我仍然是手术台上的一名战斗员。”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
向彭老致敬!
也祝愿彭老幸福安康!
来源 | 北洋之家综合自潮新闻、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医脉相承:“口述历史”访谈录》(2022年11月出版)、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校对 | 韩妮
责编 | 贾阳阳
审核 | 鲁开盛
监制丨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