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最经典的作品是哪一部?还真不好说,但你问的若是金庸花费了最多心思打磨的作品是哪一部,那笔者的答案一定是《天龙八部》。
其实从这书名的设定就能看出金老是花心思琢磨过的,而他在开篇的释名就解释过:“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
如此看来,这多半会是个悲剧故事,事实也确实如此,就连身为主角的萧峰,最终也没能与心爱之人走到一起,更可悲的是,他的心爱之人阿朱还是被他亲手打死了。
(萧峰、阿朱剧照)
不过话说回来,这段剧情其实是略显突兀的,阿朱为何要毅然赴死?除了“代父偿债”之外,或许还有别的原因。
一、阿朱之死
武侠故事中,无论过程有多曲折,结局总该是男女主角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萧峰和阿朱却没有这样的福分,他们的故事是在小镜湖戛然而止。
萧峰因为听信了康敏的谗言而将段正淳视为“带头大哥”,而金庸对于这段情节的处理也颇为“降智”,萧峰与段正淳见了几面,却愣是没把话挑明了说,只说些模棱两可的话,以至于误会加深。
其实只要稍稍细想,就知道段正淳不可能是带头大哥。
一来他的年龄对不上,当年的段正淳最多二十多岁,何德何能统领群雄?他又不是张无忌。
二来他一个大理皇族,跑来大宋境内带着大宋群雄去围剿辽国军官?这不是扯淡?大宋群雄不会认为他是来挑事的?
不过那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阿朱为何要代替段正淳来赴死。
(阿朱、萧峰剧照)
当然,从表面来看,她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不愿看萧大哥杀了她的父亲,于是才代父送死,以命换命,可问题在于阿朱和段正淳有那么深的感情吗?段正淳这负心汉甚至都没抚养过她和阿紫这对姐妹花,他们谈何父女情深?
显然,从这个角度来看,阿朱的动机是缺乏说服力的,而你若结合阿朱临终前的话语,或许就能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
二、临终托嘱
随着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打在阿朱身上,阿朱只应声倒地,萧峰这才发觉对方并非段正淳,也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而阿朱在临终前对萧峰提出的那要求,也值得玩味:“阿朱道:‘我求你一件事,大哥,你肯答允么?’萧峰道:‘别说一件,百件千件也答允你。’阿朱道:‘我只有一个亲妹子,咱俩自幼儿不得在一起,求你照看于她,我担心她走入了错途。’萧峰强笑道:‘等你身子大好了,咱们找了她来跟你团聚。’阿朱轻轻地道:‘等我大好了……大哥,我就和你到雁门关外骑马打猎、牧牛放羊,你说,我妹子也肯去吗?’……阿朱道:‘好妹妹,以后,萧大哥照看你,你……你也照看他……’”
尽管阿朱说着日后要三人一同在雁门关外骑马打猎,但她心中清楚,自己早已回天乏术,如此一来,她所说的“三个人一同生活”就成了一句空话,她真正的诉求,不过是让萧峰收了阿紫。
也就是说,作为萧峰的未婚妻,她此时的念想居然是帮萧峰重新找个妻子,这未免有些过于大度了,她为何要这么做?
(阿朱、阿紫剧照)
答案或许很简单,就因为她觉得自己配不上萧峰。
其实在此前的剧情中,他们就谈论过这身份上的差距:“乔大爷,你若撇下我而去,让我独个儿孤苦伶仃的,在这世上没人理睬,我便跳入这山谷之中。阿朱说得出做得到,你是契丹的英雄好汉,瞧不起我这低三下四的丫鬟,我还不如自己死了的好。”
你看,阿朱越是强调什么,就越能证明她在乎什么,她是觉得自己配不上萧峰的,不过她配不上萧峰的理由,或许不仅仅只是因为她是个丫鬟。
而是因为她可能已经是别人的人了。
三、细思极恐的关系
其实原著第二十三回中,金庸就有些许暗示,此时的阿朱,可能已经有了身孕。
比如这段描述:“峰伸手搭了搭她脉搏,果觉跳动不稳,脉象浮躁,柔声道:‘路上辛苦,只怕受了风寒。我叫这老妈妈煎一碗姜汤给你喝。’姜汤还没煎好,阿朱身子不住发抖,颤声道:‘我冷,好冷。’”
(段誉、阿朱、阿碧剧照)
那所谓的“喜脉”就有浮、沉、迟的特点,就突出一个“乱”,而女子怀孕后畏寒也是正常现象。
再加上段誉的一段见闻,就愈发可以证明这一点。
原著末尾,段誉是遇上了发了疯的慕容复,那疯子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了做上了大燕皇帝,可他身边的人却没疯,那帮小儿只是陪他逢场作戏,只为得到阿碧果篮里的糖果。
那么问题来了,此时的阿碧图什么?
阿碧不过是慕容复身边的婢女,婢女服侍主子,是谋生而已,此时慕容复连自己都顾不上,阿碧为何还要留在他身边服侍他?
只有一种解释,阿碧早就是慕容复的人了,婢女和主人的关系暧昧不清,这事儿在古代也十分常见,阿碧如此,那阿朱又如何能幸免?
(阿碧、慕容复剧照)
也正因为如此,阿朱才会不顾自身安危,潜入少林寺帮慕容复去偷那《易筋经》,若不是遇上了萧峰,她也是只忠于慕容复一人的,显然,她和慕容复的关系也不简单,若她腹中真有了骨肉,那多半就是慕容复的孩子。
也正因为如此,阿朱才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萧峰,遇上了一个深爱自己的人,却无法与他在一起,这是何等痛苦,于是她只求一死,得以解脱,并在临死之前为爱人另寻伴侣。
只叹阿朱早年遇人不淑,若早点遇上萧峰,这辈子也就不至于这么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