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不仅在西方引发了强烈关注,也让俄罗斯方面受到强烈震撼,甚至让一些专业人士产生了危机感。
有俄罗斯专家就认为,中国六代机进一步加强了隐身性能,可能才是正确发展方向,苏-57自我吹嘘的“超机动性”,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被实战证明根本用不上。
去年年底,中国先后首飞了两款第六代战斗机,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一些俄罗斯媒体,一度都试图淡化这个消息,以降低中国技术力量的对外影响力。但由于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太大,无法靠新闻学的一些小伎俩就能掩盖,因此越来越多的美俄媒体也被迫投入了相关报道和分析。
相比个别俄媒对中国六代机的刻意贬低,一些俄罗斯媒体也开始反思俄罗斯自身的问题。俄军事专家谢尔盖·马热茨基在TOPWAR网站刊登文章《俄罗斯第六代战斗机会是什么样子?》,他指出成都歼-36设计的“未来感”令人惊讶,中国在六代机设计竞赛中出人意料地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超越了“旧世界”(指欧洲)和“新世界”(指北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俄罗斯是否应该沿着中国的道路进行追赶?
谢尔盖·马热茨基首先讨论了成都歼-36的“三发”和“无尾翼”设计,并认为这些设计并不是最新奇的,毕竟俄罗斯S-70“猎人”无人机也采用过无尾翼设计。他认为,首先要清楚“六代机”应该是什么样子,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目前只是包含了一些用户需求,例如使用激光武器、最大限度的隐身性、设计模块化、可选的“无人/有人”驾驶方式,以及使用人工智能控制一群“无人僚机”等等。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六代机明显比五代机更加强化了隐身功能,取消全部尾翼就是关键举措之一,这与美国方面的做法基本一致。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第五代和第六代战机都将隐身性放在第一位,打击能力放在第二位,飞机机动性只排在第三位。相反,俄罗斯却将所谓“超机动性”放在第一位,打击能力放在第二位,隐身能力只是第三位。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俄罗斯的苏-57与美国F-35的设计方向截然不同,与歼-20也有很大差别,苏-57的隐身能力远不如后两者,甚至仅仅略强于第四代战斗机。另一方面,苏-57在珠海航展上却展示过高超的机动性,俄罗斯媒体也因此大肆炫耀,甚至声称“苏-57能力胜过歼-35、歼-20”。
但是,谢尔盖·马热茨基却不客气地批评了苏-57,认为这种“超机动性”已经被实战证明了价值远低于设想。在持续三年的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空天军虽然使用苏-35、苏-30、苏-57在空战中击落了不少乌军飞机,包括米格-29、苏-25和苏-27,但是几乎所有空战都是远距离交战,没有一次是近距离格斗。
事实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乌克兰防空系统的威胁,导致俄机不敢进入乌军防空圈,更倾向于使用中远程空空导弹进行超视距作战。在这种情况下,俄军苏-35战斗机甚至创造了217公里击落敌机的世界纪录,但也反映了苏-35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高机动性。俄军战机有机会“发挥机动性”的多数场合,往往是用来躲避乌军导弹,从“战斗机比拼机动性”的最初设计目的来看,这种结果有些讽刺。
为此谢尔盖·马热茨基认为,俄罗斯战机设计思路从苏-57开始就搞错了方向,雷达隐身性才是最优先的设计要求。由于对苏-57的隐身性能不自信,俄军不敢让这种宝贝战斗机进入乌军防空圈(而隐身机的主要用途恰恰是突破敌方防空圈),导致俄军无法打破乌克兰的防空体系。从这个角度看,苏-57想发挥“超机动性”,却必须先发挥隐身性,才能获得近距交战的机会(尽管没什么必要),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讽刺。
谢尔盖·马热茨基指出,俄罗斯六代机必须吸收现代战争的经验和所有想法,尤其是无人机的重要作用。因此,俄罗斯六代机应该效仿成飞歼-36,采用能够在高轨道运行的重型战斗机,并充当无人机群的空中指挥所。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六代机的隐身能力必须更强。
笔者看来,俄专家对苏-57的批评,其实反映了中国六代机首飞对俄罗斯一些专业人士的强烈震撼,使得后者不得不审视本国的真实落后情况。此前,中俄都只有五代机时,俄方还能拿苏-57来充充门面,但是成飞和沈飞六代机的首飞,明显形成了降维打击,进一步暴露了苏-57的软肋。
不仅如此,俄罗斯至今没有展开六代机的研发,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空战”和“未来战斗机”的定义权,只能乖乖学习中国已经获得的成绩。此前,俄罗斯一些人还试图贬低中国六代机,甚至声称歼-36是“亚音速”,但是这种“嘴硬”的态度只能拖慢俄罗斯战斗机发展的步伐。(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