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协同育人工作,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坚持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时代转变,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

  回顾2024年,全国各地各校着力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育人责任,着力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协同育人共识,提升协同育人实效,以教育协同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回望2024

  1

  加强顶层设计 协同育人政策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2024年,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走深走实,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一是系统推进,聚力奏响共育“协奏曲”。2024年,教育部系统谋划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1月,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试点,认定北京市朝阳区等97个县(区、市)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在组织领导、实践探索、宣传推广等方面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5月,组织召开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协同育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着力推动以“教联体”为抓手,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11月,细化“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推动各地中小学校加快“教联体”建设,凝聚全社会育人合力,在馆校协同、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上加强协同配合。

  二是多点发力,各地打好协同“组合拳”。各地全面落实《意见》和《工作方案》要求,加强组织协调、部门联动,积极探索构建“省—市—县”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及配套举措,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分工、精准发力。例如,福建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从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推进、学校施策、家庭支持、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六个维度,构建“政、校、企、研、医、家”六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关爱网络。山东潍坊以家校社“亲子共成长”工程为载体,经过22年的实践探索,于2024年建立“党政主导、专业引领、课程推动、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市域一体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潍坊范式”。湖南常德桃源县以家长学习为抓手,全县依托“家长同学”平台,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精品课,积极创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庭赋能”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三是以“联”促建,探求家校社协同“最优解”。2024年,“教联体”建设成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最大亮点。一方面,“教联体”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多主体“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形成了更为广泛的“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合力;另一方面,“教联体”建设进一步扩充了协同育人的领域和维度,不仅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更是跳出教育领域,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去探寻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最优解”。通过以“联”促建,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不断推动教育生态重塑。

  2

  注重实践创新 协同育人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多元、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联结、联动实践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手段。2024年,教育系统全面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以实验区为抓手,多元化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创新。为解决目前家校社协同中存在偶发性、频次低等突出问题,各地教育部门以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协同育人的专业化、数字化、协同化水平,为教育强国建设增强“向心力”、赋予“加速度”。各地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呈现多元化,有整体推进模式,如北京市海淀区、深圳市光明区坚持以育人为核心,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的跨界协同;有体系引领模式,如上海市奉贤区、重庆市渝中区从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入手,搭建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平台;还有“同心圆”模式,如合肥市包河区、沈阳市皇姑区均以一所学校为“圆心”链接家庭和社区,协同周边多个社会资源单位,构建覆盖全面、层次分明的协同育人生态体系。

  二是以区域为落脚点,多层次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实践。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小课堂,而是扩展到了家庭与社会的广阔天地。当前,许多地方正在着力构建以区域为落脚点的特色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体系,有以区域红色教育资源为引领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体系,如南京市玄武区整合区内红色教育资源,依托红色教育场馆、实践教育基地、街道社教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开展协同育人实践;有以区域联盟为主体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体系,如成都市青羊区形成了由100所学校、100个种子家庭、100家社会单位组成的协同育人联盟;有以“联体联教”为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体系,如济南市历下区结合区情、校情、地缘等因素,打造以强校帮助弱校,以学校带动家庭、社会助力教育的区域“3+N”联体联教模式。

  三是以“五育”并举为立足点,多形式拓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路径。各地各校以“五育”并举为立足点,多形式拓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如湖南省长沙市实施的“校园+边角”“学校+家庭”“区域+基地”等模式,打造了立体校园、同心校园、开放校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为学校劳动教育开拓了广阔空间;广州市天河区开展家校社协同美育进万家活动,旨在打造家庭、学校、社会多元协同育人平台,将学校美育教学与家庭美育实践紧密结合,将“美育”送街道、送社区、送家庭,助力天河区教育事业发展;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以“全要素、全链条、全时空、全形态”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了基于“五育”融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体系。

  3

  开辟新路径 数字化协同育人取得创新性突破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也急需利用大数据思维,构建数字化平台,提高育人的智能化水平。

  一是以“数字化行动共同体”打造为新路径,开辟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平台。如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优势,发起家校社共育数字化行动,以数字化赋能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互动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数字化家校社共育生态,形成家长信赖、学校欢迎、社会认可的工作格局。

  二是以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为新手段,拓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新领域。如福建省妇联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每年征集、评选和制作一批家庭教育优秀课程视频,指导各地市妇联联合教育、关工委等部门创办各类网络家长学校、家长成长学院等,免费向家长提供科学、专业、丰富的科学育儿知识,实现家庭教育资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

  三是以引入数字化评价为新方法,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更高效。如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借助数智技术,通过引入数字化评价、个性化评价和跨学科评价,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多元、多维评价方法创新,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实现家校社间更高效、更精准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四是以“线上+线下”双线并进为新模式,创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动能。如重庆市科学城新凤小学确立了“让所有家庭都成长”的家校共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双线齐驱的工作模式,创造性地实施“家校共育”数字化应用项目。通过专题讲座、在线直播,定期组织家长收看,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中的家庭教育问题;通过每周专家视频直播、亲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的共育内容,为学校“家校共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4

  深化科学研究 以科研引领协同育人科学化发展

  科研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也是引领教育创新的重要源泉。2024年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科学化发展中,科研的引领作用尤为显著。

  一是科研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理念引领。2024年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阐释、责任边界和实践探索方面。如有学者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系到新时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作为三大育人主体,需要进一步优化分工;有学者提出学校应主动作为,搭建沟通的平台,做到与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方法相结合,社会教育要促进整个教育的“大气候”,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有学者剖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边界、侧重点、目标和任务后,提出要平衡好课程化和生活化,明确政府监督、指导、评估的定位,维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的高度协同性。

  二是科研促进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方式创新。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了解科学的育人方法和技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如广州市黄埔区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将科学家、高层次专家人才等资源引入教育领域,邀请科学家走进校园,分享家庭教育心得,巧妙地将科技元素融于家庭教育之中。另外,还有科研机构开发了专门针对家校社共育的教育平台,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专门开辟了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大讲堂四大模块。

  三是科研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创新。许多地方和研究机构,以科研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创新,通过课题引领、标准研制、评估监测等形式,进一步厘清了研究目标,完善了研究内容,改进了研究方法。如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家校社共育评估监测中心征集并立项家校社共育专项课题200余项,以项目研究方式,对家校社共育保障、共育实践、共育课程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探索家校社共育标准研究试点,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创新。

  展望2025

  不断开创协同育人新格局

  协同育人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而是一个具体的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伟大的事业。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全面布局且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新阶段,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充分调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合力。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开创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最关键支点上持续发力。

  一是强化各方责任担当,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尽责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切实承担起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领导责任,强化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在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各相关部门、社区街道以及社会资源单位,要依据《工作方案》中明确规定的职责,认真履行育人使命。要与学校建立紧密的工作对接机制,全方位覆盖学生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时间轴与空间场,从而凝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协同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是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地方各级政府要进行统筹规划,把心理咨询师、专任医生、执业律师等专业人才纳入到家校社协同育人专业队伍建设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开展家校社共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学校教职工的协同育人能力。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认证体系,明确岗位要求,对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及社会机构人员等主要承担者展开系统培训。同时,依托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等平台,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

  三是科学统筹协同育人资源,促进协同育人工作提质增效。家校社协同育人涵盖了家校、馆校、医教、体教、警校等多个领域的工作,需要进行科学统筹与系统谋划,强化资源保障与共享。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全面梳理区域内育人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利用状况,对各类资源加以整合,搭建起共享平台。各社会资源单位要立足自身职能与资源特色,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活动创造便利条件,让社会优质育人资源能够精准地服务于协同育人,切实推动协同育人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四是建立健全多元评价体系,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科学高效。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到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之中,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针对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等不同主体,分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综合发挥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确保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曹杨系通讯作者;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研究”[GYB2023007]研究成果)

  以天地为课堂

  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提出“唯有观世界,才有世界观。以天地为课堂,引山水入胸膛”,开发了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和大自然的“六个一”课程,并已坚持开设了7年:一年级带孩子们去露一次营;二年级带他们穿过一条山谷;三年级带他们“爱一群人”——在凌晨3点带孩子们走进郑州的大街小巷,看看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如何为这个城市服务;四年级带他们访一座城,寻访中国的几大古都如开封、西安;五年级带他们看一场剧,在“只有河南”场景化的环境中感受中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六年级带他们去攀一座山,让学生在攀登高峰的挑战中战胜自己。

  图一至图四为学生在穿过山谷、在攀登山峰、在访问公交车司机、在露营……

  陈颖 王贯朝 摄影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2日 第04版

作者:王晓燕 曹杨 孟梦 黄海军 陈颖 王贯朝 摄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