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讲到毛主席的爱将,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开国元帅彭大将军与林总,还有开国大将肖劲光,开国上将许世友,陈锡联,刘亚楼等将领,都深得毛主席的器重。
与此同时,他们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的骨干力量,在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然而,在革命早期,有三位红军名将,因个人的军事能力突出,得到了毛主席的欣赏,成为主席他老人家的爱将。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卢德铭,他是四川省宜宾县人,因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离开家乡,来到广东,投身革命。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广东被誉为是革命的摇篮,当时一大批有志青年,南下广东报考黄埔军校。卢德铭也不例外,他是在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二期学员。
文化底子非常深厚的卢德铭,学习军事知识也很快,成为这一期的佼佼者。要知道,在后来的东征战役,北伐战争,卢德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的他,也才20出头,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卢德铭将军的高光时刻,并不是在北伐战争中建立的功勋,而是在1927年9月9日,率部赶赴湘赣边境,参加由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拥有实战经验的卢德铭,在这次起义中,被推举起义军的总指挥,是毛主席革命生涯中第一位军事搭档。
在这次起义中,卢德铭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华,深得毛主席的欣赏。假如在1927年,卢德铭没有牺牲,就凭借秋收起义总指挥,这个身份,在新中国成立后,绝对是妥妥的元帅军衔。
第二位伍中豪,他是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人,因受到李大钊的影响,于1923年投身革命,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四期学员,并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离开黄埔军校后,伍中豪开始他的军旅生涯,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经过实战的洗礼,伍中豪成为当时红军队伍中的骨干,与彭大将军,还有后来的开国元帅林总,以及黄公略并称井冈山四骁将。
在这四人中,伍中豪是最得毛主席器重的一位,多次被委以重任。如果在1930年伍中豪没有牺牲,后来接替朱老总成为红四军军长的,可能就是他了。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尽管伍中豪将军在1930年就牺牲了,但他对革命的贡献并没有被遗忘。在新中国成立后,世人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红军名将。
第三位黄公略,他是湖南湘乡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黄公略是红军队伍中的早期优秀军事家,参与领导平江起义,创建红五军,率部上井冈山,共同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要知道,在红军早期,黄公略就是红军队伍中的主要军事干部,率领部队多次打退敌人的反围剿,被毛主席称赞红军飞将。意思就是说:黄公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指挥部队四处作战,到处都能够见到他的身影,就像是飞将一样。
黄公略是在1931年牺牲的,他的离开,对于革命事业是一大损失,对于毛主席来说痛失爱将。
总结:革命早期,毛主席的三位爱将,之所以与军衔失之交臂,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证新中国的成立。如果这三位将军没有牺牲,绝对有可能获得共和国的元帅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