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

讲内容之前,老布先说个事儿。

大家应该都知道西藏定日地震了,您说像我这么喜欢西藏的,这时候要不搭把手,良心上也过不去啊。

正好有个朋友联系上了萨迦寺的师傅,可以从当地采购物资直接送到灾民手里。

我们的想法是也不跟政府救灾抢活儿,咱这能力也抢不了。政府救灾照顾的面儿大,我们这种是端到端服务,相当于是毛细血管,给政府救灾填个缝儿。

于是,我就在读者微信群里倡议了一下。

真是没想到啊,大家捐款特别踊跃,让我真的感动。

我的读者群有好多个,有好多群友从来就没说过话,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加过好友。

但这帮兄弟咣咣捐款,一天就凑合十多万。

还有一些哥们帮着联系货源、联系车辆、联系志愿者,真是患难见真情。

说真的,现今的社会里信任是个稀缺资源,你们的信任真让我泪湿眼眶。

有很多人会听到、看到这期节目,老布在这里再次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各位兄弟!

老布也没啥别的本事,只能多讲点算是送给大家的礼物。

所以,今天这期是个九千多字的加长版

上期咱们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的二月,论恐热再次对尚婢婢发动了进攻。

这次战役~以论恐热获胜告终,算是屡败于尚婢婢之后,扳回了一些面子。

就在这场战役焦灼之时,陇右爆发一场惊天之变。

在吐蕃控制下,长达八十多年的秦、原、安乐三州,以及萧关、石门、驿苍、木峡、制胜、六盘、石峡七关,重归大唐。

这个事件~是唐宣宗大中之治的重要政绩之一,因此,各种唐史里都有相关记载。

我们先陈述事件的经过,然后再分析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细节。

《旧唐书·宣宗纪》载:“(大中)三年春正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奏,吐蕃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之兵民归国。诏太仆卿陆耽往喻旨,仍令灵武节度使朱叔明、邠宁节度使张君绪,各出本道兵马应接其来。”

相似的记载也出现在《册府元龟·外臣部·降附》之中,“宣宗大中三年正月,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奏吐蕃论恐热以安乐三州及石门七关等归国。”

这两条记载都提到,三州七关归唐来自于论恐热的投附,这也就意味着他是此事件的始作俑者。

大家记住这个细节,一会儿我们会用到。

唐朝马上就做出了应对,太仆卿陆耽带队前去宣慰,周边各镇节度使带兵接应。随后在六月二十七日,泾原唐军收复了原州和石门等六座关隘、七月六日灵武唐军收复了安乐州、七月十三日邠宁唐军收复了萧关、七月二十三日凤翔唐军在收复了秦州。[1]

这几个时间节点,大家也注意一下,一会儿也会用到。

秦、原、安乐三州,在以前的节目里反复讲过了。

它们分别对应萧关道、陇关道灵武道,一度是吐蕃进攻关中的战役发起点。

唐宪宗时期围绕着三关归属进行过长达数年的谈判,但始终无法让三州归唐。结果四十多年后,在吐蕃内乱的背景下,三州才得以顺利回归。

可见国家实力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弱国无外交”,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啊!

唐朝恢复了在三州七关的统治,马上就开始进行民生布局。

这也是唐朝这种成熟政权的优点,有着成套的施政经验,也有大量的储备官吏,能够迅速到位,即刻开展工作。

当年八月,唐宣宗李忱颁布了《收复河湟制》将这一特大喜讯昭告天下,其中便包括了对三州七关的优待政策:

首先是犒赏有功之人,泾原镇赐绢六万匹,灵武镇赐绢五万匹,凤翔、邠宁各赐绢四万匹。

其次是吸引民众前往耕垦,规定“五年内不加税赋,五年后在此地落籍的住户,所垦田地便转为永业田。”

为鼓励凤翔、邠宁、灵武、泾原四镇的士卒参与屯垦,规定政府赐给耕牛和粮食,收获的粮食则充做军粮。

对于镇守三州七关的将士,朝廷每年给衣粮两份的优待,一份依常年例支给,一份由度支加给。在服役时间上,也是“二年一替换”,比通常状况下的三年一替缩短了一年的时间。

最后,唐朝鼓励“商旅往来、兴贩货物”,规定沿途的堡栅,不得阻拦商旅贩运及戍卒子弟的家信。

这些政策实施后,确实恢复了三州七关的经济,起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效果。

就在政策颁布的同时,唐朝还举行了一场带有宣传色彩的盛会。

来自三州的千余老幼来到长安城的延喜门下,宣宗亲自在城楼上接见。河陇老幼见到皇帝纷纷欢呼起舞,他们脱去胡服,换上唐服,高呼万岁。

同年十月,剑南西川节度使杜悰又送来了一个好消息,维州守将再次内附,唐军终于收复了这座垂涎已久的川西重镇。

为什么说再次呢?

公元831年(唐文宗太和五年),维州守将悉怛谋投过一次降了。

这件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我们之前用很长的篇幅进行了解析。

这些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唐宣宗跑到太庙美美地哭了一鼻子,在祖宗面前牛逼闪电地炫耀了一番。

其实,李晨还是哭早了,还有一个更大的喜讯在路上,只是他还不知道而已。

这个更大的喜讯,我们一会儿会讲到。

当年十一月,宰相以克复河湟为由请上尊号。

李忱说这么一段话:“宪宗常有志复河湟,以中原方用兵,未遂而崩,今乃克成先志耳。其议加顺、宪二庙尊谥以昭功烈。”

注意啊,敲黑板啦!

这也是知识点,要考的!

宰相认为朝廷克复河湟,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啊!

咱不能忘了祖宗,也得让祖宗沾点喜气,给他们加个尊号呗!

你看唐宣宗是怎么回答的,“宪宗常有志复河湟”。

好家伙,直接就蹦到宪宗去了,中间跳过了四个皇帝(穆宗、敬宗、文宗、武宗)。

这四个被无视的皇帝里,唐穆宗李恒是唐宪宗的儿子,其他三个都是穆宗的儿子。

那么唐宣宗为啥要死盯着唐宪宗呢?

因为唐宪宗是他亲爹!

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唐穆宗李恒是他的亲哥哥。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懂宣宗话里的意思。

唐朝皇帝的继承顺位,在唐宪宗身后劈了个小叉。

分成了穆宗一系的四个皇帝和宣宗一系的五个皇帝。

宣宗的意思就是俺继承的俺爸王位,跟俺哥他们没一毛钱关系。他们都是外挂,搭理他们干啥?!

大臣又不傻,还能听不出皇帝的意思?

于是给唐顺宗和唐宪宗上了尊号。

就在这场喧闹剧上演的同时,有个人在崖州(三亚)默默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人名字叫李德裕

绵延数十年的牛李党争烟消云散。

历史就这样一幕悲喜剧!

三州七关归唐的事件陈述完了,我们来分析其中一些不符合逻辑的细节。

首先得说一点,这个事件广泛见于各种史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唐朝确实在大中三年(849年)收复了三州七关,而且三州七关的归唐也为日后收复陇右其他州县打下了基础。

我们下面要分析的部分都是一些细节,这些细节上的瑕疵并不能推翻事件的主干。

第一个疑问是三州七关归唐是论恐热主导的吗?

《旧唐书·宣宗纪》和《册府元龟》明确记载了论恐热献关投附,但在《新唐书》、《资治通鉴》只陈述了归唐事件,并没有提到论恐热的名字。尤其是《新唐书·吐蕃传》陈述此事件的逻辑与论恐热献关投附大相径庭,完全是唐军凭军事力量的收复。

但从已经发现的《陆耽墓志铭》上看,明确写着“吐蕃东部尚恐热请献陇右故地”。[2]

陆耽身为唐朝派去三州的喧慰大使属于事件亲历者,史料的权威性不容置疑。但要注意一点,墓志铭写的是“献陇右故地”。

秦、原、安乐三州中,原州与安乐州属于关内道,并不属于所谓 “陇右故地”。

因此学界的基本认同是论恐热确实献地投附了,但献的是哪三州还有疑问。

另外在时间线上也存在瑕疵。

《旧唐书》、《册府元龟》将论恐热归附的时间,确定在大中三年正月,《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二月。

但就在大中三年的二月,论恐热西征鄯州了,两个时间点是不是太近了?

就算是论恐热正月献地,唐朝马上做出应对,安排陆耽前去喧慰。

可能陆耽还没见到论恐热呢,他就已经带兵出发了。

这种安排是不是有点不合逻辑?

还别说论恐热这种级别的人物,就是村里老汉这么干都得算失礼了。

在《旧唐书·吐蕃传》还有一个记载:“大中三年春,宰相尚恐热杀东道节度使,以秦、原、安乐等三州并石门、木硖等七关款塞”。

综合上述各种记载,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

论恐热与另外一支吐蕃势力发生了火拼。这支势力之前可能是支持论恐热的,但在大中三年的年初掰了。

论恐热所献的三州本来就不归他管,火拼之后,干脆送个顺水人情给了唐朝。至于唐朝能不能拿下来,那就是唐朝的问题了。

这种推测可以解释唐朝收复三州的时间点问题。

按照唐史的记载,收复原州和石门六关的时间在六月末、收复安乐州和萧关在七月初、收复秦州在七月底。

此时距离论恐热献地已经过了半年多,如果他对三州有控制力,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的时间?

而且,唐军在大中二年就收复了清水县,清水与秦州(天水)咫尺之遥,可唐军反倒是最后收复了秦州。

再来看消息传递的路径。

最早奏报论恐热献地的消息来自泾原镇,泾原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与论恐热的控制区隔着六盘山。明明是秦州与清水距离更近,道路也更通畅,为什么消息要舍近求远的送到泾原节度使手上?

另外,三州归唐事件的结果也有点诡异:

泾原镇距离最远,收复速度最快,受到的赏赐也最多;凤翔镇距离最近,收复最慢,赏赐也最少。

而且赏赐只给了四镇将士,没给论恐热一毛钱。

论恐热可是三州归唐的始作俑者啊,一毛钱都混着,是不是得哭晕在厕所里啊?!

李忱就是再扣,这么做也有点过分了吧!

这事儿就连司马光同志都看不去了,他在通鉴里写道:“盖三州、七关,以吐蕃国乱,自来降唐,朝廷遣诸道应接抚纳之,非恐热帅以来。《实录》误耳。”

也就是说,司马光给了一个可能性分析,认为三州归唐,跟论恐热没啥关系。《宣宗实录》的记载是错的!

这么多不合常理的情况汇聚到一起,这事件的背后会不会有啥玄机?

有没有可能朝廷的公告过分溢美了,根本就不是“唐兵一出,吐蕃守将即惊走”

而是这些地方根本就不听论恐热的,唐军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博弈,才拿下了三州七关?

  1. 第二个疑问是论恐热献的哪三州?

在各种唐朝史料里都陈述论恐热献秦、原、安乐三州,以这些史料的等级来说确实不应该有疑问。

但在已经发现的《白敏中墓志铭》里写的却是另外一个版本。

这方墓志写道:“公奉神算,征天下兵,捉险徼利,纳七关与秦、武、渭三州,度陇山还为内地,降男女羊马无数。”

白敏中是大中初年的宰相兼兵部侍郎,收复失地是他主要政绩之一。这方墓志铭写成于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十月,唐朝收复渭州也在同一年。因此,墓志写错的可能性很小。

如此一来,墓志与唐史之间的差异,就需要有个解释了。

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就是论恐热献的并不是秦、原、安乐三州,而是秦、武、渭三州。[3]

这三个州当中,秦州在甘肃天水、武州在甘肃陇南、渭州在甘肃陇西,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而且七关控制着穿越陇山的古道,不拿下七关和秦州,武、渭两州都是望梅止渴。以论恐热的既往表现来看,他献出这三个州可能根本就是逗你玩儿。

因此,他上奏表章之后就带兵西征了,根本不管唐朝能不能吞下这块蛋糕。

不过唐朝君臣也不傻,没按论恐热画出的道儿走,趁着他带兵西征的空档,直接发动军队拿下了秦、原、安乐三州。因为事先根本就没说好,于是就出现了各地抵抗程度不同的情况,唐军收复各州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也是因为献的三州和拿下的三州不相符,李忱也没给论恐热赏赐!

第三个问题是唐朝为什么要对秦、原、安乐三州下手?

以唐朝的选择来说,拿下七关打通陇山古道后,尤其是拿下了秦州以后,一支唐军从秦州南下,一支唐军从四川广元(利州)北上,南北夹击武州,完全有拿下秦、武、渭三州的可能。但唐朝却另辟蹊径,选择了陇山以北的原州和安乐州,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可能就要从唐朝内部的政局来分析了。

还记得刚刚讲过,唐宣宗的眼睛里根本就没有穆、敬、文、武四代皇帝。在他看来这几位都不是小透明的问题了,根本就是大坏蛋。

他坚定的认为老爸(宪宗)暴毙是被人毒死的。

那么是谁下的手呢,就是唐宪宗的夫人郭贵妃。

这位郭贵妃是郭子仪的孙女,江湖地位就不用再描述了吧!

而唐宣宗李忱的母亲郑氏呢,原来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

李锜谋反失败后,郑氏被送入皇宫做了郭贵妃(懿安皇后)的侍女,结果被唐宪宗来了个一发入魂,生下了李忱。

就这俩妈的地位差,要说“有人天生在罗马,有人天生是骡马”不算过分吧!

那这个天生在罗马的郭贵妃为啥要毒死唐宪宗呢?

在李忱看来逻辑很简单,为了把自己儿子抚上皇位,也就是唐穆宗李恒

这么一捋,仇恨数据链就成型了。

其实,宣宗的逻辑很难成立。

唐穆宗李恒是宪宗的三儿子,在他前面的两个王子,老大的母亲是宫女,老二的妈甚至都没留下名字。

就这种背景怎么跟李恒争皇位啊!

虽然唐宪宗对李恒不太满意。但最终他也得低头,立了李恒做太子。

就算宪宗没立李恒,以李忱老十三的排行,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头上。

说起来宪宗也算可以了,他有三个儿子做了皇帝。

除了正常继位的穆宗,逆流而上的宣宗以外,还有一个儿子叫李恪,被南唐皇室死乞白咧地追认成了定宗孝静皇帝

于是俩儿子活着做了皇帝,一个儿子死了做了皇帝。

再说一个冷知识,唐穆宗李恒继位以后,必须得避讳啊。

凡是有“恒”字的都得改,就连北岳恒山都得避讳,改成了“镇岳”

当时的恒山不在山西,而是河北,就在曲阳县的北面,所以曲阳也有一座北岳庙。

曲阳北岳庙的主殿是现存最大的元代木构,据说上面“德宁之殿”的匾额是忽必烈的亲笔。另外殿内的壁画,殿外的碑刻也都是国内的顶级珍品。

曲阳的名字,就是为了避讳,从恒阳改成了曲阳。

等到唐宣宗逆流而上了,必须得给老爸“报仇雪恨”啊!

于是他高举清理“元和逆党”的大旗,杀了个血雨腥风。

首先被干掉的,就是唐武宗那一堆儿子,然后就想把前面四个皇帝从太庙里删了。这一套活儿下来,结果是“治弑宪宗之党,宦官、外戚乃至东宫官属,诛窜甚众”。

等杀的差不多了,宣宗扭头一看,“元和逆党”最大的头目还在一边呐!

这就是宪宗的郭贵妃,只不过这时候,她已经是太皇太后了。

要说这位郭太后也是够能活的,一生历经了七代皇帝,送走了五个皇帝,号称是“七朝五尊”

但到这时候还有啥可说的,也被送走了。

唐末史学家裴庭裕写过一本《东观奏记》,里面记载郭太后在勤政楼上准备跳楼自杀,让身边人好歹给拽上来了。宣宗听说了很生气,死了就死了呗,你们这帮傻子拽她干啥?!

然后当天夜里郭太后就暴毙了。

老话说“寿必多辱”,还不如早点死了。

但在《宣宗实录》里则写了另外一个故事,把宣宗和太后写的,那叫一个母慈子孝、恭顺有加。

但您想想,李忱把唐武宗的五个儿子都干掉了,那可是郭太后的亲孙子。

您还演啥啊?!

要说司马光同志也是挺鸡贼的,他把两个故事都写在通鉴里了。

反正我都写了,但我不表态!

到了近代的史学家总算不用为唐朝避讳了,陈寅恪先生就很直白的写了郭太后是被宣宗幽禁而后毒死的。[4]

但郭太后死了,这事儿还没完啊。

按规矩太后得跟宪宗合葬啊,而且要配享太庙。

结果宣宗死活不答应。

在他逻辑里,郭太后是罪魁祸首啊。

折腾半天就是为消除“元和逆党”的影响,结果祸首进了太庙,那我跟这搞啥呐?!

这件事在朝野引发巨大的风暴,就连朝中的宰相都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

紧接着就开始有人在长安城里贴小广告了。

此风盛极一时,唐史的记载是“(长安)有无良之人,于街市投匿名文书,及于箭上或旗幡上纵为奸言,以乱国法”。

这种情况要换别的皇帝,估计早就雷霆之怒了,但宣宗却选择了低调处理。他仅是下令严加追查,至于那些小广告也就是全部焚毁,眼不见心不烦。

再往下,事态又进了一步,居然有人要在宫里捅了李忱。

《新唐书》记载,就在太后殡葬激烈博弈之时,“有宫人谋弑宣宗”。所幸值班官员警惕性很高,“闻变,入射杀之”。

这说明刺客离宣宗已经很近了,说不定都朝面儿了。

诡异事件接二连三的爆发,而且处于逐步升级的状态。

从宰相大臣反对,到长安散布小广告,再到肉体清除。

李忱会不知道原因吗?

他当然知道!

不外乎有以下三点:

  1. 对“元和逆党”的打击面太大了;

“元和逆党”本身就是很扯淡的事儿,宪宗死了都快三十年了,人都换一代了。

现在刨逆党的事儿,傻子都知道是要干啥。

再说了,所谓的“元和逆党”在各个时期的定义都不一样。

宪宗在位的时候,“元和逆党”指的是他宠幸的宦官。卢仝在《月蚀诗》里就讽刺过这些当权的宦官。

可现在宣宗刨的“逆党”是所谓毒死宪宗的势力,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1. 郭太后死得不明不白;

太后是咋死的,朝野皆知。指不定有些太后一党的势力,或者是太后生前亲近的人,想弄死宣宗,换别的皇帝上位。[5]

3、不同意太后与宪宗合葬;

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唐朝的葬仪,不管李忱怎么恨郭太后,她都是李忱名义上的妈。

宣宗的做法触碰了礼法,这是中国人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有上述三条其实就足够了,反对宣宗的势力拧成一股绳,掀起了一场狂潮。

大中二年十一月,事件出现了小段落。

在一片争议声中,郭太后被葬于景陵之侧,还是未能与宪宗合葬。

紧接着,李忱就开始出牌了。

他一反之前,口口声声说的“国家与吐蕃,舅甥之好,彼此无虞。自今后,边上不得授纳投降人,并擒捉生口”。

突然就下令让凤翔节度使崔珙收复清水。

成功收复清水的次月,就是论恐热献地的时间。

论恐热献地恰好给了宣宗梯子,他顺杆就往上爬了。

然后就是陆耽宣慰,唐军出击。

估计李忱真得感谢论恐热的八辈祖宗,要不是他给机会,宣宗还真是不好转移朝中矛盾。[6]

这其实也是政治运作的惯常路数,内部压力没法缓解,干脆就输出战争,关注的焦点就转移了。

到此为止,唐军收复三州的动力源已经很清楚了。

那么有没有人反对出兵呢?

当然有了,凤翔节度使崔珙就反对。

他受命出兵收复了清水,但宣宗让他继续进军的时候,崔珙以身体有病为由,摔耙子不干了。

这把宣宗气的,就差破口大骂了。

崔珙敢这么撅皇帝,说明朝中反对出兵的大臣不止一个。不过此时朝里最有话语权的宰相是白敏中,他摸准皇帝的脉,给李忱的计划来了个实名点赞。

这位白敏中是牛党成员,李德裕就是被他落进下石,送到海南晒太阳去了。

按道理说,牛党是个很保守的势力,一般不主张对外出兵。

但这次牛党成员却蹦高的支持出兵,原因大概有两点:

其一、牛党成员多为政治精算师;

面对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符不符合自己的政治利益。

这一点跟李党有明显区别,李党成员一般希望用改革来推动发展,所以行事偏硬朗,有时候会被人诟病为弄权。相比来说,牛党就柔和多了,主打一手德芙般的丝滑

能不动,就不动,小车不倒只管推。

这次白敏中坚定支持出兵,就是看到皇帝势单力孤,需要有人出来顶一把。这把给皇帝顶高兴了,以后有好事儿还能落下啊?!

其次、吐蕃是真心不行了;

吐蕃不行了,瞎子都能看出来。

牛党人物又不傻,这时候不上去捅两下,手里的大刀实在饥渴难耐!

就这样唐军出兵了,那为什么是秦、原、安乐三州呢?

因为这是唐宪宗求而不得的地方。

当年三州归还的谈判可是谈了好几年啊,最终谈了个寂寞。

到了谈判的后期,唐宪宗都颓了。

他跟大臣说:“实在谈不成,维持现状也行啊!”

现在吐蕃颓了,李忱直接推动了拿下三州的计划。

应该说这是李忱的一次军事冒险,所幸他赌赢了。

因此拿下三州后,杜牧上表请为先帝加尊号。

李忱跳过了四个皇帝,直奔老爸而去,说了个“宪宗常有志复河湟”

到这里是不是前面所有的线头都对上了?

论恐热耍心眼,献的秦、武、渭三州;

唐朝顺水推舟,拿下了秦、原、安乐三州;

因为有偏差,收复的时间有延迟,也有先后。

之所以出现偏差是李忱要缓解朝中危机,向亲爹致敬。

整个逻辑彻底闭环了。

到这里还有个小问题,收复河湟是唐宣宗大中之治的重要政绩。那李忱是不是跟他老爸一样“常有志复河湟”呢?

答案是没有。

他是真没有!

唐朝收复三州之后,颁布的《收复河湟制》里有这样一段话:“夫取不在广,贵保其金汤;得必有时,讵计於迟速。今则便务修筑,不进干戈,必使足食足兵,有备无患。”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拿下这些地方就行啦,贪多嚼不烂,好好防御,别出幺蛾子就挺好啦!还想往西比划的,都别惦记啦,洗洗睡吧!”

但必须得说,李忱的命是真的好。

他想洗洗睡,真有人不想睡啊!

大中二年(848年),这时唐朝还没琢磨三州的事儿呢,甚至清水还在吐蕃人手里呢。

已经有个人派手下带着表章向长安出发了。

这个人在沙州(敦煌),名叫张议潮

由于当时河西走廊还没打通,他的手下只能向北穿越沙漠来到唐朝。这一绕就走了整整三年多。

大中五年(851年)二月,张议潮的手下到达,唐朝这才知道沙州唐人驱逐了吐蕃守将,他们愿意回归。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另一个更大的惊喜。

宣宗很激动,感慨了一句:“关西出将,所言非虚啊”,然后任命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当年七月,惊喜连踵而至,张议潮的哥哥张议潭带着陇西道的图册和户籍来到长安。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张议潭“奉十一州图籍入见”,但此时张议潮仅仅控制了沙、瓜、甘、肃、伊五州,离河湟十一州还差得好远。[7]

在《唐会要》里记载:“大中五年七月,刺史张议潮遣其兄义谭,将天宝陇西道图经户籍来献,举州归顺”。

这就说明,张议潭带来的图册是天宝年间的旧物,张议潮将它献给朝廷,仅仅表示不忘初心。

但李忱已经顾不得了,他又狂奔到太庙里,美美地哭了一鼻子。

就这样李忱几乎啥也没干,就落了个恢复河湟的美名。

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张议潮的沙州势力跟唐朝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唐朝既没出钱,也没出人,仅仅是因为认同唐人的身份,就成唐朝的一部分了。

如何控制这个势力,就是费心思的事儿了。

派军队过去吗?

还别说凉州(武威)尚在吐蕃人手里,打得过,打不过都是个问题。

凉州吐蕃的实力可不是一般的强,张议潮从849年收复甘州(张掖)以后就向凉州呲牙,可到了861年(唐懿宗咸通二年)才收复了凉州,整整耗时十二年。

就算是唐军打得过,李忱也没这份心思。

他早就定调子,“其他诸州,留待后人经营”。

除了派兵以外,还有什么其他手段呢?

封官进爵,留下人质,唐朝也就这些套路了。

于是,张议潮的哥哥就留在长安做了人质,被朝廷养了起来。

等到张议潭病故,张议潮到长安接班做人质,归义军领袖的位置交给了张议潭的儿子——张淮深

这种无奈之举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直接诱发了归义军第二代之间的血案。

有关归义军的内容不在这个系列的主线上,我们就也不细讲了。

大家要是对归义军的历史感兴趣,可以看我以前写过的一个小系列,名叫《张议潮和他的归义军》。

一共有十一篇,虽然是很早以前写的,还算能凑合看。

在这里聊几句是因为以后讲论恐热,以及河陇力量变化的时候,还会涉及到归义军,毕竟这是河陇地区一个重要的势力。

今天这期就到这儿吧,我一开始是准备把论恐热送走的!

不过太长了,下期把他送走。

正好下期还有点篇幅,可以把温末讲一下。

本来凉州温末是想略过的,既然有篇幅就讲讲吧,顺便把晚唐时期河陇的势力分布也讲了,这部分内容好像以前没人梳理过。

这期就到这里了,再次感谢各位兄弟的信任,谢谢各位!

参考书目:

[1]、《晚唐政府对河陇地区的收复与经营—以宣、懿二朝为中心》_李军;

[2]、《唐陆耽墓志考释》_李宗俊;

[3][6]、《唐大中三年宣宗收复三州七关事发微》_李军;

[4]、《唐代政治史述论稿》_陈寅恪;

[5]、《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_黄楼;

[6]、《敦煌的归义军时代》_冯培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