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自动赋值、一键导出统计表、一键辅助变化分析,原来3—4天的工作量缩短至几分钟内完成。”1月7日,记者从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获悉,该院自主研发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1分钟处理数万条数据的能力,标志着广西耕地资源质量分类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以往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常用软件因缺乏分类整理、属性匹配、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需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院组织科研团队攻关,自主研发了一套适配性更强的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创新设计优化算法,实现了数据成果“一键自动赋值”,并按照预设的标准和规则快速进行分类整理、属性匹配。同时,该系统增加了数据汇总统计与分析功能,可实现“一键导出统计表”和“一键辅助变化分析”功能,全方位保障了数据统计和编制报告工作的高效率与准确性。
“我们利用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顺利完成超过10万个图斑的数据处理工作,涉及耕地面积130万亩。”柳城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这套系统,手动赋值、查看、比对、统计等诸多繁琐工作不仅一去不复返,而且生成的相关表格也更为详实、规范,为后续逻辑检查以及辅助编写分析报告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目前,全区已有25个县(市、区)使用该系统。(记者唐广生 通讯员李欣松、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