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王近山,是我军阵营中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他绰号“王疯子”,在战场勇不可当、威风八面,能够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在抗战中,王近山消灭了日本军官观察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军血战上甘岭,为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说,上甘岭战役应该是王近山将军的骄傲。然而奇怪的是,他每次与人谈起上甘岭战役,却总是黯然神伤、老泪频弹。王近山因生活作风问题,被下放于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时,知青万伯翱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农场正组织大家一起观看电影《上甘岭》,王近山也拖着一只伤腿,端着一个小板凳来到电影院。谁知看到一半,王近山便看不下去。万伯翱见他一手拿板凳,一手频频用手帕擦拭眼泪。于是万伯翱赶紧上前去问王近山:

“王叔叔,电影中的上甘岭英雄都是真的吗?”

披着当年朝鲜战争下发的皮大衣的王近山说:

“小万啊,都是真的!不过电影只是表现出当年我们残酷无比战争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啊!就说你们都知道的上甘岭大英雄黄继光,何止这几个呢?堵抢眼的英雄,说有几百个、上千个都不算多!不过他们都是英雄的代表而已……”

随后,王近山的思绪回到了十多年前的那场残酷而悲壮的战斗——上甘岭战役。



1952年秋,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发动了所谓“摊牌行动”,他集中6万兵力,对15军驻防的上甘岭地区发动了突然袭击。对于上甘岭的两个小山头,范弗利特再次展现了他赖以成名的弹药量。在敌人炮兵的猛轰之下,上甘岭的山头竟然被炸平了两米,甚至连坚硬的花岗岩也被炸成粉末……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我军所能依仗的,只有战士们的血肉之躯。

在敌人的炮火中,15军遭受了惊人的伤亡。以45师为例,该师再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连队,21个步兵连的伤亡均超过了半数以上。有的连队打得只剩下几个人。

而黄继光所在135团2营6连,也在攻打597.9高地的作战中牺牲殆尽,仅剩包括黄继光在内的5个人。据黄继光的战友高晋文回忆,黄继光牺牲于1952年10月19日。在高晋文的印象中,黄继光是个活泼的小伙子,精力非常旺盛。在牺牲的前一天,黄继光还用干草帮助高晋文铺床。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位21岁的棒小伙,却在第二天牺牲在战场。

当时,597.9高地上有个地堡,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牺牲。黄继光带领战士吴三羊、萧登良冲上了阵地。在激烈的战斗中,吴三羊不幸牺牲,萧登良身负重伤,而黄继光受伤也不轻。渐渐的,天快亮了。天一亮,就意味着美军的飞机将飞临高地。因此师长崔建功叹了口气道:

“看来今天又没指望了。”



然而就在这时,黄继光却拖着已经流干鲜血的身体,沉重地扑向高地最后一个大地堡的枪眼。黄继光的指导员冯发庆看到这一切后,撕心裂肺呼喊着冲上阵地,拿着冲锋枪往地堡内倾泻了足足有100多发子弹。

此时的黄继光早已牺牲,胸口有个海碗一般大的窟窿。幸存的连长万福来惊讶地看到,黄继光身上扑上地堡前所说的七处伤均没有流血,甚至地堡上都没有留下他的鲜血。原来,黄继光在扑在地堡上时,已经流干了鲜血。按照医学理论,黄继光早已牺牲了,他完全依靠意志力完成了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

然而在上甘岭,仅仅只有一个堵抢眼的黄继光吗?答案是否定的。志愿军老兵、曾两次担任敢死队长的老英雄朱克曾回忆:

“趴在铁丝网上,趴到枪眼上多得很,一群一群地争着上,那不是光宣传的黄继光一个。”

在朱克的印象中,敢死队是这样打仗的。冲锋的时候,战士们都玩命地向上冲。遇到铁丝网,马上就把自己身体趴在铁丝网上,让后面的弟兄踩着自己的后背往前冲。每一次,都有敢死队员因不抢眼而死,每一次都有趴铁丝网的战士被自己的战友踩死。如果遇到了地雷阵,敢死队员就径直往地上一滚。



朱克还说:

“我们排是加强的,编制是80几个人,每天在阵地上都要死几十个,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打着仗、打着仗,没人了,打光了,后面再不断地补充上来。上面说要登记一下名字,但是在阵地上哪来的笔,你拿啥登记?再说了,我也不识字,结果差不多都没登记。我这当排长的,凭脑子能记住五个、七八个,多了咱就记不住了?阵地上堵抢眼的弟兄多得很,可咱们中国人最后只记住黄继光,其他的,连名字都不晓得。”

因此,英勇牺牲的黄继光,是上甘岭诸多烈士的一个缩影。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名字、事迹都没有留下,而他们的尸骨则被留在了异国他乡。

这场战事结束多年后,一个叫赫姆斯的美国军史学家,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作为一群无神论者,中国士兵为何能“置生死于度外”,竟然敢穿越极为密集猛烈的炮火——甚至自己一方的掩护炮火,冲进战壕与“联合国军”肉搏。



对此,赫姆斯做出了自己的推测:

“一些战场观察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他们服用药物的结果。”

在西方人眼里,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志愿军为何如此勇猛。毕竟美军、日军、德军都曾使用吗啡,用来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因此赫姆斯才会如此想当然,以为中国人也是如此。

然而这点在我们看来,只能说是一个笑话。我们的军队缺衣少食,一把炒面一把雪。而在上甘岭,战士们别说是药了,即使是水也喝不上。吃药,实在太奢华了,我军根本享受不起。况且,有些药能够让黄继光扑向枪眼,又有哪些药能让邱少云任由烈火在自己身上肆虐。



那么,是什么让黄继光和志愿军的勇士如此舍生忘死,奋不顾身。对此战斗英雄王合良老人回答:

“到了朝鲜,我走了一晚上,没有看见过一所房子,就是看到一座城市也是光秃秃的,没有一处完整的房子。90岁的老奶奶没有房子住,连吃的都没有。昨天给我们送野菜的朝鲜少年,第二天就死于轰炸。我在想,这场战争要是败在我们祖国,我们祖国不也得和朝鲜一样?要是摆在我们西南,那么西南人民不也同样要牛马不如、尸骨不存?”

人在朝鲜,但身后就是祖国,就是亲人。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不仅是为了朝鲜人民而战,同时也是为了国家,为了保卫同胞、人民和家人而战。而这,正是他们流血牺牲、勇猛无畏的力量源泉。

战士们受苦,爱兵如子的王近山又怎么会好受呢?在上甘岭的战斗中,王近山几天几夜不睡。看着小伙子们在坑道内奋勇杀敌,王近山自己也是急在心里。甚至他还提着卡宾枪,准备冲到阵地上和“联合国军”拼命。若非警卫员阻拦,贵为兵团司令的他恐怕就要直面杀敌了。



战后,王近山视察战场,到处都是阵亡战士的尸体。从此以后,王近山就再也睡不好觉。谁跟他提起上甘岭的事,王近山就又是好几晚不睡。

时光荏苒,60多年过去了,朝鲜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尽,许多志愿军老战士都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丰功伟绩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无论是那些有名字还是没名字的英雄,都必然成为不灭的英灵,保佑着我们的中华。如今,黄继光所在的连队已经被命名为“黄继光连”。每天早晨,所有的战士都要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一个名字——黄继光。英雄们虽然已经逝去,但是他们绝不会远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