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5日,《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的20余位专家学者、演员艺术家和麒派传人相聚一堂,再度深入探讨麒派演剧观念与艺术创作。本文为京剧表演艺术家、麒派第二代传人陈少云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略有删节
陈少云
麒派,作为一个追求全面发展的艺术流派,扎实的武功基础和对传统剧目的精湛掌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周大师始终推崇广泛涉猎不同流派,吸取和借鉴各家之长。
我的艺术之路始于余派,后又转向学习杨派。在父亲的严苛指导下,我学习了《捉放曹》《文昭关》《碰碑》等剧目。之后,我逐步开始接触并按照麒派风格学习了更多传统老戏——《追韩信》《宋士杰》《秦香莲》《乌龙院》等等。进入1990年代,我有幸加入上海京剧院,在这里,我继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磨周大师的经典剧目。我从感悟角色的内心世界出发,体会表演技巧,品味大师魅力。
周大师以“情”为核心,赋予“唱念做打”以新的生命力。大师的唱腔,蕴含独特的韵味、深情的演绎和充沛的情感。他的每一个经典唱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即使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广为流传。无论是在舞台上的现场演出,还是通过录音和影像资料的传播,总能触动人心,可以说,无一字不是紧扣人物心弦,无一腔不是从人物情感流出。
周大师的念白,字正腔圆,苍劲有力,声情并茂,节奏鲜明。《四进士》中在公堂上的一段念白,语气由平缓逐渐变得急促,每个字都显得铿锵有力,情感丰富而深刻,充分展现了角色内心的激昂和情感的驱动,体现出了麒派念白的独特魅力。周大师浑身是戏,大师的“坐”,是创造艺术形象的全部方法与技巧,唱念密切结合,浑然一体。《乌龙院》中返回找书信的一大段表演,一步一动,一招一式,一蹙一笑都刻画出人物的内心,调动着观众的情绪,使观众始终处于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中。大师的表演从头贯穿到脚,背对观众也能通过深入细腻的动作传达出人物的心声。
周大师全面继承了京剧生行的技术规范,并且独树一帜,他的技艺堪称超群。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仅仅遵循传统,而是勇于突破和不断创新,巧妙地将传统的程式技艺与自己的创作相结合,并将对人物的理解融入表演之中,创造出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经典艺术形象。他的艺术实践丰富了京剧的表现形式,更为传统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少云在纪念晚会上
在周大师的影响和滋养下,我投身在将麒派演剧的艺术技巧和核心思想融入到新角色的塑造中,力求为观众呈现生动的舞台形象,推动性格化的人物表演。例如,在演绎《宰相刘罗锅》中刘墉与皇帝对弈的场景时,我借鉴了《四进士》中的念白技巧,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新颖的观赏体验,更丰富了角色的层次,展现出了刘墉的机智与敏捷。
在《成败萧何》中,我多次借鉴了《徐策跑城》中的身段动作,用以表达人物在不同心境下的情感变化。十年前的“追”充满了爱才心切的热情,而十年后的“追”则满是忧愤与复杂情感,这样的对比更加充分地展现了戏剧的张力和人物性格的深度。
通过这些表演细节,我希望能为观众呈现多维度的、富有变化的艺术形象,让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每段剧情都充满张力。我觉得,与其说老院长创立了一种京剧流派,提出了一种演剧思想,更不妨说,他为后人指明了一条道路,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方法,这对我们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麒派艺术,作为海派京剧的璀璨旗帜,不仅是上海的荣耀,更是京剧的典范。周大师的诞辰,是对大师个人的缅怀,也是对京剧艺术历程的一次致敬与回顾。我们纪念周大师,不仅仅是颂扬他为戏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我们更应深思的是如何承继他的艺术精神和演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