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笔记小说研究》,宋世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1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包括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目前学界之“笔记”“小说笔记”等重要概念进行了清理,正文四章则分别对清代笔记小说之类别与著述特征、清代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清代笔记小说之体派及其特征、清代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余论部分则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笔记小说研究进行了展望。
全书以鲜明的类别意识与时间观念,对清代的文言小说与笔记文献进行了精细化梳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论从史出,有清一代的以叙事为中心的文言散文作品,搜集较为完备。作者在书中提出古代笔记的研究范围、笔记小说与笔记体小说的使用同异等思想,可为目前学界的“笔记”与“小说”概念之争提供一些参考,对小说与笔记两个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目 录
绪论
一、清代之“笔记小说”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
三、今日“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问题所在
四、本书“笔记小说”概念之义界
第一章 清代笔记小说之类别与著述特征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第四节 故事琐语类
结语
第二章 清代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第一节 清代笔记小说写作的分期
第二节 顺治元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至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故事琐语类小说的消歇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至嘉庆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三体”并兴
第五节 嘉庆十一年至同治三年:野史笔记写作的抬头与酝酿新变期
第六节 同治四年至宣统三年:域外文明与诸体并兴
结语
第三章 清代笔记小说之体式及其特征
第一节 世说体
第二节 渔洋说部体
第三节 板桥体
第四节 说粤体
第五节 聊斋体
结语
第四章 清代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第一节 清代笔记小说批评之日记
第二节 清代笔记小说批评之书目
第三节 清代笔记小说批评之序跋
第四节 清代笔记小说批评之评点
结语
结论
附录 清代笔记小说简目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年代不详作品
民国时期部分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前 言
与战国以来的笔记小说作品相比,清代的笔记小说虽然在个别领域没有出现诸如《山海经》《世说新语》《酉阳杂俎》等开创性作品,但它整体上具有诸体完备的特点,并带有总结性、交融性的特征:类型多样、作品繁多,笔记小说内部彼此交融、作家之间互相借鉴、传统笔记小说的坚守与笔记小说的近代化转型并存等,形成了一个争奇斗艳、瑰丽多奇的写作局面。
《全清小说》顺治卷
本书据有清以来书目中的小说家类、杂家类、杂史类、地理类编成《清代笔记小说简目》,然后按图索骥,查阅属于清代及与清代相关的笔记小说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阅读和提要钩玄,在撰成《清代笔记小说叙录》(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3年版)一书(并辑出了文本中的重要序跋)的基础上,对清代笔记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梳理,包括对笔记小说的体式、变迁、批评思想、美学特征等进行研究。
本书收集清代近三百年的笔记小说文献1700余种(顺治年间142种,康熙年间343 种,雍正年间42种,乾隆年间302 种,嘉庆年间149种,道光年间144种,咸丰年间61 种,同治年间69种,光绪年间312 种,宣统年间65种,写作年代不详者101 种,计清代作品共1730 种),为避免与现今已经成书的各种笔记小说史、文言小说专题史叙述相重复并力图有所创新,笔者结合清代语境,不以“故事”为唯一标准,尽量扩大笔记小说的研究范围,以五个部分来论述有清一代笔记小说写作的诸多方面:
绪论部分主要考察了历代“小说”语词的意义指向,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笔记小说”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目前学界之“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子部小说”“国学小说”等概念进行了辨析。
绪论部分主要使用了概念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古今文献的考察,笔者将笔记小说的概念定义为:笔记小说是以书目中的小说家类为主要著录范围,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文言散笔为话语形态,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言说方式,具有“短书”“小史”“笔记”的形式和“小道可观”(“资考证、广见闻、寓教化、补史乘、遣永日、供谈笑、裨治体”)的价值定位,是雅文学中学术性与娱乐性兼备的一种文类。
《清代笔记小说大观》
简言之,“笔记小说”是指一种以叙事为主而不排斥议论、考证、载记等方式的文言笔记作品。
第一章“清代笔记小说之类别与著述特征”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类、杂家笔记类、地理杂记类、故事琐语类四种类别,并据笔记小说文献,称之为“杂史小说”“杂家小说”“地志小说”“子部小说”。
这是纷繁复杂的笔记文献整理中的“正名”工作。在清代,此四类笔记小说各有特色,并有所融通:
野史笔记类除有“类钞”成风的时代特点外,清代前中期的哀悼前朝与典雅平实、晚清民国时期的掌故之学与尨茸杂言、“文本互见”现象也是此类文献的共同特点。
杂家笔记类除了宗宋的总体特征外,还有知识与雅趣、历史与当下、考证与评说、民间与庙堂、书卷与生活融于一体的著述特征,即征实的写作态度、考据的普遍性、大量辑录诗文文献与评语、经世之心、力图构建个人化的知识体系。
地理杂记类除了集大成与近代化的特点外,又有作品来源中的“志乘之余”与游记见闻、书写特点的“体兼数家”与“考证”、叙述内容的人文性等特点。
《清代笔记小说类编》
故事琐语类具有注重教化、偏于考证、鬼狐气息较浓厚、智识主义、体式众多、文体互渗、作家主体意识凸显等特征。
第二章“清代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是文学史的写法,历时性地介绍了顺治至宣统时期笔记小说的发展情况,叙述中为方便读者,笔者设置了五个发展时段,即顺治元年至康熙四十年、康熙四十一年至乾隆三十年、乾隆三十一年至嘉庆十年、嘉庆十一年至同治三年、同治四年至宣统三年。
笔者从“观其会通”的理念出发,分别对清代笔记小说内部四类(野史笔记类、杂家笔记类、地理杂记类、故事琐语类)的消长情况进行了描述,并结合时代背景谈其变迁的原因,对有清一代的笔记小说发展情况,进行了八个方面的归纳。
第三章“清代笔记小说之体式及其特征”是专题性研究,“忆语体”“阅微体”“子不语体”之外,为清代笔记小说的四类别各有一代表体式起见,重点对有清一代分布于野史笔记类中的“世说体”、杂家笔记类中的“渔洋说部体”、地理杂记类中的“说粤体”、故事琐语类中的“板桥体”“聊斋体”作品进行了源流探索,并对《玉剑尊闻》《广东新语》《板桥杂记》、“渔洋说部”、《聊斋志异》做了文本分析,其中“聊斋体”由《聊斋志异》“传奇以志怪”的笔法漫延开来,婚恋题材、人神路殊的主题以及绮靡的风格,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种笔记小说体式。
《香祖笔记》
第四章“清代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是对清人的笔记小说批评思想进行研究,分日记、书目、序跋、评点四项,从而在小说话、小说文本、小说专论之外,对有清一代的笔记小说批评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把握。
清人日记关于笔记小说的评论,主要集中于晚清时期,以征实为导向。书目中的提要是小说批评的一个侧面,除四库馆臣的“雅正”思想外,清代藏书家的精品意识也不可忽略。序跋是小说批评渊薮,多见文学性的观念,如写作姿态之“见闻所及,闲事笔疏”与“发愤著书”,类别划分之考订家与小说家,功能指向之补史乘、资考证与寓劝诫等,皆足启发后人。评点研究是把笔记小说的评点分为“经史杂记体”与“文章小说体”两个系统,此两类系统亦可推衍及其他文类。
结论部分则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笔记小说研究进行了展望,比如“笔记小说”与“笔记体小说”的使用不应混淆、“笔记”与“小说”要分开研究、传统与近现代笔记小说的接榫问题等。
同时引出黄霖、欧阳健两位先生对“笔记小说”语词的批评意见,进而对“笔记”“小说”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认为《全元笔记》《全明笔记》《全清笔记》《全民国笔记》的编纂,还是要把笔记体小说或古体小说与笔记分别开来,避免出现如《全唐五代笔记》《全宋笔记》编纂中“小说”与“笔记”混淆并存的现象。
《全唐五代笔记》
本书意在会通有清一代的笔记小说发展诸因素,笔者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秉持实事求是的研究理念,摸清了清代笔记小说文献的实存情况,并对晚清的文学写作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光绪年间中西、古今小说观念之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观念冲突也有了较多新的理解。本书的出版,或将对小说与笔记研究的两个领域有所裨益。
后 记
本书是在笔者原博士论文《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增补改写而成。原博士论文在2018年被收入知网后,在学界反响尚可,以笔者所见,有数篇(或项)硕博士论文、核心论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由拙稿中的材料或观点发展而来,可见它在目前学界的“子部小说”“笔记体小说”“古体小说”“笔记”的文献整理和研究中,是有价值的。
不过由于笔者在世情上的后知后觉,这本书的出版可谓历经曲折。然而如果没有这些曲折,这本书的质量,恐怕要大打折扣。
《清代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
如前言所述,这本书是在《清代笔记小说叙录》撰写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而成。有时为了精炼和表示“创新”,不得不压缩篇幅,这就遗漏了不少笔者在读小说本文时产生的思想,甚至书中介绍的小说史变迁也不够全面。
笔者敬请读者朋友们,有时间把读本书时,书桌边上也要放一本《清代笔记小说叙录》,这样对本书的理解就比较透彻了。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感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悉心培养,其次感谢国家社科办的公正资助,再次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最后感谢谭帆、杜贵晨、王勇、王承略、刘洪强、石雷、张剑、欧阳健诸位先生及王以兴、王立国、王锦城、鲁普平、段凯、邹虎、许中荣、汤志波、宣璐、李会丽、陈琳、郭桂彬等友人的帮助与鼓励。
本书在校对过程中,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妍、章芷睿、李玟、孟雨诺、张金阳、刘欣姨、吴京、樊珂8位同学参与了这项工作,在此也致以谢忱。
2024年1月11日东明宋世瑞于阜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小十驾斋
《清代笔记珍本丛刊》第一辑
作者简介
宋世瑞,1981年生,山东东明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在《文学遗产》《文学与文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四库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清代笔记小说叙录》,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3年)。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及古典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