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5年9月,此时的杨得志将军还是一个迷茫的少年,尽管他刚刚带领红一团占领了通渭城,但是一路走来他们已经失去无数战友。
这是长征的第二个年头,经过多次的激烈战斗,很多战士们都对革命的未来产生了深深的担忧,突然队伍里传出毛主席到来的好消息。
由于此地过于贫瘠,杨得志和同志们在附近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一筐梨子,毛主席看见梨子十分高兴,要来辣椒粉做了一道特殊的食物-辣椒拌梨子,请同志们一起吃。
毛主席深情地说道:“人生四味,酸甜苦辣,这不起眼的梨子独占酸甜两种口味,加上辣椒粉,能够凑齐三味,这里面唯独没有苦呀!”。
毛主席的这段话意味深长,是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杨得志也在毛主席的鼓舞下重新振作,奋勇向前。
那么这个杨得志究竟是谁?又是如何成长为总参谋长的?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少年参军改变命运
杨得志原名杨敬堂,是湖南省醴陵市一户贫穷人家的孩子,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打铁匠,母亲更是早早病逝。
杨得志兄弟姐妹众多,家里常常连饭都吃不饱,最后只有哥哥杨海堂、姐姐杨桂泗和杨得志三人侥幸长大。
杨海堂为了生计带着弟弟杨得志挖煤、挑石灰、修铁路,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不过每每遇到黑心的资本家不给钱,让兄弟俩受尽生活的磨难。
这段难忘的人生经历不仅磨炼了杨得志的意志,还增长了见识,在那个时候,他就多次听到普通百姓对于共产党和红军的认同。
1928年朱德元帅领导的军队辗转来到湖南境内,加上了当地党组织的配合,最后建立了红色苏维埃政权。
哥哥杨海堂和杨得志再也忍受不了封建社会的剥削,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他们两个想要加入到改变穷人命运的队伍中来,想要为更多普通老百姓撑起一片天。
杨得志参与革命的时机是大革命低潮期,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追击共产党人,参加革命几个月后,一个他敬仰的副官对革命失去信心准备返回家乡,他多次劝说杨得志同行却遭到他的拒绝。
杨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来自共产党真的为人民着想,比如下乡打地主斗土豪,杨得志看到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实惠,也看到了作恶多端的地主被人唾弃。
后来他的哥哥杨海堂在革命中壮烈牺牲了,这次事件给杨得志很大的触动,不过杨得志最后还是坚持下去,因为他那个时候就对毛泽东党代表产生了很大的信服,毛泽东党代表曾义无反顾带领三十一团赶来支援,并将他们带到井冈山。
熬过了井冈山最为艰难的一刻,杨得志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并在党的带领下迅速成长,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杨得志也逐渐成为一名敢打硬仗恶战的虎将。
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行动中,陈诚率领三个师在飞机的掩护下强攻要塞三甲嶂,三甲嶂的守卫者正是杨得志,杨得志面临敌人猛烈的进攻,即便多次被断木压倒,依然爬起来指挥战士们防御作战。
战斗结束后,杨得志所带领的红一师一团因为其顽强抗战的精神得到了表彰,军团政委聂荣臻亲自撰写一团的英雄事迹发往全团表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开始五万里长征,杨得志所带领的红一团成了开路先锋,他们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为红军转移立下汗马功劳。
杨得志所率领的红一团披荆斩棘,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消极情绪,后来毛主席前去视察,一眼看了出来,不过他没有一味地批评教育反而通过辣椒拌梨子调动红一团的士气。
1937年,党组织为了进一步培养杨得志,特意安排他去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这里杨得志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也是在这里他接触到更多优秀的爱国人士,进一步明白革命的意义。
军功赫赫杨得志
卢沟桥事变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杨得志也不得不提前结束学业回到部队上,他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杨得志任115师685团团长。
8月日军从京津地区出发进犯山西大同,只为打通晋北方向的通道实现华北战场的右翼迂回,消灭第一第二战区的国民党主力。
由于日军接连攻占阳原、蔚县、广灵等地,山西腹地烽火狼烟,整个山西局势危矣!
9月中旬,杨得志所在的115师在平型关严阵以待,杨得志奉命占领小寨村附近的高地,分割歼灭敌人的先头部队,追击向东侧逃跑的日军。
平型关一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杨得志的685团一战成名,杨得志也因此成为日军的眼中钉,多次重金悬赏捉拿杨得志。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为了打通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做出了攻下石家庄的战略决策,这场军事行动由当时担任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和罗瑞卿两人全权指挥。
石家庄作为数条铁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正式战役打响前国民党高层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加上天上的飞机,防守十分严密。
杨得志趁夜攻城,还利用坑道爆破的方法打开了石家庄的一个缺口,在他的指挥下各个部队进攻井然有序层层推进,彻底击垮了敌人的战斗意志。
最后俘获近千名高级军官,获得大量军事物资,为我党后期的城市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华北解放区打开了新的局面。
建国后杨得志对上了美帝国主义不落下风,他的军事才能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依旧亮眼,尤其是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美帝国主义无视我方提出的正常要求-遣返战俘,并向我军阵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此次战役关乎接下来的谈判,战况空前激烈。
杨得志入朝前毛主席亲自发放绝密电报要求十九兵团紧急待命,朱德元帅亲自接待了杨得志,彭德怀也在十九兵团入朝后亲自慰问。
杨得志此行也是做了充分准备,他提前搜集到很多战争细节,尤其后来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提前在前线推广坑道工事建设,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我军的实力。
我军在杨得志将军的指挥下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依托坑道工事彻底粉碎敌人的强攻计划,为我军谈判赢得主动权。
回国后杨得志授衔上将军衔,同时兼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1973年杨得志调任武汉军区和昆明军区担任司令员,以应对南部边界的军事挑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前,杨得志就开始部署防御作战计划,虽然胃病十分严重,但是为了国家安全他没有丝毫懈怠,还深入到各个攻击地点进行实际考察。
在他的指挥下,我军获得极大的胜利,不仅成功夺回我国领土主权,还向国外疯狂的势力证明了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和毛主席的三两事
杨得志最早从井冈山开始就十分敬仰毛主席,那个时候他还是保卫领导安全的警卫员,一天中有大部分时间接触到毛主席,毛主席十分忙碌偶尔闲暇之余会和他们聊天。
毛主席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伟人,即便寥寥数语杨得志都能从中收获良多,后来他转到作战部队,能够近距离接触毛主席的时间越来越少。
长征途中杨得志率领的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作为开路先锋,多次在危难之际创造奇迹,毛主席也经常前往前线探望,杨得志因此也能常常聆听毛主席的谆谆教导。
红军到达陕北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十分紧张,为此他们出动了13个师又5个旅的规模,企图彻底摧毁我党的红色根据地。
毛主席自然清楚这次战斗的意义,若是想要扎根陕北,必须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仗,毛主席亲率红一军团伏击敌人,配合十五军团消灭国民党109师。
毛主席打得很畅快,却让杨得志担惊受怕一整天,毕竟战斗中你会碰见敌人各个方向的扫射,他多次劝说毛主席离开现场,但毛主席不为所动。
毛主席不仅沉着冷静,还随时随地观察整个战场的局势并做出适当调整,他还特意说出一些俏皮话,让战士们重新恢复斗志。
1937年杨得志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知识和马克思主义,这里有一位特殊的老师,他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虽然忙碌但他还是会抽出时间来学校给战友们演讲,那个时候红军条件不好,毛主席总是穿着他那身带补丁的灰布军装,头发也是长而乱。
毛主席却总是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知识讲清楚,比如第二次国共合作被他比喻成“陕北农民毛驴上山”,前面需要张学良等爱国人士的威逼,后面需要全国各界爱国的抗议,蒋介石不得不接受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毛主席还把党校的马列主义的工作方法比喻成下河游泳,简单学会游泳不算是大游泳家,你需要去河里海里游一游。
若是游到一半就失败了,也不是好的游泳家,只有真正游到对岸的才算是好样的,工作亦是如此。
杨得志也从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课堂重新认识了中国,重新认识了革命的意义,他下定决心学习更多本领,为那个不一样的新中国而努力。
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如火如荼地开展,毛主席十分重视,他多次对作战部署作出明确指示,电报中着重提到杨得志负责阻止敌人向东侧逃跑的任务。
那时候杨得志是十九兵团的司令员,他连续多次接到毛主席的“就地歼灭”电报,全力克服了远距离、任务急、天气冷等等外界条件,最终成功歼灭敌35军。
十九兵团的努力毛主席也看在眼里,战斗结束的那天晚上,来自毛主席的赞誉就从电报的另一头传来,杨得志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完美地完成任务。
新中国成立前夕,杨得志奉命参与围剿西北地区军阀马家军,出发前毛主席再三叮嘱杨得志一定要十分重视马家军,杨得志虽然早就听说过马家军的恶名,但是也相信自己实力。
很快马家军就给他上了一课,杨得志所在的十九兵团奉命进攻,他们低估了马家军的底线,为了胜利他们在阵地上埋了大量的陷阱,直接炸死炸伤十九团大半战士。
随后马家军凭借自己的地形优势将我军团团包围,兰州的惨败让这个昔日的“百胜将军”重新反思自己,他还想起之前毛主席让他重视马家军的指令。
经过这次教训,杨得志才真正沉下心来认真看待每一场战争,在之后的战役里稳扎稳打没给对方留下任何破绽,他的成长也让毛主席连连点头。
1953年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和杨得志再次将手紧紧握在一起,此时杨得志作为志愿军代表团团长,毛主席还拉着他手向朱德、刘少奇等人亲切地介绍杨得志。
那天杨得志特别高兴,他和毛主席再次聊到井冈山,还聊到杨得志最开始对于共产党的认识。
杨得志深情地说道:“我见过宁死不跪的共产党员,我也见过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这就是我接触的、认识的、向往的共产党。”
毛主席去世那一年他还在边境保家卫国,没能来北京吊唁,一直引以为憾,直到1983年杨得志被调往北京担任解放军总参谋,这才终于有机会可以和毛主席好好道个别。
杨得志将军一向理智淡然,但还是在踏进毛主席纪念馆的那一刻泪如雨下,都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不过再坚强的英雄也有自己柔软的那一面。
杨得志将军闭上眼睛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从井冈山上的誓师大会到天安门城楼的庆典,两人经历了太多太多。
只可惜,他回来得太晚了,他甚至没能亲自去送一送敬爱的毛主席,看着纪念馆里毛主席的画像,他终于忍不住痛哭起来,他心里有太多话要告诉毛主席,最后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主席,得志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