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辉煌的前世
紫金有三宝:紫金铁锅、紫金竹壳茶、紫金椒酱。
紫金县有适合铸造铁锅的矿产,先民们采矿炼铁,用来铸造铁锅,该铁锅能不断释放出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可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老天爷赏饭吃。将当地的优质生铁与特有的冶铸技术“联姻”,就诞生了“紫金铁锅”,长久以来声名远扬,产品一度供不应求。
紫金县文化馆里有一本泛黄的《紫金县志》,对紫金铁锅有详细的注解:紫金铸锅业始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第一个铸锅工场在乌石榕林油墩嶂诞生。此后,境内陆续兴办了一批铸锅工场。清朝嘉庆年间,全县铸锅工场有30多个,分布在附城、乌石、龙窝、青溪、黄塘、九和等地,所产铁锅远销惠州、潮汕以及南洋各地。
民国30年(1941年)全县有铸锅工场72个,资本额216万元(法币),从业人员864人,年产铁锅86万片,总产值112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利群锅厂,资本额13万多元,从业人员28人,年产值7.2万元。1949年,全县有锅厂70个(其中有38个是农闲生产,农忙停产务农的),是年仅产铁锅10万片。因铸锅靠木炭熔铁,工场多设在密林山区。当时,生产设备简陋,1座小土炉配1台木风箱,鼓风、碎矿全靠人力操作。
紫金铁锅生产历史悠久,对发展紫金地方特色产业具有重要价值。
“紫金铸锅业始于明朝,具有600多年历史。紫金铁锅是紫金县传统名优产品:采用紫金县宝山优质生铁和特有的传统技术铸造而成,具有韧性好、不生锈、光滑油润、美观耐用的特点,以及在高温300摄氏度时泼水骤冷而不破裂等优点,与竹壳茶、椒酱并誉为“紫金三朵花”。1964年10月,在国家轻工部主办的全国铁锅生产经验交流会上,紫金铁锅被评为质量第一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香港东南亚等地。20世纪60、70年代鼎盛时期,该县有国营、乡镇铁锅厂10多家。但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国内许多锅厂采用机械冲压制锅成本低,效率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靠传统手工艺生产的紫金铁锅销售市场逐渐萎缩。日前,紫金铁锅生产厂家仅剩两三家,分布在紫金县城和龙窝镇等地,从业人员加起来也不过60多人。”
“建国后,紫金县铁锅业发展比较快。1953年,有锅厂79个,产铁锅39万片,总产值14.6万元。1960年,铁锅产量降为21万片。1961年12月,省有关部门在本县建立年产百万片铁锅生产基地,派员来县协助制订计划,并拨款16.5万元扶持生产。是年,全县有附城、嶂下、拱桥、在上、衙前、龙田、古竹、黄塘8个国营锅厂和龙窝、九树2个社办锅厂。大部分锅厂添置了机械设备,改革了化铁炉和优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紫金铁锅非遗传承人,陈家铁艺的第34代传人陈岸南,一头短发,古铜色的皮肤泛着一种金属般的光泽,手臂上隆起的肌肉给我的信息就是常年打铁做锅的。
健康,精神,他说他已经66岁了,但看上去要比他实际年龄年轻多了。
在他的办公室坐下来,只见办公室正面墙壁上有一幅字画,龙飞凤舞书写着“源金宝生”四个大字,陈岸南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紫金铁锅的作坊名号,也是国家注册专利的商标品牌。
紫金铁锅非遗传承人,陈家铁艺的第34代传人陈岸南
一杯蝉茶打开了话匣。
“从我祖上算起,到现在有十几代人做铁锅了,我16岁就开始做锅子,现在也有50年了。别人都觉得做锅辛苦,可我不,从懂事时起我就喜欢看着父亲做锅子。”没有半句客套,知道我们的来意后,陈岸南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真的是三句不离本行,句句都是紫金铁锅迸出的火星子。
20世纪80年代,很多铁锅厂都被市场经济冲击垮了,紫金县十几家铁锅厂只剩下一两家。那时陈岸南的父亲还在世,一家人挤在到处漏雨的厂房里。他清楚地记得,他和父亲是如何默默地用绳子把卖不出去的铁锅拴到一起的情景。这是父子俩最后一次整理厂房了,他们想关闭厂子去深圳打工,但想到祖辈传承了十几代人的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父亲和他都不甘心。站在门口,陈岸南不知道该怎么办。
紫金铁锅路在何方?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紫金铁锅又在守望着什么?
他抬头看了看天,天上有火烧云,把黄昏的天空映得通红通红的,晃得他睁不开眼。一腔悲怆让这个打铁的汉子眼眶一热,但又不想让外人看到,只好装模作样打量着天空,硬是让风把眼泪吹干。父亲抽完一斗烟出来问:“厂里还有多少工人?”他摇头。
“走了的工匠们能不能再聚起来?”还是摇头。
“手艺呢?”除了摇头,他不知如何回答老父亲。
厂里养了多年的那只黄狗走过来,抬头朝陈岸南摇了摇尾巴,好像不同意他们的决定。父亲回身从屋里拿出一个铁锅递给他。这做工精良的铁锅是父亲多年的珍藏,是几十年前厂里做的,父亲这个时候拿给他,他怎能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无疑是把传承十几代人的宝贝交给了陈岸南。他犹豫了半晌,才伸出手接过了铁锅。转身回屋端出了一碗紫金红茶递给父亲,老人浑浊的眼神变得清亮起来……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有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发现自己活着的使命。而陈岸南的使命,就是要把紫金铁锅千世百代传承下去。
紫金县文化局周镇森原副局长是紫金本土人,他也很了解紫金铁锅曾经的辉煌。他说:“1962年9月,全县铁锅产量50万片,质量达部颁标准,被评为全国质量第一名。此后,生产稳定,销路畅通。1983年后,国家有政策要封山育林,禁烧木炭,国营锅厂生产受到影响。1987年,除县冶炼厂仍造金刚石和结晶硅外,其他国营锅厂先后关闭,而乡镇锅厂也仅存6个。1988年,全县铁锅35.07万片,其中,国营锅厂13.62万片,乡镇锅厂21.45万片。”
在20世纪80年代,龙窝镇的两个铁锅厂比较有规模,一个是红旗锅厂,一个是嶂下和交锅厂,都是集体企业,镇政府主管。
和交是一个地名,其实就是一个大平地,属龙窝镇嶂下村,这里山清水秀,树木繁盛。紫金是客家地区,“和交”的发音就变成了“火烧”,所以“和交”锅厂人家都叫“火烧”锅厂,这一谐音让人们很快就记住了,工厂不大,名气却很大。
我父亲也在这“和交”锅厂工作过。父亲在锅厂的工作是司称(称炭的),那时,生产铁锅主要的燃料就是木炭,铁锅厂长期收购木炭的,木炭老板是窖主,当木头烧成木炭了,老板就会请人工把木炭挑送到锅厂来,我父亲就负责给这些挑夫的木炭过秤。挑夫排着长长队伍,所以暑假期间我就去锅厂给父亲帮忙。有时看见那些村妇上称时还不忘把自己的鞋子也放上去称,因为挑夫的工钱是按重量计算的,我想说这不能这样,但父亲总是宽厚地笑笑,好像没看见一样。后来我陪父亲去“巡山”(这是锅厂的工作需要,看看窖主的木炭烧制情况),山路崎岖,我跌跌撞撞,几次差点滑倒。我连走路都艰难,况且挑着木炭?这时我才知道挑夫的不容易。
锅厂的每个工作都很重要,我以为父亲就是司称,有人送木炭来才干活,后来发现他晚上也没闲过,晚上11点左右到凌晨3点,他就在木炭的仓库边来回巡查,生怕木炭“反火”,就是有些木炭因为热度高会自燃的,那就必须采取灭火措施。
那个年代铁锅生产的工艺工序都很传统,每一项工作都挺有意思的,现在一切都在改变,都在创新,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就是父辈们挥汗如雨的场景了。
“当时紫金铁锅厂还有几个较大的集体所有制锅厂:紫金龙窝红旗锅厂和交锅厂、九寿在上锅厂、乌石升车拱桥锅厂等,但都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因产品没创新,经不住电器化飞速发展的冲击陆续关门停产了,不少锅厂工人无奈远走他乡打工。难道先人们传承了600多年的铁锅就注定在紫金消失了?”一直不大爱说话,身材浑圆的锅厂老工人栋叔插话道,神情落寞,很是伤感。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紫金铁锅生意跌到低谷,紫金人都不用紫金铁锅了,当时的铁锅的前景就像锅子的颜色——黑黑的,看不到光亮。”没容我们回答,栋叔又补充一句,深有感触。
的确,随着改革开放,广州、东莞、深圳,特别是顺德的电器化厨具飞速发展,当年闻名海外的“美的”“科龙”电器、电饭煲产品迅速走进千家万户,就连山区里的紫金一般家庭也用上这些电器化厨具了,这些厨具给人带来简单、方便、快捷、卫生的现代化感受。紫金铁锅被边缘化,面临被市场淘汰的残局。
作为河源市保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陈岸南却信心百倍,语气果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买铁锅,铁锅永远不会被淘汰!”
那些传统双耳大铁锅,光看外表就给人一种很朴实的感觉,我仿佛一下子回到小时候全家人围着一口大锅吃饭的场景。那些林林总总的家用小锅和煎盘,炒菜更快,导热均匀,可以控制油烟,不煳锅,更厉害的是紫金铁锅用了半年之后,油与生铁自然融合,形成一层自然保护膜,变成了一个物理性不粘锅。一只只铁锅散发出健康、朴实,温暖的人情味,体现了亲手烹饪的贴心和为家人下厨的关怀,象征着原汁原味的健康生活,让人看见了紫金铁锅为人世间传播美食、爱的温馨和快乐,为人们琐碎而平凡的生活增添持久的温情与热爱。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时,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的美学。诚如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所说:只有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才是美的器物,而制作美好的器物,必定有服务之心。而紫金铁锅和制作铁锅的人们,正是如此。
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工艺
20世纪八90年代,那是一个变幻莫测、市场为王的年代。身处这样的时代,最不缺少的,可能就是创造历史的机会,主动的或者被动的。陈岸南很清楚这一点:无论是村集体企业还是私人作坊,不改革就无法生存下去。质量好不好,市场说了算。陈岸南经营铸造厂50多年,见证了紫金铁锅的兴衰起落。他搞经销跑遍全国不少地方,但家乡紫金的山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对家乡的热爱,对紫金传统铁锅坚守的信念,让他明白紫金铁锅如不创新就得面临淘汰,紫金历代制锅人的心血将从此终结。
他暗暗发誓要抓紧时间研发改进铁锅。
原料是不用愁的,亿万年前的地球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让紫金的地下富含有色金属矿藏。传统的紫金铁锅分量重,体积大,现代家庭不受欢迎。怎么办?他想起了那个伸手瞧不见五指的雨夜,他的右脚不小心碰到了一口铁锅,生铁锅的边缘锋利似刀,一下子划开了他的小腿血流了出来,钻心的疼痛让他有点恍惚。
恍惚间他脑海里闪现出几年前去深圳驾船出海的情形。有了!他使劲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他想,铁锅底部能不能放个像渔船螺旋桨的装置,这样更集中火力提高炉温呢?说干就干,他忍痛起身顺手捞起一个铁锅,在锅底用铁丝绕几个圈,焊上去,锅底瞬间像装饰了一个“铠甲”。
他把锅放灶上一烧,果然,锅底的火苗很快集中了,沸点很快从锅中间冒出来,而且,随着旋转的火势,火力蔓延到锅的周边的速度放慢了许多。这说明锅底用铁丝焊绕几个圈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快速集中火力,煮菜,烧水很容易沸腾,它还有个好处就是锅底集中的火不会蔓延到锅子的周边,菜出锅时不会烫手了。
尝试采用紫金宝山生铁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韧性好、不生锈、光滑油润、美观耐用的特点,正适合做他的改良锅。锅底设计成月牙形旋涡式的散热叶片,热能传导更快更均匀,从而实现了节能环保和快速加热的效果。
终于,通过无数次的钻研创新,他对紫金铁锅进行了三次改良创新,焕发了紫金铁锅的新生。
“这是我亲自研究改良的铁锅,我命名为第一代改良锅。紫金铁锅又畅销了,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那段时间,一个个改良锅装上卡车卖到外地,订单多得供不应求,厂子终于扭亏为盈,我觉得自己那几年的坚守没有白费。”陈岸南舒了一口气。
技术上的改良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原来的大部分订单又回来了。这年春天,是陈岸南在紫金传统铁锅的改进后开发了第一代紫金生铁改良锅的春天,也是陈岸南做企业扭亏为盈的春天。
有了市场,陈岸南底气足了,他背着铁锅去华南理工大学请教专家。专家不厌其烦地跟这个“愣头青”讲原理,从结构学讲到热力学,他听得似懂非懂一头雾水,硬着头皮回去还是用土办法,一次一次用火测试。在教授的指点下,终于成功地改善了锅底火力分布问题。自此,与同类产品比较,紫金铁锅受热快,炒菜时间缩短了一倍以上,大大地节约了能源,缩短了厨房家务时间。
陈岸南终于打开了紫金铁锅市场。
可他没高兴多久,又陷入了另一个难题。
2000年,陈岸南开始潜心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有一次,铸造车间发现了一批铁锅有些斑斑点点,还有一些竟莫名其妙地出现一条裂痕。他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用笨办法一点点地试错:铸锅的时候,他往铁水里面一点点地加入碳粉、稀土,一点点地试稀土剂量;试加入稀土的时间;试铁水熔铸的节点……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试出一种混合剂量,让铁锅又坚固光泽度又好,炒菜还不粘锅,这是他的一次重大发明创新。
产品永远为市场服务,为客户服务。有了第一次技术改革,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改良后的第一代铁锅节约了火力,但重量没减,老弱妇孺两只手抬都很费劲。陈岸南一直在思考如何改进这个问题。有时,附近的村民路过生产车间,陈岸南就请他们进来喝喝茶,闲聊一下。村民们也都热心出谋划策。
2015年初夏,陈岸南集思广益,成功地把铁锅在锅底不影响受热的情况下减重三分之一。这第二代的铁锅很平很轻,减少了空间体积,煎炸烧煮变得更容易,甚至得到年轻人的喜爱。
也就在这一年,紫金县铁锅制作技艺被列入河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陈岸南实现了紫金铁锅的第三次创新,也就是第三代改良版。它的优点就是又轻便,火力又猛,又节能环保,深受中老年人喜爱。
在完善铁锅技术的过程中,陈岸南一次又一次地攻克难关,不断创新,让紫金铁锅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又紧跟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
陈岸南随手拿起身边的一个铁锅,把这个河源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有的“镇灶之宝”轻松地朝空中抖两下,“你看,这是第三代的改良版铁锅,2023年完成所有改良工艺投入生产,优点是重量轻、锅底矮,适合中老年人使用,缺点是炒菜时间慢熟40秒……”
我接过他手中的铁锅掂了掂,果然很轻,一只手掂勺完全没有问题。正面看,这只铁锅就是一个普通的铁锅,铁灰色的锅面打磨得无比光滑,散发出温润的金属光泽;反过来,锅底像穿上了“铠甲”“铠甲”的花纹初看像密布的海藻,再看又像顺时针方向螺旋一样漾开的水纹,线条分布均匀,面积约占锅底一半左右。这个“铠甲”就是 “月牙形旋涡式的散热叶片”,有国家注册专利。
“我们生产的铁锅受热均匀、炒菜快,而且摔不破,一个锅用几代人都没有问题。”这个非遗传承人自信笃定地说。他的话让我想起了卢梭那句话: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紫金的八月,刚一过立秋天气就有点凉了。上午立了秋,下午凉飕飕。
在紫城镇横径村,国道G236线横贯其中。陈岸南指着马路对面的大片空地说:“这公路两边几十亩地原来都是老锅厂的,1989年政府要修公路,要用地,没办法只能把国道那面的厂拆了。”他说得云淡风轻,然而事实上,他们经历了云翻浪涌,险滩激流。面对发展的冲击,他们二十年来在坚持与改革中不断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意识到:只有在技术与环保技能上的不断创新,紫金铁锅才能走出低谷,浴火重生。
为此,陈岸南一直反复研究与探索铁锅的技术创新与改良。数不清有多少日子,他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天,上百次反复实验,实验中说不尽的枯燥,研发中说不尽的艰难……每次实验的失败与点滴的成功都使陈岸南加深感悟。
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地改良经验,在探索与实践中,他们让紫金铁锅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从1989年那个火烧云的黄昏开始,三十多年后,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厂房。车间里灯火通明,几台铲铁矿石的车在我们前面转来转去,后面的铁锅一个个出模,但仓库里并没有见到多少积压的铁锅。铁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陈岸南每年都要从年头一直干到年底。
铁锅厂规模不算大,5000平方左右,30多号工人,地上所有的毛坯锅加起来也没有一百个。“紫金铁锅以紫金宝山优质生铁为原料,我们纯手工铸造,只出精品,不追求数量。”陈岸南对我说起紫金铁锅的铸造流程:生铁矿石进厂,捣碎,入炉,熔炼成铁水,出炉,浇铸到一个个细沙和黏胶做成的铁锅模具上,冷却,烘干,出锅,验收,成品……
在铁器铸造车间,金属碰撞、钢钻运作,各种声音嘈杂地融合在一起。车间里的主色调是青灰色,连空气都弥漫着薄薄的青灰色烟尘,地面的铁矿泥灰也是青灰色的,一脚踩上去,马上印出一个青灰色的鞋底花样,那是松灰、石墨、水泥与矿尘土的混合物。
车间里矗立着几个熔炼生铁的烧炉,里面燃着熊熊大火,炉温都在1500度以上。各种铁熔浆容器和尺寸不一的铁锅模具存放在角落里,两个工匠正在清理模具,他说每次浇铸铁锅前都要清理干净模具,保证锅面的平滑。
熔炼炉高处有个工匠专门负责熔化生铁,他定时将生铁矿石和熔炼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倒进炉子。熔化后的铁水像一条发光的小溪,由上而下从炉子里流入铁熔浆容器,火花四溅,煞是好看。负责浇铸的工匠再把铁熔浆灌入容器勺,后面的工匠列队过来把铁浆小心倒入铁锅模具里。车间里隆隆的传送带声,尖利的金属切割声,熔化炉里熊熊燃烧的炉火,耀眼飞溅的打铁花,一派热火朝天,时不我待的景象冲击着我们的感官。陈岸南告诉我们,铸铁车间最初只有十几名工匠,现在已经有三十六名了。
面对一排排熊熊燃烧的炉火,我看见了铁与火的传奇。
铁与火长年坚持不懈淬炼出来的产品,就是对非遗坚守者的回赠。
在浇铸车间,工匠们将成型但仍旧通红的铁锅从模具中翻出,叫“出锅”。然后用铁钩将炙热的铁锅放在水里“淬火”,然后称重,烘干,打磨,一直到成品出炉。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传统工艺消失在现代工业的流水线中,而紫金铁锅传统的冶铸工艺却焕发出生机。
在这里,车间里的温度是热烈的,人员是忙碌的,熔炉、风机等生产设备各就各位,水泥、耐火泥、木炭、松烟、石墨、烟扫、谷壳、白泥等模具让我这个外行眼花缭乱。工匠们各司其职,穿着长袖防护衣铸模的铸模,打铁的打铁,我朝温控室里面扫视了一下,偌大个密闭室里整齐地摆着一口口铁锅,像列队的士兵等待着将军的检阅。原来铁水倒进铸模后需要马上送到这里恒温烘烤4—6小时,烘烤也是一口好锅出炉的关键一步。
这就是紫金铁锅的生产流程,可以看作是“紫金铁锅生成记”。
铁锅生产现场
在采访现场,助手唐靖锋将一个普通的铁锅与一个 “紫金铁锅”分别放在煤气炉上,放上等量的水,然后点燃煤气。2分钟后“紫金铁锅”的水就开了,而另一个铁锅的水却要6分钟才开。见我们一脸疑惑,唐靖锋把一只“紫金铁锅”的锅底反过来给我们看。
原来这锅底与普通锅底不一样,“紫金铁锅”锅底“生”出了月牙形漩涡式的散热叶片,炒菜时不易滑动,热能传导更快更均匀,比同规格的旧铁锅能够节省25%以上的燃气用量。
而普通的铁锅67.8%的热量是散发出去的,不能聚集锅底。“紫金铁锅”利用锅底的月牙形漩涡式散热叶片把80%~90%的热能吸收利用起来,经过改良后的紫金铁锅具有火力猛、受热均匀、油烟少、耐磨且节省时间等优点,绿色、节能、环保的效果非常明显。
随着紫金铁锅传承人的努力付出,“紫金铁锅”这一品牌日渐为当代人所知,人们渐渐知道,以紫金宝山优质生铁为原料的铁锅,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和技术创新后,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又节能40%~50%,绿色环保。紫金铁锅如老树抽出嫩芽,生机盎然,日后必将绿树成荫。
从“卖出去”到“迈出去”
1989年春天,广东省河源市正值“回南天”季节,气温骤降,大雨把紫金县横径村浇得湿漉漉的。
陈岸南疲惫地回到家中,几天的外出奔跑又是一无所获。
屋子里回潮,玻璃上布满了水珠,连墙壁都会流泪。为防止漏电,电源几天前被切断了。房屋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紫金生铁锅,部分已经有了生锈的迹象。每当夜晚,没有开灯,屋子里冷森森地弥漫着一股锈金属的气味,有点刺鼻。
陈岸南小心地绕到床边,不料右脚还是碰到了一口铁锅,生铁锅边缘锋利,一下子划开了他的小腿,血流了出来,钻心的疼痛让这个打铁的汉子嘶嘶地倒抽冷气。
“阴功(倒霉)!今朝出门没睇(看)黄历!”
陈岸南用客家话狠狠骂了一句。大约半小时后疼痛才稍微缓解,他呆呆地凝望着天花板,发现天花板和他的头发一样,竟有些斑驳。
屋外下起了大雨。山区的雨跟山里人一样,质朴,耿直,说来就来。
伸手瞧不见五指的雨夜,陈岸南被困在屋里,小腿上的疼痛让他暂时忘记了肚子的饥饿,满屋子的铁锅存货压在心里像泰山一样沉重。
老婆不在家,厨房里冷锅冷灶,没有烟火迹象。他喝了一杯凉水,感觉全身凉冰冰的。前几天老婆电话里跟他说了半天,说厂里一堆债,日子过不下去,如果陈岸南不关闭厂子出去打工,她就去深圳打工挣钱养家。电话里的她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他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放下老婆的电话他一夜未眠,怔怔地想着这几年发生的事。
20世纪90年代,受国家封山育林的政策影响,铸铁所需的燃料缺失,另外,机器压铸替代了人工浇铸,传承了600多年铸造工艺的紫金铁锅产量骤减,销售受阻,紫金全县10余家铁锅厂仅剩下两三家,也是日渐式微,面临停产。与此同时,国营机械化铸铁厂生产的铁锅轻盈、小巧,外观秀气,批量化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销售很快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有了轻巧时髦又便宜的锅,谁还买这种手工制作的粗笨的铁锅呢?别说外地人,就是紫金本地人都不买紫金自己的铁锅。
第二天,他骑着摩托从横径村口到紫城镇中心岳父家。以前两口子吵架,到了镇上见到了老婆,热乎乎的感觉总能找回来。现在可好,他连回岳父家的勇气都没有了。这几趟出差还是一无所获,一份订单都没有拿回来,还倒贴上车旅住宿费。老婆一见他就哭,他就说:“哭能解决问题的话你就使劲哭。”岳父问他:“这样的状况厂子还不关门怎么办?”他说:“办法肯定有。”
带着锅子出来跑业务这事,陈岸南谋划了可不止一天两天,一方面看看能不能打开销路,另一方面去其他铸铁厂取取炼铁经,看看紫金铁锅工艺有没有改进的方法。上个月隔壁龙窝镇红旗锅厂和嶂下和交锅厂来人到紫城,陈岸南是一边热情招待,一边把人家打铁和销售的事角角落落都问到了。他意识到,光闷头用祖先传下来的技术铸锅不仅产量低,质量又参差不齐,如何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呢?路子有点窄。
过了几天,老婆终于回家了,体形消瘦,看着心疼。随着她一起带回来的还有一个布包,包里装着她从娘家借来的几万块钱。陈岸南啥也没说,心里已是满满的愧疚。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他是一个有血性,有担当、有情怀的汉子。
然而一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一去不返。
如今的陈岸南,每天清晨来车间检查一遍成品;午间,进入网络看市场数据,或者进行新一轮产品工艺研发;下午,重点管理销售市场。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肯定有铁锅的需求,”陈岸南祖辈经营铁锅的生产销售,对铁锅的市场充满了信心,这也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经营铁锅铸造厂的缘由。
今天的“源金宝生”铁锅厂第三代铁锅月生产量1万片左右,大锅2吨,大约600件,小锅、煎盘、电磁炉加工品销量无法统计。
最初一段时间,铁锅的货运靠厂里的卡车运货去外地,现在基本是靠顺丰、邮政、京东几家物流公司维持进出货运转。每天,他会把发货任务发布给几大物流公司,让他们来接单。有批量送的,也有散单送的,发货的基本上都是外地,甚至是国外。
唐靖锋是“源金宝生”铁锅厂的管理干部,他从学校出来就开始帮陈岸南搞管理跑销售。陈岸南不在厂里的时候,工厂的一切大小事情如车间管理和线上下销售都是他说了算。
谈到铁锅的销售,唐靖锋提出了自己的铁锅生产理念和销售模式,让人耳目一新:“铁锅是厨房必需品,是日用品,互联网带动了铁锅的销售,卖货的人和买货的人靠网络建立联系。”
一旦规模扩大,不再是仅仅做街坊生意,找不到了那种熟人的感觉,产品销售的总源头(铁锅厂)会让出部分利益,在有提成的刺激下会变形为网络零售代理销售模式,中间出现的“代理人”你连真实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网名。线上很多零售商卖了一个铁锅后会问我们还有没有配套的其他东西卖?因此,我们适应互联网这种销售模式,我们不仅40~120cm范围内的大锅小锅都能做,又从铁锅生产衍生扩展到其他产品,比如煎盘、电磁炉加热片等。
但线上零售销售代理大部分是小电商群体,家庭主妇们是紫金铁锅的忠实拥趸,也是互联网社区的热心人,帮助搜集需求、传递信息、联络商家、订货送货,从中赚取少量报酬。她们足不出户,是电商供应链终端的真实基础。
这样的网络代理电商是目前紫金铁锅销售开发的重点,他们不仅仅是卖货,更重要的是锁住终端客户,这就得时刻把控好铁锅的质量关,质量过硬,用得久,就可以把铁锅销售的口碑像放射线一样向全世界辐射出去。
“当然,定期网络宣传是一定少不了的,就像紫金铁锅还具有防腐能力强、骤冷骤热性能好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体对微量铁元素的需求,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养生锅。这些一定要顺应潮流宣传出去,大家才知道。”
互联网腾出了大部分销售人手,厂里就可以腾出更多的人力财力来提升质量,对铁锅铸造的工艺要求更高了。陈岸南不在工厂的时候,唐靖锋的生产压力和网络销售压力都会更大。
“在工厂里,狠抓质量管理必须是铁面无私的,有了老板的配方,有了老板亲自传授的核心工艺固然重要,但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传承,时间、火候、分量、温控这些都需要人监督管理,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次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道理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有坚持不懈、孜孜以求、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工匠精神。在这个崇尚自由、崇尚科技创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古老传统的热情会突然高涨,就像黄石公园的老实泉一样,在经历了一段沉寂的稳定期之后,又会间接性地涌出地面。正如年轻人的创新爆发力是无可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他们的参与。
正当正午12点。烈日当空。厂门外,工匠们把包+装好的铁锅一件件装到大卡车上,阳光让他们脸上的汗水闪闪发光。
铁锅的今天与未来
六百多年铁与火的淬炼,造就了紫金铁锅曾经的辉煌。回首前辈们的拓荒之功,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铁锅传承人陈岸南们呕心沥血,初心不改,传承创新。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创新和传承是陈岸南等一众人不渝的目标和梦想。
2015年,紫金县铁锅制作技艺被列入河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消息正式公布后,2021年,一份央视网关于《中国影像方志》制作电视纪录片《紫金篇·手艺记》的报告公函传送到河源市政府。紫金县文化馆周镇森立即跟陈岸南通了电话。“太好了!我们马上召开一次‘紫金铁锅’制作筹备会,场地和工匠都提前做好准备……”陈岸南在电话里兴奋地说。
《中国影像方志》制作组在紫金如期拍摄。拍摄当天,陈岸南一身工装,身穿红色背心,头戴红色安全帽,按要求把火红的紫金宝山铁水浇铸在铸模里,直到出炉一张精致的铁锅。至今,那把铁锅还挂在陈岸南的会客厅里。
2022年,紫金铁锅被正式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陈岸南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紫金铁锅”。
紫金铁锅在这小小的山区县城是一项传统工艺,之所以能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是有一群对铁锅工艺坚持并发扬传承的可敬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地下水,它们在土地下面深流潜行,默默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如果我们不妥当地保护地下水,就会引起水源枯竭、地面沉降,造成万劫不复的文明灾难。非遗传承人几百年如一日地守护和传承,他们值得紫金人尊重,值得社会尊重,是他们焕发了紫金传统手工打造铁锅的技术新的生命力。
这是一首传唱600多年的“锅”声,动听而悠扬……
我们深信:历经六百多年光阴淬炼的紫金铁锅,还会有下一个六百年,再下一个六百年……如今,紫金铁锅的传承者们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朝着下一个六百年迈进。紫金铁锅的前方没有终点,只有更远的远方。
作者简介
谢友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二十期中青年高研班(作家的责任与使命专题班)学员。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华读书报》《中国艺术报》《作品》《家庭》《广州文艺》《黄金时代》《时代报告》《羊城晚报》《南方工报》等数十家报纸、杂志。著有长篇小说:《工友》《广州工人》《工道》,报告文学集:《广州的天空》《文学的天空》《你看你看那美丽的安居房》《肝胆两昆仑》《赤魂赤土赤旗一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群雕》《旷野先声》等,电视剧本《职校生》等作品。作品获《人民文学》征文奖、广州文艺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