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近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将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彭金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课题,需要理论界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认为,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探索,可以总结出如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三是坚持重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着力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四是坚持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着力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体制机制;六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互推进,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中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提出,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很重要的一点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认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和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要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和改革,特别是要优化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给予高等学校学科设置更大自主权,使得学科培养的人才跟市场需求更加匹配。要加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做大中国经济“朋友圈”。
市场准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之一,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关键。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发布。在专家看来,这为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为容纳更多要素资源以及要素配置的优化创造条件。
“当有序放开市场准入之后,各种要素资源能否自由地流动,就成为能否提升整个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环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邓郁松认为,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一定要完善要素市场的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要实现这一点,有两个重点。一是建全统一、高效的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资本、土地、数据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的制度。二是完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然而,数据产权归属不明确、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权益分配不公平以及利益保护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卢福财认为,必须完善数据要素制度体系,以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高效利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从而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和利益保护四位一体制度,需要系统性思维和整体性推进。这不仅需要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的制度框架,还需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支撑保障。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统一。”卢福财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认为,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要拆掉地方保护藩篱。与此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等“硬联通”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要更加重视“软联通”,如医疗异地报销等。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在政府。政府越位挫伤市场信心,政府缺位限制国家治理效能的发挥。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张晓晶说。
张晓晶建议,从培育有效市场,实现“放得活”角度看,要持续拓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空间,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从建设有为政府、做到“管得住”角度看,要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此外,还要规范涉企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陈 波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