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特殊时期,给新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导致很多人含冤而去,但也有少数挺了过来,并成功复出工作,比如说,1976年邓公就复出主持工作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军中老将都非常高兴,但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肖望东却表示,邓公以后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平静。这不是肖望东对邓公复出不高兴,其实他也挺开心的,但过去的经历带给他的感触,让他本能的觉得,事情不会这么顺利,不会这么简单。


肖望东生于1910年江西吉安的农家,17岁就参加了革命活动,负责情报接送,18岁参加了吉安县的“四九暴动”,19岁加入工农红军并正式入党。21岁时,肖望东率领第9师的教导大队偷袭国军28师后背,立下战功,后来又陆续参加了很多次战斗,到1949年时,肖望东已经是第3野战军第10兵团的政治部主任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肖望东先后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在文革前夕,1965年,肖望东担任了文化部副部长,第二年升任文化部代部长,然而文革狂潮很快就来了,他这个代部长也就立马被撸了下来,被嘲笑为“短命部长”。在文革的过程中,肖望东与其他同志一样受到了不少的迫害,但好在他并非批判的主要对象,因此没有生命危险,即便如此,他也是在1975年,也即近10年后才重获自由,并担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而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


由于肖望东又“复出”了,一向善于观察风向、察言观色的文革人士立马开始“修补错误”,比如说,“四人帮”干将、时任文化部一把手的于会泳就来到济南,山东省革委设宴款待,力邀肖望东出席,希望讨好于会泳,同时也算是给过去同肖望东的过节“做个了结”,从此“相逢一笑泯恩仇”。但肖望东是一个铁骨铮铮的人,怎么会和这些蝇营狗苟,只会无中生有的人混在一起。

因此,肖望东在拒绝之后,又对身边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于会泳他们要到军区来,就说我不在”。肖望东不仅疾恶如仇,而且非常廉洁,比如曾有药厂领导悄悄送一些补品给肖望东,都放在车上了,肖望东回家才发现,此时也是叫司机、秘书给送了回去。此外,肖望东对子女的要求也非常高,从不“公车私用”,曾有次气恶劣,天降大雪,肖望东就表示,就是外面下刀子,也不能派车去接。


此外,肖望东还是一位书迷,喜欢看书、藏书,有一次陈毅来了,看到满屋的书籍非常高兴,就拿了一本《孙子兵法》,要肖望东送给他,肖望东舍不得,但老领导这个要求,他还是“忍痛割爱”了,并在扉页上写上“陈军长留阅览,望东敬赠”。由此可见,肖望东同志光明磊落,又怎么会对邓公复出“不高兴”,只是他深受哪个时代的迫害,已经心有余悸,对于邓公复出后的境遇感到担忧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