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位来自亚洲的新人女导演,带着个人首部剧情长片,惊艳了全世界。
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它拿下“评审团大奖”…
权威杂志《视与听》评选的“年度50佳电影”榜单上,它力压一众爆款和大片,高居榜首…
IMDb显示,至今它已收获50次提名…
不拍敏感议题,却抖落一堆社会矛盾。
它的魅力,不限于美丽,更因为锐利——
《想象之光》
故事发生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买。
有天晚上,护士普拉巴收到一个神秘包裹。
除了收件人一栏写着普拉巴的名字,其余信息均被隐去,寄件人不详,寄件地也不详…
拆开包裹,里面是一个崭新的高档电饭煲。
普拉巴非常困惑。
究竟是谁,会送给自己如此贵重的礼物呢?
当看到标签上注明的“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涌上普拉巴的心头。
她的丈夫,正是在德国工作…
普拉巴上次与丈夫通电话,至少是一年前。
因为没有共同话题,夫妻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日子一天天过去,普拉巴早已习惯了单枪匹马的生活,再多的苦和难都要独自吞咽…
夫妻间的凉薄,拜不幸的婚姻所赐。
某一天,普拉巴回到家,突然得知自己即将与一个陌生男人成婚。
普拉巴对男人一无所知。
她尝试过了解对方,但每次身边都围绕着一群聒噪的亲戚,根本无从开口。
没过几天,丈夫就去了德国…
深夜时分。
趁室友熟睡之际,普拉巴才敢悄悄打开情感的闸口,端详那个来意不明的电饭煲。
她掏出笔记本,仔细阅读着上面的诗句。
那是同医院的男医生写给她的。
两人互生好感,却碍于世俗,只能以同事之名在下班之后浅聊几句。
医生的合同即将到期,面临着去留问题。
对于这份感情,普拉巴该作何回应?
《想象之光》由帕亚尔·卡帕迪亚(《无知之夜》)执导,卡尼·库斯鲁蒂(《女孩终究是女孩》)、迪维亚·普拉巴、查亚·卡达姆主演,MTC评分高达94,豆瓣评分7.6。
该片是85后导演帕亚尔的首部剧情长片作品,此前她最出名的一部作品是聚焦印度学生运动的纪录片《无知之夜》。
导演:帕亚尔·卡帕迪亚
在戛纳公布入选名单的前夜,帕亚尔才得知,《想象之光》由原定的次级单元晋升为主竞赛,成为30年以来首部闯入戛纳主竞赛的印度电影
最终,该片在22部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中脱颖而出,斩获“评审团大奖”(相当于第二名)。
但匪夷所思的是,印度官方并没有将这部集聚曝光度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选送至奥斯卡,而是递交了另一部叫做《迷途新娘》的影片。
就目前的声量来看,若选送《想象之光》,印度很有可能拿下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国际影片”…
这是一部不太印度的电影。
它没有高能预警,也没有苦难贩卖。
不论是摄影、配乐,还是叙事风格,都带有浓郁的欧洲艺术电影的特质。
面积4300多平方公里的孟买,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印度的商业、娱乐中心。
这座在秩序和失序之间游离的城市森林,生活着2100多万人口,贫富差距巨大。
导演眼中的大都会,是一个摇摇晃晃的、充满诱惑的、善于伪装的空间。
一切都是若即若离,底层劳动人民只有在谋求生存的罅隙,才能时不时地瞥一眼人间…
影片的主角,是三位在孟买工作的女护士。
她们身处三种人生。
也代表着一位女性在不同的情感阶段(热恋、已婚、守寡)所要面对的困境。
普拉巴
善良稳重,孤独麻痹,向往一段亲密关系,却被已婚的事实框定在某些世俗规矩内,失去为自己做主的勇气。
最后,与医生的暧昧无疾而终,再次回到漫无边际的、孤愁苦闷的生活…
阿努
普拉巴的合租室友,年轻貌美,家里即将安排她嫁给某个陌生男子。
她渴望冲破命运枷锁,把握自由恋爱的权利,但碍于宗教信仰,只能和心爱的男人私会,像极了谍战剧里情报员的接头…
帕尔瓦蒂
丧偶的中年女人。
她在孟买住了22年,但面临着被房地产商驱逐的命运,由于拿不出带有本人签名的证明文件,她得不到律师的帮助。
恐吓与威胁之下,反抗的力气逐渐被消耗殆尽…
偌大的城市,却没有她们的立足之地。
守活寡的普拉巴,日复一日谨言慎行,尽力维持着一位妻子的体面,辜负了自己…
阿努遭来一堆流言蜚语,每次约会、每个亲吻都是挑战:在地下车库约会被举报;在球场缱绻天降暴雨…
帕尔瓦蒂即便是流离失所,也不愿搬去儿子家,在审视的目光下生活…
影片没有直接涉及政治话题,但在生活流的画面里,其实能捕捉到不少锐利的表达。
比如,人口数量。
一名生过三胎的年轻女人,去咨询男性结扎。
护士告诉她,只要丈夫同意接受手术,政府就会奖励一个桶和一千卢比(约合人民币85元)。
但女人非常顾虑,因为丈夫说过,如果男人结扎就“不男人”了,最后她从护士手中接过药物。
女人必须每天服用药物,如果打算继续生,就暂停服药一个月…
比如,阶级矛盾。
咨询过律师后,帕尔瓦蒂才发现,自己手里根本没有与资本家对抗的筹码。
继续硬刚下去,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她和普拉巴来到一块房地产广告牌前,捡起石块朝广告牌砸去。
这是她们最有掌控权的抗争,尽管如此微不足道。
广告牌上赫然写着资本宣言——
奢华生活的新定义
阶级是一种特权,专属于特权人士
故事的结局,并不是战胜或重立的爽文笔触。
它是一种关注主体性的疗愈与和解…
一番折腾后,帕尔瓦蒂决定不再维权,搬回乡下,托人找一份厨师工作,过安生的日子。
普拉巴和阿努决定去帮她收拾老房子。
离开孟买,她们都有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普拉巴挽救了一个溺水的男人。
苏醒后,男人失去了大部分记忆,只记得工作很累,工厂的灯刺眼得让人有眩晕感,经常分不清白天黑夜。
男人把普拉巴当成了爱人。
这次,普拉巴没有迅速抽离,她泪眼婆娑地对男人(丈夫)说: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她终于找到了与丈夫对峙的勇气。
以一种荒唐的方式…
而阿努终于找到了一片僻静的山洞,能与心爱之人拥吻、抚触、结合。
这里不会有流言蜚语,不会有世俗逼迫…
最后一幕。
三位更加接纳彼此、自我认同更强的女性坐在沙滩上的草棚内,夜色迷离,海浪轻柔。
她们静坐着,思绪飘到很远的地方。
黯淡的灯光,此刻分外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