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3日,国民党军中赫赫有名的薛岳黯然辞去了徐州绥署主任的职务,成为了蒋介石瞎指挥的替罪羊。而平庸无能的顾祝同,则成为了薛岳的继任者。听闻此消息,粟裕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压力瞬间减小。

在华东战场,曾打过无数次恶战、硬仗、胜仗的薛岳为何屡战屡败?在这一连串失败中,他的上司蒋介石又起到了什么效果呢?

一、蒋薛恩怨

薛岳出生于广东,恰逢中日甲午战争刚刚结束,清朝海军在这场决战中全军覆没。薛岳的父亲在悲愤之余,给儿子取了“岳”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能像南宋名将岳飞一样,成为一名抵抗外侮的英雄。

辛亥革命之前,薛岳加入了同盟会,并于1914年参加了中华革命党,成为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叶挺指挥警卫团1营守卫总统府前门,薛岳则率3营堵住了后门,多次打退叛军的进攻。他的英勇和果敢,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资历上看薛岳并不比蒋介石低。



蒋介石掌握权力后,对薛岳可谓是百般不信任。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薛岳出生于粤系,并不是老蒋自己的嫡系亲信。一直以来,蒋介石对待薛岳从来都是半拉半打的关系。而薛岳对于蒋介石也从来都是虚与委蛇,对抗与服从参半。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原本就对蒋介石不满的薛岳参加了李宗仁的反蒋战争。在一次战斗中,薛岳负伤,于是便回到香港的九龙休养。而这一休养,就是3年。

虽然蒋介石一直不太信任薛岳,但对他的军事才能还是比较认可的。1933年5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在这用人之际,蒋介石发电报与在香港“学习德文”的薛岳进行了和解,邀请他成为副总指挥第5军军长。就这样,薛岳由一介布衣,成为了军长。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薛岳成为了红军最凶恶的敌人。在湘江战役中,薛岳给红军造成了惨重损失。在后来的长征中,薛岳又带领数十万大军对红军穷追不舍。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薛岳也追了两万五千里。对此,毛泽东曾风趣地说:

“有劳伯陵兄远送。”

凭借在“剿共”中的优异表现,薛岳终于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1937年5月,蒋介石任命薛岳为滇黔绥署主任兼贵州省主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南王。

虽然蒋、薛二人进入了蜜月期,但并不等于两人没有龃龉。薛岳最深恶痛绝的,就是蒋介石喜欢干涉前线将领的指挥,玩“微操”。第9战区参谋处副处长赵子立回忆道:

"在指挥作战上比较相信自己,对于蒋介石的军令,有时候他觉得不对的,也不会听从。”

第一次长沙会战,正是薛岳强硬地顶住了蒋介石的撤退命令才打赢的。

而蒋介石呢?虽说重用薛岳,但对这种有本事的非嫡系将领,从来就没有信任可言。淞沪会战后,薛岳奉命撤退,途中遭遇了日军追击,他的一个特务营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全部牺牲。

为了纪念这些战死的英烈,薛岳每天都要召集一些将领进行悼念活动。渐渐地,这群将领形成一个小团体,叫做“精忠报国团”。

然而对于蒋介石来说,很显然不允许军队中出现不受他控制的小团体。因此,蒋介石将薛岳叫到南岳衡山,将他臭骂了一顿,并要彻查“精忠报国团”。薛岳十分惶恐,再三向蒋解释,这才没引起蒋的深究。

抗战结束后,薛岳认为自己立功不少,又不是蒋介石亲信,恐遭“鸟尽弓藏”。于是他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后便离开了部队,前往上海暂住。原本薛岳可以作为一介布衣安享晚年,然而内战的爆发却再次将他牵扯了进来。

二、搅进内战的浑水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决心发动内战。作为极具军事才能的虎将,薛岳自然被蒋介石视为“剿共”的一枚重要棋子。

于是蒋介石电令薛岳,要他担任山东省主席兼济南绥靖主任。然而薛岳不想趟内战这个浑水,因此断然拒绝。

蒋介石不死心,于是派陈诚亲自去上海请人。第一次要求他担任陆军总司令,薛岳婉拒;第二次更让薛岳啼笑皆非,让他担任海军总司令。薛岳说:“我没当过一天海军,如何能当海军总司令呢?”

蒋介石认为,恐怕这要使出“三顾茅庐”的劲才行了。1946年5月,他亲自将薛岳叫到南京,然而推心置腹地说:“共产党一旦渡江,你岂能在上海高枕无忧?为了党国的生存,我命令你立即到徐州接替顾祝同”。

这一次,薛岳再也没有推脱。首先,这是蒋委员长亲自下的命令,不得不错;其次,薛岳自土地革命时期起,就和共产党有过节。他担心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后,会对他进行镇压。

就这样,薛岳赶鸭子上架,就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淮海地区的作战任务。

一开始,薛岳确实给我军造成了麻烦。在国民党的华东战场,薛岳曾是无可争议的军政一把手,麾下强将如云,坐拥50万兵力。

当时粟裕在江苏连续7次击溃国民党军,以一支偏师创造了“苏中七战七捷”的奇迹。然而薛岳的到来,却给华中解放区造成了严重的挫折。

在薛岳的疯狂进攻下,两淮、涟水等地接连失守。使得苏中区全部和苏北区南部我军主力及党政、后勤等必须立即北撤,华中解放区几乎丧失殆尽。



有人说薛岳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平平,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实情。在解放战争之初,薛岳给我军还是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的。

对此,毛泽东曾忧心忡忡地说:“敌占地愈多,威风愈大,我军士气民气均受损。故必须寻机取胜,灭敌人威风,壮自己志气。”

然而否极泰来,。为了应对薛岳的疯狂进攻,华野和山东野战军兵合一处,陈毅和粟裕珠联璧合。“在陈领导下, 大政方针共同决定, 战役指挥交粟负责”。而这也使华东我军迅速摆脱了被动,重整旗鼓、恢复主动,让华东战局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在粟裕的精妙指挥下,薛岳逐渐由一个百战百胜的“虎将”,成为一个“不再会打仗”的普通将领。

在控制苏北和皖北后,蒋介石和薛岳得寸进尺,企图在山东与我军决战,彻底将我军赶到黄河以北。

1946 年 12 月底,国民党军整编第 26、51、59、77 师已经推进到鲁南,距中共山东根据地的中心城市临沂不过几十里路程。其中,尤其以26师的位置最为突出。

26师是一支由美式装备组织起来的精锐师,其中有一支名为第一快速纵队的机械化部队。拥有以日军轻型坦克和美制坦克组成的两个装甲团。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名义上是蒋纬国。但是蒋纬国身份特殊,并不亲临前线。

在马励武看来,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根本不用担心那些“土里土气”的新四军。不过马励武还是比较谨慎,他认为自己的部队过于突出,形势极为孤立。因此他电示薛岳,希望能后撤一段距离。然而薛岳却说26师必须就地固守,决不可后撤。

兵法云:“孤军久暴,既不进又不退,前后左右皆空,此诚军语所谓挂形也。”薛岳的这一失误,给了陈毅、粟裕以强吃26师的可趁之机。

陈、粟决定集中山东野战军共 27 个团的兵力,围歼整编第 26 师,同时部署仍留置苏北的部队适时北撤,集中山东。对于26师,山东野战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人数优势。一场大规模歼灭战,一触即发。

三、薛岳被架空



1947 年 1 月 2 日晚,山东野战军突然出现于向城地区,将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团团围住。由于正值新年,因此马励武也没什么防备,正在峄县后方欣赏京剧《风波亭》。

然而就在马励武跟着演员摇头晃脑地哼唱之时,“风波”果然来了。山东野战军对26师和第1纵队发动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势。由于群龙无首,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事实上,马励武原本制定了撤退计划。一旦战事不利,就让坦克在部队周围巡回作战,掩护部队沿着公路撤退,他把这种战术称为“肉泥战术”。

然而天不助蒋,1月4日,天气骤变,雨雪交加、乌云密布,不仅飞机无法参战,26师和第1快速纵队的汽车、坦克都陷进了泥泞之中、动弹不得。

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除了7辆坦克逃跑之外,26师和第1快速纵队的3万多人被全歼,24辆坦克、数十门美式重炮、420多辆卡车都成了我军的战利品。这些武器,改变了山东野战军装备粗劣的不利状况。诗人陈毅当即作诗一首:

“快速纵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



得知鲁南战役的惨败,蒋介石愤怒异常。他认为此战的惨败,都是因为薛岳不会打仗。他说:

“半年以来剿匪损失,以此为最大。此乃伯陵(薛岳)指挥错误,对战车重砲皆置于最前方突出部,且其时甚久,此无异送精械于匪部,违反战术原则所致也。余曾以此战车部队太暴露,又预知匪将来攻,而未能切实纠正。此余以政治烦忙,无心细研之过也。惟望经此教训能澈底改正,则犹可补救也。”

鲁南战役的失败,薛岳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到他的头上。作为粤系将领,薛岳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对于手下的部队,他从来都不能支如臂使。他的战功,非但不能让他的同僚们的尊敬,反而还会成为排挤他的原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薛岳的失败如此,张灵甫后来的毙命也是如此。

在26师被围之时,薛岳曾调右翼的77师前去支援。谁知77师为了保存实力,不仅不救,反而还主动放弃阵地后撤。薛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下的精锐之师被歼灭。鲁南的惨败,不仅因为粟裕、陈毅指挥精妙,也因为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不断,不能劲往一处使。

此战之后,薛岳深受国民党朝野之间的质疑,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认为:

“国军如此不能作战,高级指挥官应负责任。徐州外围之挫败,薛岳应负指挥错误之责,而陈(诚)总长迄未有表示……而薛岳连续损失两师之众及其快速部队之全部,亦未见受惩处,有许多军人对此颇表不满。”

既然薛岳如此不能打,又不是嫡系,蒋介石只好顺水推舟,将他的指挥大权拿下。

蒋介石认为,国军虽然在鲁南惨败,但解放军损失也不小。因此他聚集50万兵力,制定了南北夹击的方案。

秉承蒋意,参谋总长陈诚亲临济南,策划鲁南会战。他命令将攻击部队编为南北两个兵团,南兵团为主攻兵团,由整编第 19 军军长欧震指挥7个整编师和1个军 ,由陇海路出发,沿沂河、沭河分 3 路直指中共华东区的中心所在地临沂。

北兵团为助攻兵团,由第 2 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指挥7个整编师,由胶济路出莱芜、新泰,切断中共部队后路。一场大决战,一触即发。

四、老蒋瞎指挥遭惨败,薛岳惨成替罪羊



在这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之中,蒋介石可谓重视至极、全程指挥。2 月 2 日,蒋介石亲飞徐州,“指示方略”。

或许是吸取了过去失利的教训,南线 10 余万兵力在宽不过几十里的战线上,以密集平推方式缓慢推进,稍遇阻击便停止不前,7 天才走了不到 70 里,且各部互相观望,都不愿过于突出,表现比较谨慎。

蒋介石想以步步为营、两面夹击的方式,将华东野战军彻底挤扁。即使不能歼灭华东野战军主力,也能将之赶出山东解放区。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陈毅和粟裕仔细审视战场,发现南线欧震集团进展极为缓慢,而北线的李仙洲进展相对较快。因此陈、粟制定了稳住南线,并在北线歼敌的战略计划。

首先,陈毅、粟裕带领7个纵队北上,准备给李仙洲包个饺子。而陈士榘则带领2个纵队伪装成华野主力,做出一副要死守临沂的模样。另一方面,粟裕还让地方部队大张旗鼓,在西部的运河边修筑浮桥,营造出一个“战事不利,即向西撤退”的假象。

在粟裕的不断“示形”之下,蒋介石果然上当了。15日,欧震集团攻占了空无一人的临沂。然而蒋介石则得意洋洋地说:“此次战略可说完全成功。”对于我军主动撤退的说法,老蒋更是不屑一顾:

“我军在临沂搜出重要武器,可知敌军之撤退临沂,并非有计划之行动也!”

蒋介石上当了,但老成持重的王耀武却没有。他发现国军未经大战便占领了临沂,实在太蹊跷。因此他认为,华东野战军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北线的李仙洲部,因此王耀武自作主张,要求李仙洲部立即后撤。若此令执行,华野就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然而就在此时,蒋介石又来干涉了。当时国民党空军四处侦查,在京杭大运河发现了我军架设的浮桥。并看到了我军地方部队正向东行动。



因此蒋介石认定,华东野战军已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正要逃跑呢。因此他严令王耀武,继续执行南北夹击的计划。他派飞机向李仙洲部空投命令,严令其回防,否则以抗命论处

原本李仙洲部已于16日后撤,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严令导致其各部重回原地。一来一去,浪费了3天时间,而华东野战军也给李仙洲包了个大饺子。

2月23日,华野七个纵队对李仙洲部发动总攻。仅仅9个小时的时间,国民党7个师近6万余人全军覆没,为内战以来空前的失败。

蒋介石全程指挥莱芜战役,却遭遇了“生平未有”之惨败。在战后总结会议上,蒋介石气急败坏,国民党将领从旁观察,亦注意到蒋介石“至为痛心”,“仍极愤慨”; “面现悲愤之色”,“极为伤心”。

当然,蒋介石绝不会承担责任,而是像往常一样,将责任推到下属身上。他先是大骂王耀武用人不明,竟然让“不会打仗”的李仙洲作为指挥官。蒋介石怒斥王耀武:“你不知其人不能用而误国至此。”

其后,蒋介石又将责任推给了与莱芜战役毫无干系的薛岳,他大骂薛岳“作战无能”“指挥无方”。在作战会议中,蒋介石公然说:“全国战场,杜聿明打得最好,薛岳打得最差”。

3月3日,蒋介石撸掉了薛岳徐州绥靖主任的职位,设立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兼任司令)和郑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由顾祝同坐镇徐州,统一指挥华东战事。

从此以后,薛岳带着“总统府参军长”的虚职被打入了冷宫。在海南战役之前,薛岳再也没有参与过国共之间任何一场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接替薛岳的是素以稳重而著称的顾祝同。对于这一任命,国民党内斗颇有争议。顾祝同没有战功,军事才能远不如薛岳,唯一的“优点”是对蒋介石效忠。

据薛岳后来回忆,自己之所以被撤职,是因为他对蒋介石的指挥有不同的意见。蒋介石的用人原则向来是“宁用饭桶,不用人才”。他宁可使用听话的顾祝同,也不愿使用绰号“老虎仔”的薛岳。

对于这一次临阵换将,粟裕高兴地说:

“薛岳用兵尚机敏果断,而顾祝同则历来是我军手下的败将,这无异以庸才代替干才。在高级军事指挥人员的更迭上,正像征着国民党的日暮途穷,最后必然会走向崩溃。”

不出粟裕所料,继薛岳之后,顾祝同和刘峙败得更加惨烈。在一系列的战败中,徐州“剿总”主力55万全灭于淮海战役,国民党的覆亡已无法逆转。

1949年10月,薛岳重新上马,负责防守海南岛。然而蒋介石不信任薛岳,唯恐他拥兵自重。他曾在日记里写道:“薛伯陵忘恩负义,是白崇禧第二。”



1950年4月19日,韩先楚对海南岛进行总攻,薛岳抵挡不住,只好灰溜溜地逃亡台湾,从此过上了被蒋介石严密监控的生活。1998年,102岁的薛岳去世。

薛岳生前曾把蒋介石和孙中山做了这样的比较:“孙先生打天下,是从里往外画圈,越画越大;而蒋先生打天下,是从外往里画圈,越画越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