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4号晚,法国政坛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项针对法国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在法国国民议会获得表决通过。而根据法国宪法,总理巴尼耶必须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这也使得巴尼耶创下了一个法国政坛上的历史记录,即“任期最短的总理”。但是马克龙政府面临的麻烦挑战,并没有因为巴尼耶的辞职而消失,为了获得闪转腾挪的空间,马克龙再一次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据观察者网援引南华早报本月13号发布的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将于本周带着团队前往中国进行访问。预计此行是为了替法国总统访华做铺垫,倘若一切顺利,马克龙极有可能会成为2025年首批访华的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不难看出,这是马克龙政府有意对外释放出来的消息,但真正值得探究的是其背后的动机。首先,马克龙访华若是设定在明年年初,基本可以肯定就是为了俄乌冲突而来,因为白宫的权力交接仪式就是在1月末。



而特朗普上台之后的“三把火”,也必然会烧向俄乌冲突,但解决方案却不是欧洲所期望的。因此,马克龙此次访华是希望从我国这里找到突破口,用所谓的“中国对俄影响力”,帮助欧盟实现愿望。但是,马克龙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目标,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对于乌克兰危机,我国已经不止一次的对外明确表态,中国并非危机的当事方,中国愿同欧方就政治解决危机沟通交流,但中国也期待欧方展现“战略自主和政治智慧”。换言之,“解铃还须系铃人”,当欧盟主要国家还在幻想着外部势力介入时,欧洲安全框架就不可能搭建起来。

尤其是当欧盟还在坚持认为“只要中国对俄施压,一切都会好起来”,就更是在异想天开,这意味着欧盟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仍然没有从这场危机中汲取到任何有用的教训,那么所谓的“和平”,也只不过是为了下一次冲突争取时间。



中国虽然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中国是不会“为了和平而和平”。其次,马克龙此番访华的另一个目的,应该就是中欧电动汽车关税纷争,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矛盾。事实上,我国针对欧盟农产品发动的一连串反制措施,让法国承受了相当多的压力。有道是“冤有头、债有主”,法国之所以会落得这般田地,与其在对华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的所作所为有着直接关联,用“咎由自取”来定性是毫不为过。

而这些反制措施又恰逢法国农民对当局的不满已经达到顶峰,二者相互叠加,让本就摇摇欲坠的马克龙政府承担了巨大压力。稍有不慎,以勒庞为首的法国极右翼势力,就可能会趁着这个机会将马克龙政府掀翻在地。可以预见的是,马克龙此次访华势必会提出“网开一面”的要求,以便其带着成绩回去给本国农民一个交代。



但问题在于,中欧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之所以会陷入今天的困境,与法国的暗中鼓动有着无法忽视的联系,法国若是不能展现足够的诚意和保证,不仅不能取信于中国,反而会浪费为数不多的机会窗口。马克龙必须意识到,留给他在媒体面前“刷脸”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