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司令员转业当副市长,何以成新闻?》引起很大反响和热议,多数人从正面理解和肯定党组织这种安排,也有一些人有不同见解,集中反映在司令员能不能当副市长这个焦点上。
一种观点认为,司令员是市委常委、正师职干部,和市委书记、书记平级,转业应按正职安排,当副市长有点委屈。确实,在一个市委班子里,司令员作为“武常委”是班子成员,副市长除个别担任常委外,多数不是市委班子成员,而且司令员是正厅级,副市长是副厅级,行政职务比司令员要低。
但话是这个话,理是这个理,咱还得尊重客观现实。战争时期,是武官打天下,那个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军队许多领导人权力很大,可以超越地方领导行使指挥权。
而在和平建设时期,是文官坐天下,党可以指挥一切,枪杆子也要随时听党指挥。比如在一个城市里,市委书记既要管党政,也要管武装,往往兼任军分区党委的第一书记。
军分区司令员、政委虽然在军队系列上是正师级,行政职务和市委书记、市长平级,但平时要接受双重领导,既要受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又要受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客观上就比市委书记、市长要低。
另一个客观现实是,这些年军队转业干部往往低一级、半级安排,从全国范围看都是如此。很多转业干部想不通,认为同是党的干部,军转干部也不是后娘养的。
但牢骚归牢骚,现实归现实,地方要抓经济,重用的是经济人才,现在不打仗,军队干部转业了只能委屈一下。
从这个角度看,司令员转业任副市长不是低配了,更谈不上委屈,而是党组织的一项重点安排。现在行政正师职军官,转业大多都能安置副厅,安排进省厅任副厅长,也有不少安排的是虚职副厅岗位。
象地级市副市长这样位高权重的岗位,自然罕见,也算烧高香了。
还有一些人担心,司令员当副市长能不能当好?这我要说句大话,不仅能当好,而且我相信只要努力,不会比一般副市长差。
我们党的干部虽有军地之分,但有时界限不是很明确,互相交叉任职是常有的。
建国初期,我军大批干部转业地方工作,很快担起了地方建设的大梁。改革开放初期,我军又有大批干部转业“下海”,成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弄潮儿”,现在许多地方党政主官都有从军的经历,所以担心军转干部到地方干不好是完全多余的。
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在部队一路走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领导才能,大多军政兼通,文武双全,而且军分区工作性质和地方接触多,融入度高,又参加地方常委工作,对所在城市的情况熟悉,无非没有直接抓过经济,但干一段时间相信都会适应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干不好的事,只有不想干的人。司令员担任副市长能力足够,如果分管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那更是顺风顺水,绰绰有余。
现在的问题不是司令员能不能当副巿长,而是让你不让你当副巿长?让你当有十条八条理由,不让你当更有一百条、一千条理由。
这里我想起一段往事:我在担任南京警备区司令员期间,作为市转业领导小组副主任,在一次全市转业干部会议上,面对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的头头脑脑,我曾讲过一段话至今印象深刻,话的大概意思是,我们的人武部部长、政委在位时都是你们的上级,开会你们坐第一排,他们坐主席台,他们转业是岗位的转换不是下台,拜托各位安置时对他们高看一眼,高抬贵手。
现在我还是这句话,如果我们各级党组织的主要领导,我们对军转干部有生杀大权的部门,安置军转干部时对他们高爱一眼,高抬贵手,司令员当副巿长的事不会再成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