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着力点,有力有效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抓好关键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要求。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时代在变化,学生个体有差异性,思政课教学也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乘势而进。因此,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只有准确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学生心存疑惑的问题,才能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思政课更有魅力和说服力。

高校思政课建设须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抓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从教学理念看,要更注重学生参与,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多元主体转变,由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向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转变,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从教学内容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将理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解疑释惑,从而达到“掰开了、揉碎了”的效果。从教学方法看,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寻找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样态,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善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话语,把思政课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深、讲透、讲活。

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划大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系统观念,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识变求变应变,强化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发挥改革整体效应。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不是“象牙塔中的玄想”,而是广泛应用于国家治理、社会发展、日常生活的学科,是触动学生心灵、打造强大思想引领力的主阵地,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要坚持系统谋划“大思政课”,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思政课建设的聚合力和整体性,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和内涵式发展。

强化整体设计,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要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推动多元主体密切合作、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联互通、经验方法互学互鉴、线上线下链接贯通,让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要建立健全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机制,完善高校内外多元主体的经费投入和设备设施供给保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好高校所在地域的各类红色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育体系,推动各学段思政课“共学、共研、共教”。

以数字技术拓展思政课场域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进入社会发展的全领域,推动人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励。”思政课要拥抱新技术,把握数字化变革的新机遇,以数字技术拓展思政课场域,以学生喜爱的语言和叙事方式使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响起来,既“抓眼球”又“触灵魂”,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引领力。

高校要依托数字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用新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线上线下育人平台协同联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更为立体、鲜活。要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扩展教学内容,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实现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化投放。要打造跨时空教学平台,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XR、VR等虚拟仿真技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打造沉浸式体验课堂。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托信息技术打造思政“金课”,提高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点、求知欲、内驱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提升思政课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要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方面,要把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立”起来。高校既要坚持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使广大教师立志做“大先生”、潜心做“大学问”,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又要破除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传统评教模式,不断完善职称评审体制机制,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另一方面,要把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理论修为、教学水平“立”起来。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高校要不断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引进、培养、激励、考核等,持续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竞赛能力,发挥教学竞赛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苏威豪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