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记者在北京市发改委举行的一季度“开门红”政策举措媒体吹风会上获悉,今年首轮土拍市场成交总价达181.9亿元,超过去年一季度的三成和全年的一成。
2025年,北京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R4线一期北段、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两条地铁新线将启动建设。此外,今年还将实施六大行动和51项具体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有基础、有条件
进入2025年,经济发展如何取得开门红?北京发改委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北京经济发展具备较多积极因素和支撑条件。在政策方面,国家“两重”“两新”等政策进一步加力,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向上向好的因素积累增多,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该负责人介绍,去年四季度以来,北京市主要行业改善比较明显,经济回升态势不断向好,如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产业项目持续放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低空技术、合成生物等新兴领域已经逐渐积蓄成势。同时,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壮大,为产业提供了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北京市要素市场保障力量不断加大。该负责人介绍,今年首轮土拍市场成交总价达181.9亿元,已超过去年一季度的三成和全年的一成,去年四季度提前下达的100亿元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将在今年上半年持续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北京作为超大城市消费潜力巨大。春节期间,北京将举办141场重点商文旅体多元融合消费活动,节日消费有望持续升温。“综合来看,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有基础、也有条件。”该负责人说。
300项重点工程年内开工
重点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形成了“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即每年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300个项目每年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
2025年,北京将持续发挥“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今年的项目安排有一些新特点,比如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新增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坚持交通、电力先行,提高城市韧性和运行效率,深化大城市病治理,新增一批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保障等领域项目。此外,还将结合新的人口特征,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新增一批高校、医疗等领域项目。”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在交通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建设强度会高于去年,其中有两条地铁新线将启动建设,分别为R4线一期北段、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据介绍,R4线一期北段是一条地铁快线,全长约21.3公里,涉及顺义区13.4公里、朝阳区6.2公里、通州区1.7公里。按照规划,在管庄路西口站可与3号线衔接;在3号航站楼站可与首都机场线换乘;19号线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线部分全长约24.2公里。
据悉,2025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拟于近期正式发布。今年的300个项目包括12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和180个续建项目。
六大行动助力打好开年“第一仗”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北京市发改委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北京将突出活动带动、项目牵引、企业服务、改革发力,全力打好开年“第一仗”,为此,将实施六大行动和51项具体措施。
六大行动包括提振信心、增强发展后劲、企业服务、改革攻坚、招优引强、稳定预期。该负责人介绍,在提振信心行动中,将具体实施11项措施,如召开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举办市区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组织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活动,举办商品住宅用地推介会,办好新国展二期首展——中国国际汽车服务用品及设备展览会等展览展会等。
在增强发展后劲行动中,将推动一季度160项市区重大项目、2024年供地商品住房项目开工,保障一批市重点工程续建项目春节不停工。及早发布并组织实施全年供地计划,推动土地开发项目周边配套承诺兑现等。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5年北京市投资总体思路更加突出改革创新、不断健全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更加突出城市更新、加快提升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更加突出协同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更加突出产业升级、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更加突出民生保障、持续完善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
制定北京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举措
近年来,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带动经济发展。2025年,北京将继续实施一批企业服务行动,采取8项具体措施,包括发布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报告,推动扩展“免证办事”应用场景,全面推进“扫码检查”,完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聚焦企业诉求深化“小切口”改革,稳住经济增长基本盘。做好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保障,服务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挖掘有效信贷需求等。
北京还将启动招商引资“春季攻势”,抓机制完善,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打造一支专业招商队伍,支持各类园区建立“事业+企业”平台机制,打造服务外企项目在京落地和北京市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综合专业服务中心区。
2025年,北京将谋划出台一批政策举措,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经济发展,包括在一季度确定首批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名单、于1月底前发布年度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指南等。同时,不断激发消费潜力,紧抓入境游发展机遇,用好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政策,开展“你好,北京”主题推介,努力增加国际航班,打造东南亚、欧美、“一带一路”和免签国家入境首站。建立商文旅体部门协同促消费工作机制,制定相关区全域旅游方案,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制定北京市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举措。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