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中央一口气给地方政府划定了 9 条红线,主要禁止他们胡乱进行招商引资、远洋捕捞以及搞地方保护主义。但为何中央还特别提及目前商品、企业、人才在国内流通不够自由呢?接下来,国内的营商环境或许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些行业将迅猛发展,而有的则会迎来倒闭潮,咱们个人得做好准备。
当下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地方上盲目招商引资,胡乱给企业钱。过去 30 年,各地招商竞争激烈,多数地方政府纷纷用土地、税收减免来吸引企业搬到当地。后来干脆给刚成立的企业直接送钱,美其名曰股权投资。
就拿汽车产业来说,像已经爆雷的威马、恒大,还有理想等,从地方政府手里拿走了上千亿。甚至有个地方被用 PPT 造车骗了多次,损失上百亿,给人的感觉就是人傻钱多。而且实际情况大家都清楚,地方上根本没钱,钱大多是借来的。结果为了创造更多的 GDP,反而损失惨重。如今各地基本都处于化债的状态。
更糟糕的是,原本较为健康的国内汽车产业也被搞残了。本来燃油车经营得好好的,挺健康。电动车明明生产成本更高,同等级的电车正常售价应该高一些,便宜的应该只是在使用阶段。可在有政府补贴、减免购置税,大城市还免费送车牌的条件下,这些车企还得亏本卖车,平均卖一辆亏个四五万,简直疯狂。
这导致油车企业为了生存,也只能大幅降价卖车。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有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外加大量补贴,这些企业承受亏损的能力远超市场中的正常企业。但新能源汽车的倒闭潮还是来了,有地方国资参股拿补贴的企业,最后老板不干了,或者直接跑路。地方为防止大量人员失业,还得把企业接过来变成国企,继续干继续亏,形成恶性循环,成了行业的毒瘤。
现在很多地方的地不好卖了,没钱咋办?于是就有了远洋捕捞,就是用行政甚至刑事手段来干涉经济纠纷,或者纯粹为了搞钱而没事找事。
除了禁止上述两种行为,这次中央还特别提出要让企业、人才和商品能够完全自由流通,地方不得随意限制。只要在某些地方开过公司的人,应该能瞬间明白这一条。假如在某些地方开了个工厂,几年后发现生意不好做想不干了或者搬走,一堆当地部门会对你和你的企业进行各种检查,不让走。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文件中特意提到要让商品在各省市自由流通。难道之前商品流通不够自由?
确实如此。因为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标准,其实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外来企业稍不注意就会踩雷,然后被重罚。就拿快递行业的包装来说,有的地方要求使用他们认可的可降解材料,对包装层数也有严格限制。在有些地方盖房子,会被直接要求必须去省内指定厂家购买。
而且各地目前对货车的标准各不相同,严重妨碍了货物运输。相关部门已经忍无可忍,所以这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谁破坏统一大市场就严加处置,一共在三大领域划了 9 道红线。
其实对经济杀伤力最大的还是第一条,胡乱招商引资绝不能再继续了。这也宣告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发展模式出了大问题。我们一直自豪地称自己是制造业大国、强国,人称工业狂魔、欧美制造业粉碎机。
因为一旦我们在某个领域有了技术积累,就能把这个领域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压到极低,让欧美等发达国家同领域企业倒闭。理想状态是逼他们倒闭后,我们就可以把商品定个高价赚取超额利润,企业赚钱,国内劳动者也能赚更多,整个社会就能提供更多福利,这也是常说的产业升级的最终目标。于是很多企业家对员工喊:“兄弟们咬紧牙关继续干,马上整个天下就是我们的了。”并且游说有关部门继续补贴。
但实际上是让员工拿着低收入,拼命加班没日没夜,以牺牲健康和全球倒数第二的人口出生率为代价,终于消灭了几乎全部国外竞争对手。可最后发现,理想中的好日子并未到来。光伏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战胜国外对手后,我们的产能严重过剩,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消化。
于是国内光伏企业只能更加无底线地相互竞争,有的光伏企业甚至搞起了付费上班,再这么下去,整个行业大部分企业都要完蛋。而且以亏损的价格给外国人供应光伏电池,人家也不领情,反而以反倾销的名义,有理有据地加征高额关税。
美国现在已经对我们的光伏产品加征 50%的关税,并且阻断绕到其他国家转出口到美国的方式。难道我们还能把自己的产品价格再打 7 折?
欧美以此为依据,也大肆补贴,扶持他们自己的光伏企业,补贴谁不会呢?接下来的趋势肯定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自身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业企业将迅猛发展,而依赖补贴的企业可能会突然大批倒闭。咱们打工人可别站在危墙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