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柯建铭,这位台湾政坛的“老狐狸”,最近的言行让整个岛内政坛为之一震。他大张旗鼓地宣布要发动“双罢”,即罢免国民党籍的台湾地区民意机构正副负责人韩国瑜和江启臣,并号召罢免蓝营41席区域民代。柯建铭此举,不仅仅是在挑战国民党,更是在挑战民进党内部的权力格局,背后藏着深不可测的政治意图。这场政治闹剧背后,暴露出的是民进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整个台湾社会政治生态的深层次裂痕。



柯建铭的疯狂举动引发了外界的种种揣测,尤其是“老柯疯了”这一说法屡见不鲜。试想,一个从政30年的资深政治人物,怎么可能突然在这种关键时刻拿出如此荒谬的手段?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罢免大计”,居然得到了柯建铭的全力推行,且在其言辞中似乎充满了激烈的政治动员力量。台民意机构没有罢免负责人这一规定,柯建铭不仅想罢免韩国瑜,还要发动大规模的罢免运动,这无疑是在玩火。用郭正亮的话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柯建铭这一动作显然不是出于对韩国瑜及蓝营民代的个人仇恨,而是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为什么柯建铭突然变得如此激进?王炳忠给出了明确的解读:他是在为自己争取战斗力,尤其是在赖清德面前,柯建铭正面临着来自党内的巨大压力。赖清德一度被认为对柯建铭的不作为感到不满,认为他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来支持党内的议程。为了回应赖清德的期待,柯建铭便选择了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打脸”赖清德,证明自己仍然是一个政治“战将”。



但问题在于,这种极端的言辞和行动背后,实际上是在为民进党内部的权力斗争火上浇油。赖清德看似对柯建铭的行动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否定,而是选择了保持沉默,表面上表现得宽容、理性,但从民进党内部的动向来看,柯建铭的这种行为很可能已让党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柯建铭通过“罢免风暴”向党内展示自己的“政治血性”,而赖清德的态度则充满了微妙的复杂性。赖清德既不想完全压制柯建铭的“声势”,但也并不愿意看到党内的混乱和自相残杀。

然而,柯建铭显然低估了台湾社会的复杂性和公众的反应。即便他高喊“要罢免41席国民党民代”,其中不少人尤其是在艰困选区刚刚当选的年轻民代,必然会感到极大的压力。王炳忠指出,这些新晋的蓝营民代在面对民进党和柯建铭的“罢免恐吓”时,会感到极大的政治危机。这种来自党内外的压力,将迫使这些民代在未来的立场和言论上更加谨慎,甚至会削弱他们对民进党政策的批评和监督,换句话说,这种“政治恐吓”可能达到了迫使对手低头的目的。

然而,柯建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一个问题——他的这一场“政治闹剧”背后,并不只是简单的民进党内部斗争。台湾社会当前的矛盾已不单纯是蓝绿之争,更加深层的是台湾社会对司法、权力和公平的广泛质疑。柯建铭的言论无疑加剧了这种裂痕,而民进党通过司法手段进行的种种操作,已经让民众对整个政治体系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当柯建铭以这种近乎疯狂的姿态挑战蓝营时,他或许忽视了这场斗争背后可能带来的社会裂痕。无论是柯建铭的“罢免大计”,还是赖清德“斗争”的策略,都可能让台湾社会的分裂进一步加剧,甚至走向更为极端的政治对立。



柯建铭之所以敢喊出这种极端的言辞,是因为他相信民进党作为执政党,能通过操作“公权力”打压异己。而他作为民进党的党团总召,拥有不小的政治资本,能够借此提高自己的政治声量,并挑战赖清德等党内领袖的权威。然而,台湾社会的情况早已不是民进党可以完全操控的局面。即便是民进党的“内部斗争”,也可能引发外界更大的质疑和反感。台湾社会的政治现状,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极端手段与党派斗争。柯建铭的这一举动,不仅是政治斗争的手段,更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与反思,民进党是否已经走到了一个必须重新审视其政治操作的关键时刻?

这场政治闹剧背后暴露的,正是台湾政治体制的深层次危机。在这种高度割裂的社会环境下,柯建铭与赖清德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党内的权力斗争,更是在为台湾未来的政治生态埋下隐患。如果民进党继续采取这种极端的策略,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社会分裂的加剧,政治对立的深化。台湾的未来,不能再被这种内耗所消耗。民进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改革与共识,才能真正走向更加平稳的政治环境,而非继续走向极端与对抗的深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