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建筑设计领域的国际视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设计理念的相互碰撞、启迪与融合,2024年8至12月,上海现代建筑科技馆举办了三场“世界著名设计事务所分享交流会”。三场交流会共邀请九位行业专家,围绕城市生态安全、文化塑造、节能环保、城市更新等议题,以实际案例阐述设计背后的逻辑思考,探讨如何妥善应对环境挑战,满足人民对更美好城乡空间的需求,同时促进城市迈向更加健康、宜居的未来。
会议倡导“将城市与建筑看作生命体”。同济大学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勍表示,对待生命体应持尊重与敬畏之心,设计师应将城市的自身规律作为规划设计的首要考量,因地制宜多做“巧活”,例如在缺水城市中宜探索中水回用和节水措施,在易涝城市中则要重视河网恢复,可通过增强河渠间的相互连通来有效提升排水能力。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麟和建筑工作室设计总监倪润尔提出“自然系统建构”理念,她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热力学、风控找形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确保建筑造型与选材能够适应其所处的气候环境,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会议还提出“以独特文化符号为项目赋予个性化价值”。M.A.O.艾麦欧(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厚德表示,在设计中应聚焦于核心文化特征,打造鲜明且具有影响力的文化IP,例如拈花湾项目秉承了“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通过紧扣“生活禅”这一主题将场景营造做到极致,从而创造了稀缺价值。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城乡融合院副院长王韧着眼于乡村文脉的复兴与传承,强调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珍视各地乡土建筑的独特差异,在布局规划、形态设计以及建筑材料运用上进行深入挖掘,彰显和强化各地乡村的个性化特征。
会议还积极倡导了多种切实可行的节能降碳策略与途径。美国GP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陈缨介绍,除了常用的空调新风系统外,可以通过双层玻璃幕墙系统提高建筑能效,而办公楼则可以考虑采用高效智能控制技术,允许窗户在必要时自动开启,兼顾能效管理与建筑美学。日建设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峰阐述了日本在能源高效回收利用以及碳中和领域的实践项目与前沿设计技术,并探讨了高层建筑设计中减少碳排放的多个关键环节,为未来建筑设计提出可供借鉴的策略性指引。AECOM中国区执行董事黄春华指出,数字孪生技术在大型城市设计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他着重介绍了AECOM智能实验室(iLAB)智库引擎在零碳设计领域的应用,基于AI算法与可视化、可交互技术,该引擎能够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乃至专项系统层面为设计师提供决策优化支持。
在城市更新方面,会议提出应以提升社会价值作为空间设计工作的落脚点。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钱强表示,建筑使用功能的变化势必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居民生活方式和对原有建筑的情感,以多方价值平衡来推动城市的活力再生,从而实现建筑与社区、居民的和谐共生。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煊指出,城市设计不仅要满足当下的需求,还要考虑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并兼顾不同人群对空间的多样化感受,力求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创造出高品质的空间。
会上,各位专家还与建筑建材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互动。活动主办方上海现代建筑科技馆表示,将在2025年继续举办系列分享会,搭建先进设计思想的交流平台,激发行业内的创新活力,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