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皇帝便是名副其实的世间第一人,是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没有任何人能够管束皇帝。



可偏偏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特殊的官职,其职位比皇帝还要大,权力也比皇帝大,皇帝也要看其脸色行事。

那么,这个特殊的官职叫什么呢?

整个清朝几百年的时间里,有多少人担任过这个职位呢?

摄政王



这个比皇帝权力还要大的官职,便是摄政王一职。

而所谓的摄政王,其重点便在“摄政”二字上,其中“摄”指的是管辖、代理的意思,“政”则是政权的意思。



“摄政”也就是暂时管理政权的意思。

而摄政王,也就是指在君主制下,一个国家的即位君主因为年幼,或者疾病,暂时不能管理国家时,由他人代替君主处理国政,保持王朝的正常运行。



这个代替君主处理国政的人,便是摄政王。

这里要注意一点,虽然理论上讲,摄政王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担任。

但实际上,在古代,因为皇帝位置的“私有性”,摄政王一职,很少由其他人代替,基本上都是皇帝的亲人,或者外戚代替。

比如我国古代第一位摄政王“周公”,便是当时周成王姬诵的亲人。

多尔衮



再比如清朝时期的著名摄政王多尔衮,便是当时顺治帝的亲人。

因此,摄政王虽然理论上属于朝廷官职的一部分,好像任何人都能担任。

但实际上,除开皇帝的亲人外,是不对其他人开放的,其他人也没有能力获得这个官职,一定程度上也是独立于朝廷官职之外的。

而且,如果认真研究我国古代担任过摄政王一职的人后。

大家就会发现,所谓的摄政王,其实就是因为部分臣子权力太大;

皇帝对其也没有办法,逼不得已构造出来的一个职位,并不是时常都存在的。



比如唐朝时期,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治,它们离世后,继位的皇帝都没有设立过摄政王一职。

原因就在于当时没有任何一个臣子的权力能大过皇帝,自然就没有设立摄政王的必要。



宋朝时期,即使对外战争拉跨,皇帝也比较软弱,都也没有出现过摄政王一职。

唯有周朝、汉朝、清朝出现过摄政王一职,其中周朝只有一位,就是著名的周公,汉朝也只有一位,便是有名的“王莽”。

而清朝则有两位,一位是多尔衮,一位是载沣。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时期的两位是如何成为摄政王的呢?其结局又如何呢?

摄政王的结局

先说多尔衮的结局。



多尔衮,全名为:“爱新觉罗·多尔衮”,在努尔哈赤诸多儿子中,排行十四,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出生于1612年。

虽然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位置比较靠后,但是多尔衮十分得努尔哈赤的喜爱。

一直被努尔哈赤带在身边,教授武艺和骑射,希望多尔衮能为清朝开疆扩土。



而多尔衮也不负努尔哈赤的期望,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天资,骑射、武艺、军事都十分精通,是当时努尔哈赤诸多儿子中,武艺骑射最强的几人之一。

因此,努尔哈赤也曾考虑过将多尔衮立为继承人。

但可惜的是,努尔哈赤在一次对明朝的作战中,不幸身亡。



而多尔衮此时年龄小,没有什么威望,所以最后继承努尔哈赤位置的还是皇太极。

但好在,皇太极和努尔哈赤是兄弟,皇太极也没有针对多尔衮,反而对其颇为信任,让他统领了不少八旗兵马。



而多尔衮也是不负皇太极的厚望,在清朝扩大领土的过程中,一直是身先士卒,为清朝打下了大片的领土。

直到皇太极在1643年猝死后,多尔衮产生了不一样的野心。



当时的清朝还没有入关,行事也比较野蛮,皇位一直是靠武力夺取,没有什么制度的说法,在皇太极在驾崩后,有许多人觊觎皇位。

其中,便包括多尔衮和豪格(皇太极长子),二者也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并为此进行了多次明争暗斗,双方实力也多有损耗,这对清朝而言,并不算好事。



所以,为了不让清朝实力再次受损,多尔衮和豪格便各退了一步,都没有争夺皇位,而是拥护了当时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也就是顺治帝。



而多尔衮自己则是以顺治年龄幼小,不能理政为由,暂领“摄政王”职位,管理整个清朝的大小事务。

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多尔衮靠着自己的势力,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拥护,与皇帝相差不大。



而且,其能力还十分强劲,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君主”。

比如清朝能成功入关,便是暂领摄政王职位的多尔衮主导的。

可以说,当时的多尔衮虽然是摄政王,但是跟皇帝也没有什么区别。

可惜的是,多尔衮下场并不好,在他死后,被顺治帝以谋逆大罪削爵籍没,整个家族都受到了牵连。



一直到乾隆时期,才恢复“睿亲王”的爵位。

  • (史书记载,多尔衮曾封号是清成宗,是皇帝,但现在多认为其是摄政王)

这就是清朝第一位摄政王多尔衮。

而第二位摄政王,则是载沣。

载沣



载沣,全称为“爱新觉罗·载沣”,出生于1883年,是光绪帝的弟弟,也是溥仪的生父。

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摄政王,其原因并没有多尔衮这么复杂,就是因为晚清时期,政局动荡,溥仪继位时,年龄太小。

使得载沣不得已出面担任摄政王一职,为自己的儿子守住江山。

虽然,当时清朝已经是覆灭在即,没有啥江山可守。

但载沣此人还是兢兢业业,一直为清朝鞠躬尽瘁。



但显然,清朝不是一个载沣能拯救的。

在武昌起义,袁世凯夺取大权后,载沣逐渐消失在了政坛上,也没有了具体消息。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清实录》

《清史列传》

  •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