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很多家长不知道奖状只是老师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热情的一种手段,有的学校甚至每次单元考试都会下发一堆奖状,什么进步奖、前三奖……一些家长完全不知道现在的奖状有多么的溢价。
在笔者看来,现在有价值的奖状,大概至少是市级的三好学生或者优秀班干部才行。
有个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说: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在班级里都是名列前茅,每年都会捧回一堆奖状,家里墙上贴得满满的都是孩子的奖状。在家长看来,这些奖状就是孩子成绩的体现,孩子未来肯定能够考上名校。甚至家长都认为孩子已经是学霸了。
可是在小学初中阶段如鱼得水的孩子,在高中阶段连表现平平都说不上了。最近的一次考试,150分的数学试卷,孩子只考了65分;100分的物理试卷,孩子更是只得了43分。总分750分的考试,孩子竟然只考了448分。这样的成绩,对于一直期望孩子能够考上名校的家长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她发出了疑问:难道到了高中真的学不会吗?
其实这主要是有外在和内在两种原因,内在就是因为高中学习规律变化,孩子可能并不适应高中快节奏的课程,一个知识点几天讲完,这个还没搞明白,又变下一个知识点了,节奏没有把握好,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另一个原因就是学校了,你要看孩子在什么学校,你要是在乡镇小学乡镇中学,奖状拿到手软,到了县中、市中,家长就会发现原来孩子的同学原来在学习上能力这么差,如果能到省一级的重点中学,那更是会发现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很多学生都是那种天才级别的孩子。
其实,这位家长的困惑并不是个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存在类似的误区。他们过分看重奖状这种外在的荣誉证明,去忘记了孩子横向比的对象。如果在一些教学质量不佳的学校,可能448分照样是班级前五,而在那些重点学校,可能就是班级倒数前五了。
奖状,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但是,如果拿奖状来衡量孩子是不是真的能考入名校,就太幼稚了。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学习是场马拉松,谁最终博士毕业了谁才算笑到最后,找到好工作挣到大钱才算笑到最后闯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