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手令”是如何逐渐变为“废纸”的?


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命令权的包揽上。

国民党政府行政、党务,军事委员会军政、军令、军训、后勤等部门,都经常以蒋的名义发布命令。

因此,国民党所属的机关、部队、学校里,蒋介石的命令极为冗滥。

蒋介石又兼职极多,很多部门都归蒋直接领导,所以以蒋的名义发布的命令,时常发生矛盾,使受令者无所适从。

命令多了,时间一长,人们自然就不以为然了。

在这些命令中,绝大多数是蒋介石的手令,从数量上看已达到惊人的程度。

据蒋的侍从室初步统计,从1936年至1948年,12年间,侍从室积累收藏蒋的手令达130多公文箱。如将1936年以前及没有收回的“手令”加在一起,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了。


从蒋介石“手令”的内容看,是五花八门,项目繁多。但主要的是军事方面的,其次是政治和党务方面的。

蒋介石惯用的方法是以官位和金钱笼络部下,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所以蒋的“手令”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人事安排方面的。

关于成立机构、附属机构的名称,蒋介石可称为这方面的专家,许多机构的名称都是蒋自己独创的,以蒋的“手令”为准。

这些“手令”的起草,带有通令性质、重要文告或指示,往往要通过陈布雷起草发表,有的是由蒋口述,经侍从秘书记录整理,再由陈布雷作文字上的修改,由蒋签名发出。

从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蒋的“手令”越发越多,据蒋的侍从秘书俞国华说:他天天整理蒋的“手令”,夜以继日,无暇他顾。


“手令”发的太多了,效力自然就差了。而且,有些蒋直接下达的“手令”在作战指挥上难免和军令部发生抵触,而引起指挥系统的混乱。

1946年,蒋介石靠下达“手令”还能维持其统治威信。

但到了次年夏季,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蒋军在战场上节节败溃,政治、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蒋介石依然乞灵于“手令”,并责令军务局对“手令”加强检查和督办的制度,军务局将此作为首要任务,几乎像“债主”逼索欠账一样,每隔三五天就要向受令者或受令单位发出通知,查询办理情况。

因“手令”既多且滥,终于使蒋介石的“手令”失效了。只好依赖蒋介石御驾亲征了。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不得不亲自出马到各个战场去督战。蒋介石的幕僚逐渐总结出一条规律,即蒋飞临前线之日,就是该地蒋军失败之时。(参考文献:《蒋介石外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