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位94岁的广东老太收到一本寄来的杂志,翻开其中一页时她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住了,文章讲述了一位“黄总设计师”的故事,一个为国家隐姓埋名30年的无名英雄。
老太细读文字后眼眶湿润,久久难以平复情绪,三十年未归的儿子、未知的家族秘密、国之重器的背后牺牲,这一切究竟如何联系到她的生活?她的儿子与这篇文章有何关联?
三十年的隐秘与一朝揭晓
1987年的一个普通早晨广东肇庆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太太曾慎其如往常一样,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一个厚实的包裹,对她来说这样的快递并不稀奇,多半是杂志或者宣传资料。
而当她取出包裹里的那本杂志时,却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和这本杂志紧紧交织在了一起,老太太戴上老花镜翻开书页,突然停在一篇文章前。
文中写的是一个叫“黄总设计师”的人,他隐姓埋名30年,参与了国家某项绝密工程,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到这里老太太的心情很复杂,文章没有透露黄总设计师的真实身份,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背景,却让她的记忆一点点复苏。
文中提到这位科学家出生于广东一个医学世家,他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士,父亲是当地的名医,老太太慢慢将这些信息对上了号。
直到最后读到“他的贤内助李世英”时,她的心猛然一震,她的三儿媳妇也叫李世英,这本杂志就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盒子,带她回到了过去的三十年。
1958年黄旭华,老太太的三儿子,曾风风火火从家乡出发,只留下一句模糊的话:“我接到任务,要去北京出差。”谁知这一走就是整整三十年。
此后他杳无音信,甚至家里连封信都收不到,时间一久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抛弃了家庭,也有人说他在外面早已另立门户。
连他的兄弟姐妹也渐渐对他产生了埋怨,尤其是他父亲去世时,他竟然连丧事都没有参加,在那个时代,忠孝难两全,这些无名英雄只能选择牺牲个人家庭成全国家使命。
三十年的隐忍与孤独换来了民族的安全和尊严,当老太太读完这篇文章时她终于明白了儿子失联的原因,也明白了自己三十年来等待的意义。
她心中那份纠结和疑惑,终于随着文章的字字句句,化作了一份深深的宽慰,她轻轻合上杂志,决定召集家人,把这个重大消息告诉大家。
从医世家到科学救国的蜕变
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田墘镇的一个医学世家,父母悬壶济世,医术精湛,村里人提到这对夫妻,无不竖起大拇指。
黄母曾慎其是一位助产士,还常常免费接生,用一句“等孩子长大叫我干妈就行”赢得了众多乡亲的感激,黄旭华的父亲黄树榖则是村里有口皆碑的医生,医术和仁心同样高人一筹。
家里的长子长女也都继承了父母的勤勉和善良,这样的家庭环境为黄旭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从小聪颖过人,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
可时代的动荡让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飞机轰炸广东大地,学校被迫停课,黄旭华的求学生涯不断被中断。
13岁的他背起行囊,告别了家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求学之路,从梅县到桂林,再到重庆,他一边学习,一边经历着战乱中的人情冷暖。
也正是这一段颠簸的岁月,让他对国家的命运有了更深的思考,他意识到父母的医术能够治病救人,却无法挽救国家的危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强大起来,不再被外敌侵略。
怀着这样的信念,黄旭华在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正式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他放弃了家族传承的医学道路,转而投身造船领域。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似意外,但对他而言这是唯一的选择,他深知国家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国富民强,才能让家园真正安定。
从医学到造船的转变是黄旭华人生方向的重大转折,也代表了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共同选择,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家国命运交织的印记。
母亲教会他仁爱,父亲赋予他责任,而战火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他从一名平凡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而这条道路注定充满艰辛,在他的毕业和工作初期,正是新中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阶段,黄旭华被分配到船舶工业管理局,从事扫雷艇和猎潜艇的设计工作。
这为他后来参与核潜艇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让他对国防科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份改变命运的任务。
核潜艇背后的牺牲与成就
1958年黄旭华接到了那份改变他人生的任务,国家刚刚启动核潜艇研制项目,这是一项绝密工程,也是一项从零开始的挑战。
当时核潜艇对中国来说几乎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没有技术支持,甚至连基本资料都没有,苏联拒绝援助,国际社会的技术封锁也将中国拒之门外。
中国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攻克难关,而黄旭华被选入了这个艰巨的团队,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
参与核潜艇研发的人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这意味着黄旭华要从家人和朋友的生活中“消失”,他不能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不能请假回家,甚至连一封信都不能寄。
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清楚,这项工程一旦失败,他们的努力不会被世人知道,而即便成功他们的名字也不会被公开。
这是一次无名的战斗,但黄旭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因为他知道这关乎自己的事业,更是国家的未来。
研发工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艰难与挑战,团队缺乏经验,只能靠研究模型摸索前进,他们拆解、组装从国外获取的潜艇模型反复试验,逐步掌握核心技术。
在没有先进计算设备的年代,团队只能用算盘演算复杂的数据,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无误,他们用了12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发,并在1970年成功下水。
四年后这艘潜艇正式交付海军,成为中国海防力量的重要支柱,工作压力巨大,黄旭华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核潜艇研发。
家中父亲去世时他因无法请假而未能回家,二哥病重时他仍处于攻关的关键阶段,未能见最后一面。
这些遗憾深深刺痛了他的内心,但他从未动摇过为国家奋斗的决心,在他看来个人的情感牺牲无法与国家的安全和尊严相比。
当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时团队没有举行任何庆祝仪式,黄旭华也只是简单地和同事们合影留念,但核潜艇的研发才刚刚起步,后续的改进和优化仍需要巨大的努力。
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带领团队继续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中国核潜艇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终于在30年后得以回到家乡,面对他多年未见的亲人们。
母子情深与不灭的亲情
1986年黄旭华在出差途中得到上级批准,可以顺路回家探望母亲,这是整整30年后他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那年他已经60岁,而母亲曾慎其也已93岁高龄。
回到家时母亲的白发和消瘦的面容让他心头一紧,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安静地看着眼前这位自己牵挂了大半辈子的母亲。
母亲和家人对他的突然归来既惊喜又疑惑,不少亲戚朋友忍不住询问他这三十年的去向、从事的工作,而面对这些关切的提问他小心翼翼地回避,只是含糊地提到“北方的工作很忙”。
母亲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但从黄旭华的神情中,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没有再追问,只是嘱咐其他家人不要多问,让黄旭华安心吃饭休息。
短短三天探亲假很快过去,临别时母亲拉着黄旭华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北方天冷,照顾好自己,黄旭华点头答应,但心里清楚他接下来的日子依然无法频繁回家。
转眼到了1987年,曾慎其收到一本寄来的杂志,戴上老花镜,她翻开其中的一篇文章,内容关于一位隐姓埋名30年的“黄总设计师”,正是关于黄旭华的事迹。
母亲边读边流泪,合上杂志后,她郑重地对家人说:“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一向对黄旭华怨言颇多的兄弟姐妹们,听了母亲的话也终于明白了这位三哥三十年来的付出。
几年后黄旭华再次回家探望母亲并带她游览了家乡的七星岩,这是母亲对他的一个特别补偿,她一直记得60多年前不让年幼的黄旭华跟二哥外出春游时,他遗憾的表情。
如今她以这种方式,弥补了当年的遗憾,黄旭华非常感动,觉得这个举动深深体现了母亲对他的爱与关怀。
1995年102岁的曾慎其因病卧床,弥留之际她没有告诉家人通知黄旭华,因为她知道他工作繁忙,但最终弟弟还是将消息转达给了黄旭华。
等他赶到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但依然努力睁开眼睛,确认她最挂念的三儿子就在身边,拉着黄旭华的手,便安详离世。
黄旭华从母亲遗物中挑了一条围巾留作纪念,对他而言这条围巾是母爱的象征,也是他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结语:
黄旭华的三十年是无数无名英雄时代的缩影,他们选择舍弃小家成就大家,在隐姓埋名中肩负起复兴中华的重担。
于家他们是被误解的亲人,于国他们是守护安全的英雄,正是这样的牺牲与奉献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参考文献:
《保密工作》杂志2023-05-15发布的《黄旭华:隐姓埋名30载 只为深潜献宏谋》
央视网2016-12-31发布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