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身为教师的范美忠,丢下学生,自己第一个冲出教室,从此背上“范跑跑”的称号。

其他老师都在有序组织学生撤离,他的班级却乱成一团,学生们躲在课桌下瑟瑟发抖。

事后他毫无悔意,甚至公开表示自己没有义务冒险救人,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网络上对他的批评铺天盖地。

17年过去了,那个丢下学生独自逃生的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范美忠正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历史。

震感逐渐加剧,教室里的吊灯剧烈摇晃,地板也开始震动。

范美忠没有选择引导学生或保护学生,而是转身丢下他们,独自冲向操场。

和许多人一样,他在危急时刻本能地选择了逃生,第一时间跑到空旷的操场,心情才稍微平复。



当他回头时,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学生从教室冲出来,其他班级的学生早已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撤离。

范美忠的学生呢?他们在教室里乱作一团,有的跪在地上,有的抱着头躲在课桌下发抖。

没人知道该怎么办,几位女生甚至吓得哭了出来。即便如此,范美忠依然没有表现出任何歉意,反而对学生们撤离得慢感到愤怒。



他直言自己在危急时刻选择逃生是为了自保,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任何人,包括他的学生。

这一态度立刻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应,愤怒的声音席卷全国,范美忠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范美忠原本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出生在四川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凭借优异的成绩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他进入了教育行业。

他的学生评价他上课幽默风趣,讲解深入浅出,是一位极具魅力的老师。

他原本怀揣理想,希望通过教育为更多年轻人点燃思想的火花,带领他们探索知识的海洋。



然而现实却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谁也没想到,这位曾经的学术才子,竟在生死关头做出了如此令人震惊的选择。

地震发生时,他没有第一时间想到学生,而是本能地选择了逃生。

对他来说,生死之间,自己的生命显然更为重要。



即便身为教师,他也不认为自己有义务牺牲自己来保护学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范美忠直言:“我不是英雄,不需要为别人的生命冒险。”

这番话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对许多人来说,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保护者,但范美忠的行为却与这一理想背道而驰。



他的无情选择令人愤怒,也让他的名字与“逃跑”的标签永远绑在了一起。

在他之后,媒体和公众纷纷赞扬那些在地震中舍身保护学生的教师。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坠落的瓦砾,为学生们争取了生存的机会,与范美忠的选择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时有一位教师名叫邓聪,地震发生时,他毫不犹豫地冲进摇晃的教室。

他用身体护住几个孩子,保护他们免受伤害,直到最后被埋在废墟下。

邓聪的事迹迅速成为新闻焦点,这些英雄教师的行为让范美忠的选择显得更加刺眼。

社会对范美忠的批评日益激烈,甚至有人指责他没有资格继续担任教师。



渐渐地,范美忠成为众矢之的,他的职业生涯也因此发生了巨大转折。

地震后,范美忠的生活急转直下,他因自己的行为被学校解雇,教育行业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再接纳他。

尽管他曾就读于北大历史系,拥有扎实的教学能力,但“逃跑”的标签成了他无法摆脱的阴影。



他尝试过其他工作,但始终未能找到稳定的岗位。

最终,范美忠选择回到家乡,搬到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在简陋的小屋里安静生活。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他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并决定将自己多年的知识通过网络课程分享给有需要的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美忠的在线课程逐渐获得了一些学生的认可。

虽然这些课程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吸引了一些对传统教育体制不满的学生。

通过这种方式,他重新找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尽管外界的评价依旧分歧,但他已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范美忠的故事或许并不完美,但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挣扎与选择。

他曾因一时的自保而被指责为逃兵,但他也在不断的反思与改变中,找到了自己的新路。

如今,他不再是公众眼中的“话题人物”,而是一位安静生活、深思熟虑的学者。

在这个过程中,他或许失去了很多,但也获得了自我和解与内心的平和。



17年过去了,范美忠依然无法摆脱当年的决定,他没有给公众一个“英雄式”的回应,也没有为自己的逃跑道歉。

他只是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时间能让人忘记一切,但他永远无法忘记自己曾经丢下的那些学生。

走过了这段不平凡的人生路,留下的是一片沉默的伤痕,而这些伤痕,或许只能由他自己来治愈。



财新网:【汶川十年十人谈】范美忠:极端处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相--2018-05-12



澎湃新闻:“跑跑”范美忠:我还在教书,研究庄子让我变得平和--2014-08-10



四川新闻网:范美忠去年8月就回校任教 绝不后悔“成名”言论--2009-07-1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