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封为“平阳公主”的有很多个,但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却只有这一位。

唐高祖李渊有一女儿,排行老三,史书并未留下名字,只是后面曾被称为“李三娘”。

李三娘从小喜爱武术,刀枪棍棒,样样精通,兵法也不在话下。

长大后,李渊把他嫁给平阳的柴绍。柴绍出身将门,喜爱行侠仗义,二人相当登对。

当时是隋末,柴绍在京中做官,李三娘就跟随夫君定居长安,还生了两个孩子,日子过得是和和美美。

倘若不是隋朝已摇摇欲坠,各路起义迭起,李三娘还好好做她的官夫人呢。



公元617年,李渊决定起兵,密信通知三娘夫妇回太原。

这时,柴绍却犯了难:如果二人一起走,怕惹皇帝起疑,目标太大反而惹来杀身之祸;若留下老婆,又担心她一介女流被当成人质。

李三娘却目光坚定地对柴绍说:“夫君放心,你速去太原助父亲一臂之力。我一个女子,好找藏身的地方,不行我就躲起来,夫君不必担心。”

等柴绍走后,李三娘却没有躲起来,她变卖家产,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带着亲信去了长安附近的鄠县。

鄠县是李家根基所在,有很多庄园田产和人脉。

三娘到了鄠县之后,立刻变卖土地产业,用以招兵买马。



乱世流民最多,李三娘不忍看百姓流离失所,还特意拿变卖家产的银钱去赈济灾民,这使得很多年轻力壮的灾民投奔了她。

此时,李三娘手下已经有了几百人,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李三娘深知,这还是一群“乌合之众”。

于是,她盯上了拥兵自重的富商何潘仁,这人家富有财,拥兵几万。

可是要怎么劝说他降伏呢?李三娘想来想去,派出了身边的家童马三宝去劝说。

马三宝非常机敏善辩,凭借过人的口才,向何潘仁陈明利害,终使何潘仁甘愿归顺。

这为壮大势力开了一个好头。

之后,李三娘又派马三宝先后说服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多支队伍。

这些原本散落的地方势力,逐渐聚拢在李三娘麾下,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

此时,异军突起已经引起隋朝朝廷的注意,朝廷开始派兵攻打他们,甚至还派出了大将屈突通。

而李三娘凭借对局势的把握和兵法的运用,亲上城楼,指挥作战,屡战屡胜,势如破竹,不仅打下了鄠县,还攻占了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一个女人,怎么可以打败隋兵呢?

原因在此:李三娘手下的兵纪律严明,每次攻城后,都禁止烧杀抢掠,反而赈济灾民,这与当时其他的军阀形成鲜明对比,老百姓显然更爱戴李三娘的军队。

没多久,李三娘的兵就扩充到了7万人,而此时,他老爹李渊的兵才只有3万人!

而且,她杀敌非常勇敢,总能身先士卒,士兵们都对她非常尊敬,战斗状态满格。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三娘为平阳公主。

当时天下并不太平,各地割据势力依然蠢蠢欲动。

为了一统天下,李渊派儿子们上前线征讨,而把驻守山西的重任交给了女儿。

山西这个关隘原名苇泽关,后因李三娘驻守,改称“娘子关”。



一次,刘黑闼部来犯,因敌人太过强劲,李三娘只好琢磨智取之策。

她一边向太原发出求援信号,一边指挥不对严防死守。但是关内兵力悬殊,这样硬拼肯定不行。

于是,平阳公主想了个主意:组织部队把粮食熬成米糊,倒入关前的水沟里,伪装成马尿。

次日清晨,刘黑闼部看到这么多马尿,以为大唐援军已到,主帅赶快出来观望,却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喊声震天,心中惊恐,最终不战而退。

还有一次,敌军听说守将是个女子,便有些看不起,气势汹汹前来攻打。

而平阳公主却并不惊慌,她大声激励士兵:“今天就让他们尝尝我们娘子军的利害!”

然后骑马冲了出去,一柄长剑左挑右刺,十分勇猛。

将士们受到鼓舞,也不要命地拼杀起来,最后打得敌军节节败退。



公元623年,平阳公主因病离世。

李渊惊闻这一噩耗,老泪纵横,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女儿,还是一个自己能登上帝位的有力帮手。

李渊想要为女儿用军礼下葬,奈何受到一些守旧派大臣的反对。

太常议:“妇人葬,古无鼓吹。”——《新唐书》

李渊却力排众议,大声驳斥道:“鼓吹乃是军礼,我女儿生前在司竹起兵,亲执金鼓,冲锋陷阵,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她的功绩不输任何一位名将。用军礼下葬,她当之无愧!”

李渊还破例按照武将去世的谥法,赐平阳公主谥号为“昭”,以表彰她“明德有功”。



“先有公主,后有大唐”,这位在马背上的女子,不骄矜不柔弱,在乱世中挺身而出,既有奋勇杀敌的勇猛,又有聪慧过人的智谋,一路拼搏成为令人敬仰的巾帼传奇。

平阳公主也向世人展现出女性力量的强大,打破性别局限,书写非凡篇章。

真正的独立女性,就应如此。

事业如战场,努力搞事业,做出成绩,成就自己。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