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区林西花园的记忆

文章/管峻畅

绘画/赵以松

在古冶区的历史长卷中,林西花园始终是一抹独特而浓重的色彩,它承载着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记,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兴衰变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开滦煤矿而生的,有林西天主教堂、员司房、洋房子、保龄球场、林西花园等,是洋人员司的专属休闲领地,也是煤矿高档生活区的关键部分。而林西花园内的洋房子尽显西方建筑特色,砖石结构坚实,尖顶高耸入云,宽大的窗户采光极佳,精美的雕花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古希腊神话人物、欧洲传统花卉图案等随处可见,彰显西方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准。医院依据西方医学标准建设,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当时堪称一流。高尔夫球场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打造,优质的草坪和精心规划的场地,是西方休闲文化的典型代表。


民国时期,政局动荡,但林西花园依旧有着独特的故事。民族意识觉醒,反帝反封建思潮澎湃,可林西花园仍维持着特殊功能。此时,花园内外文化碰撞加剧,园内洋人继续享受特权,而周边民众对西方生活方式有了更多观察与思考,激发了民族自强意识。经济上,花园吸引了相关商业活动,杂货店、娱乐场所等逐渐兴起,形成特殊商业氛围,反映出中外经济关系的复杂。在文化交流方面,虽不平等,但西方园艺技术、建筑风格等向周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对洋人产生影响,文化交融悄然进行。


解放后,林西花园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开滦煤矿回到人民手中,林西花园也面向全体市民开放,成为了人民群众共享的公共空间。这一时期,它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象征,而是大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孩子们在花园中嬉笑玩耍,老人们在这里休憩聊天,年轻人也常来漫步。花园东侧修建了影剧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各种精彩的演出和电影在这里上演,成为人们精神文化滋养的源泉。园中还养有观赏动物,那些可爱的生灵为花园增添了生机与趣味,让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游乐设施的建设更是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这里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美好回忆。

然而,灾难曾无情地降临。唐山大地震给林西花园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古冶人民坚韧不拔,对其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林西花园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东侧的文化馆兼具影剧院功能,为市民继续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各种文艺活动在这里蓬勃开展。园中新建的古冶区图书馆,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为民众打开了求知的大门,人们在这里畅游书海,汲取智慧。两个露天泳池更是成为夏日消暑的热门之地,男女老少在池中畅游嬉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林西花园在解放前后以及历经地震重建后的发展历程,是古冶区历史的生动写照。它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场所,更是不同时期人们生活、文化、精神的凝聚地,承载着无数珍贵的记忆,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

(图文转自公众号“近儒山人的绘画世界”,略有改动,文章:管峻畅,绘画:赵以松)

关注更多

冀图邮书

抖音官方账号

官方微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