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在她18岁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不再使用传统的一次性卫生巾,相反,她选择了更为环保、可重复使用的月经杯。

苏一格在日常生活中还拒绝使用市面上的化妆品,而是把橄榄油当成卸妆膏,用它轻柔地滋润自己的肌肤,手帕也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取代了一次性纸巾,而在卫生间,苏一格摒弃了传统的厕纸,改用冲洗器,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让人想象不到,她是如何适应并坚持的。

苏一格的生活中还有一项让人匪夷所思的爱好——她在家中养了三百多条蚯蚓,这些平时让人头皮发麻的软体动物,在苏一格的眼里竟然成了宝贝,这些蚯蚓,对她而言,不仅仅是宠物,更是生活中的一份子,那么,苏一格为何会选择这样独特的生活方式呢?

01

成长背景



从山东的一个沿海小城到繁华的上海,苏一格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节俭与环保的印记,她的父母教导她勤俭持家,苏一格也将这种理念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苏一格的成长始于山东的一个沿海城市,虽然家庭并不缺钱,但她的父母却是非常节俭的人。他们认为,家庭的富裕并不代表可以随意浪费,这种节俭的生活习惯深深烙印在苏一格的记忆中。

父亲在家里强调的一个小细节,就是在用到需要冷藏的酱料时,要在倒出足够的量后立即放回冰箱,这不仅是为了经济,更是为了避免冰箱耗电增加,展现了对资源的极致节约。

苏一格的节俭不仅表现在食物的利用上,在衣物、家具上同样如此,她的妈妈懂得将用完的各种瓶瓶罐罐洗净后用来装调料或储存食物,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复古”感。

家里的家具更是“老古董”,吹风机、电风扇等耐用品在他们家都是坏了就修理一下,继续使用,这样的态度不仅是为了节省开支,更是对可持续生活的一种实践。

苏一格的衣服也是别人送的旧衣,即便穿破了,妈妈也会巧妙地缝上一个补丁,使其焕发新颖,这样的穿衣观念让她理解,衣服不需要奢华,只要整洁干净就足够。



即便去公共澡堂洗澡,苏一格的母亲也会教导她节约用水,在她们看来,不管用多少水都花一样的钱,但浪费水资源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这样的教育深刻地烙印在苏一格的心中,成为她后来形成独特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进入中学后,尽管住校,苏一格的勤俭节约之风并未减弱,每天晚上,她会在同学休息后悄悄地起床,挨个检查宿舍楼里的水龙头。



她深知水龙头如果拧得不到位,就会滴水,这样一晚上会浪费掉大量的水资源,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让她对浪费产生了深刻的厌恶。

尽管当时的苏一格并不太懂什么是环保,她只是感觉不应该浪费,但是正是这种对不浪费的敏感,奠定了她后来环保生活的基础,她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理解到资源的珍贵,开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可持续发展。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从她的故事中汲取灵感,让节俭与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共同为地球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02

思想的启发



在加拿大的留学生活中,苏一格经历了一场生活方式的转变,由最初的节俭逐渐转向更深层次的环保理念。

苏一格来到加拿大留学后,开始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氛围,在这里,她发现外国人非常注重环保,对垃圾进行分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苏一格也因为自己的国籍而遭遇到了一些歧视,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是不环保的代表。

苏一格在留学期间看到了一部名为《塑料亡国》的纪录片,对于里面揭示的塑料和垃圾问题感到震惊,这成为她生活观念的转折点,她开始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决心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改变。



苏一格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每天都认真地进行分类,在超市购物时,她带着可以重复使用的布质购物袋,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对于散装商品,她选择携带自己的瓶子,积极减少包装的浪费。

在留学期间,苏一格发现在国外购物不仅限于新品,二手市场是一个更受欢迎的选择,她开始在二手平台上购买书籍和生活用品,明白这是一种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的方式,刚开始可能有些不适应,但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为了更可持续的生活。



苏一格还与好朋友一起将闲置物品换给需要的人,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她的家里几乎都是二手家具,通过洗净消毒,这些物品焕发出全新的生命,这样的做法不仅省钱,更是对资源的珍惜。

03

公益活动



在苏一格的生活中,有一只小浣熊图案的布包承载着她的绿色理念,成为了她环保生活的象征,这个看似简单的布包,却承载了她在加拿大留学期间的转变,以及在环保事业上的坚持。

在一次逛街中,她的室友发现了这个布包,因为上面的小浣熊与垃圾桶图案让室友忍不住调侃苏一格与小浣熊有些相似,都喜欢翻垃圾。

这句调侃让苏一格心领神会,她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觉得有趣,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个带有小浣熊图案的布包。



苏一格对垃圾分类的执着在留学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加拿大,垃圾分类并不是那么严格,室友时常将垃圾混在一起,让苏一格看不下去。

她并不想因为“强迫症”而给别人带来负担,于是常常趁室友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将垃圾正确分类,使得他们的出租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垃圾分类状态。



随着对加拿大环境的熟悉,苏一格开始参与闲置物品互换的活动,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环保人士,逐渐地,她投身到环保组织,成为一名环保宣传员。

为了更好地传播环保知识,她甚至在豆瓣上创建了一个小组,用于解答网友们的环保问题,每个月上千的问题回复成为她的生活常态,但她乐此不疲,因为她坚信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



不同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一次聚餐中的争论,新认识的朋友对苏一格的环保理念提出了质疑,她在收拾餐桌垃圾时展现出的坚持与责任感,让那位朋友重新认识到苏一格并非只是口头上支持环保,而是真正将这个理念付诸实践。

尽管面对不同的质疑,苏一格从未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她明白,要想带动更多人走上环保之路,首先得做好自己,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她都能坦然以待,继续寻找合适的机会去影响更多的人。

苏一格的环保传奇就像那个小浣熊图案的布包一样,虽然看似简单,却承载了她的环保初心。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坚持与努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变了生活,影响了周围的人。或许,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但正是这样各自不同的选择,共同构成了环保事业的大格局。

04

从自己做起



苏一格的生活习惯还充斥在她身边都每一个角落,她的出租屋里别有洞天,她不喜欢花哨的摆设,而是选择在二手市场淘回家具。

这不仅符合她的勤俭习惯,更是出于对资源的珍惜,每一件家具都是经过她的精挑细选,不仅环保而且避免了新家具可能带来的有害物质。



而在她家里,蚯蚓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宝贝”。这些看似普通的长条软体动物,几乎是所有人都讨厌的生物,但是在苏一格眼中却是环保的小助手。

通过蚯蚓的“精致料理”,厨余垃圾转化为了植物的“黑金土”,实现了从垃圾到资源的环保转变。

苏一格在生活的点滴中展现了对传统卫生用品的颠覆,她拒绝使用一次性卫生纸,而是选择随身携带手帕,这种环保的做法在她看来比纸巾更为实用。



平常上厕所时,就用水冲器,对于生理期的处理,苏一格更是有她的独特方式,放弃传统的卫生巾,她选择了可重复使用的月经杯,这种医用硅胶制成的月经杯不仅环保,只要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寿命还可达十年之久,成为了她生活中的“神器”。

不管是出门买一些喝的东西还是朋友来她家中做客,就没有见到过一次性的水杯,她给自己专门准备了一个常用水杯,这使得周围的许多朋友都受不了。



回到国内后,苏一格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环保理念,反而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她的日常生活和环保知识,尽管遭到了一些质疑,但她坚定地传达自己的环保态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引起更多人对环保的关注。

苏一格的生活不仅仅是一场环保的冒险,更是一种对于传统观念的挑战,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环保不是一种过时的理念,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苏一格成为了绿色生活的引领者,她的故事不仅是对环保的呼吁,更是对每个人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或许,我们都可以从苏一格的生活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绿色之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