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乘坐地铁的经历吗?皆地铁穿行于隧道中,你会好奇这些隧道是怎么挖出来的吗?

没错,靠的是盾构机。盾构机能够在地下穿行,畅通无阻。


盾构机是一台非常精密的大家伙。以“京华号”为例,它的直径达到16.07米,接近6层楼的高度;长度超过150米,接近7节地铁车厢的长度;重量达到4300吨,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在盾构机的前端,有一个部分,叫做刀盘,它是盾构机的“牙齿”,可以“咬碎”地下的岩石,为地下隧道扫清障碍。而当盾构机的“牙齿”出现问题时,我这位专业的“牙科医生”就出场了。

盾构机的“牙齿”出问题了!

盾构机的“牙口”这么厉害,它也会有“咬不动”的时候吗?

当然有啦!我们吃东西时,吃到软软的食物和硬骨头,咀嚼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盾构机的“牙齿”在地下遇到的情况也是如此。对于盾构机而言,地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大概就是砂卵石地层了。遇到此类地层,盾构机不但无法“咀嚼”,甚至可能磨损“牙齿”。


我们知道看牙很贵、很难,盾构机“看牙”也是如此。

部分海域盾构隧道每掘进一米,仅“牙齿”材料费用就高达2~3万元,单条线路挖掘完成,“换牙”费用高达上亿元;在穿江越海等特殊条件下,甚至无法“换牙”。在这种情况下,想办法减少“牙齿”的磨损就势在必行了。


减少盾构机“牙齿”磨损

怎么才能减少盾构机“牙齿”的磨损呢?这就非常考验我们“牙科医生”的素养了。

为此,我和团队针对“硬骨头”磨损“牙齿”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2017年,当时世界范围内都缺乏测试大粒径砂卵石土体的测试装备。


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做!我们通过与工厂联动设计和加工,研发了大粒径砂卵石土体盾构模拟测试装置。通过这个装置,我们可以清楚地模拟“硬骨头”磨损“牙齿”的过程。

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系列测试,想要摸清楚“硬骨头”磨损“牙齿”的规律。测试结果出来,却与传统认知背道而驰。痛苦、怀疑、焦虑,种种情绪压上心头,我们甚至一度以为测试出错了。

可脑海中总有个想法萦绕不去,“也许是对的呢?”就这样,酷暑难当的夏天,我们一遍遍做着重复实验。结果发现不是我们错了,而是传统认知错了。那一刻,我感觉流下的汗水都是甜的。

为了能够有科学的方法评估、预测“牙齿”磨损的程度,我主动驻扎在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工地。通过与技术工程师、现场工人多次交流,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最终,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首次提出了盾构刀具整体健康服役量化评估与预测方法。这样就能诊断盾构机“牙齿”什么时候会坏,坏到什么程度,我们“医生”心里也有底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盾构机“牙齿”的保养、修复、更换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这些建议经过领域内多位院士专家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更加专业的“牙科医生”。

文/魏英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

来源/《科学故事会》2024年12月刊

排版:沈 丹

编辑:林雪琪

审定:李红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