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孙子还差两个月就满二岁了。小家伙胖胖嘟嘟,古灵精怪,十分可爱;我们做爷爷奶奶的和他的爸妈不在一起居住,虽同在一城中,相距却有十几里地之远,因此总是隔二、三天与小孙子见一次面,与他互动一下。

周六、周日,我趁自己不用上班时,便把他接到这边的家中来住两日;我放下一切业余爱好和应酬,陪着他玩;与他玩玩具、骑车、打扑克牌、看小儿书籍,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当然,开心得也是无边无际,为此,我甚至还萌生了写一篇《爷爷陪小宝宝成长》的文章呢。



两岁小孙子发音迟缓,只能说简单的两个字。但他天生似乎对电子产品兴趣浓厚。家里要开空调,他伸过手来,嚷嚷要遥控器,马上按下开启键;家里烧水壶要烧水,他抢着要按启动键;家里有一台联网的语音读唱机,他也是开关自如,调音量大小自如;风扇、音响更简单了,他操作自如,熟练得很。我们和他的爸妈一直是秉持尽可能让小家伙远离电子音像产品的,家里的电视从未打开过;大家说好有他在场,还应尽量少看平板电脑和手机、少玩游戏,免得小宝宝从小就受到“耳濡目染”,大人们“坑”了他。尽管大人们有这样的“防患未然”的意识,但小家伙依然干出了让我们大人们个个大跌眼镜的事来。

在我们这边居住期间,他两天不见爸妈,便嚷嚷叫“爸爸”,我知道,他是叫我把手机打开,微信点开,他要跟他爸视频通话了。一次,我故意不帮他操作,说:“你自己打视频吧!”小家伙居然听懂了话语,自己拿起手机,“唰唰”地滑到微信页面,找到他爸爸的头像,点开,然后找到视频通话按键,点拨了过去。我在现场看得目瞪口呆,毕竟才一岁多的小孩儿,一个字也不认识,却熟练地找到视频通话的按键,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一次,我都不曾用过,也不知道能用,打视频电话不一定非得拨“视频通话”按键,直接按上回未接通的那个符号标识,居然也能把视频电话按通和打过去,这太令人意外了,真是无师自通呀!我用了十年的微信,还不知道能这样回拨的,小孩儿却“一切尽在掌握中”。



后来,当我把这事告诉他爸妈的时候,还“埋怨”了他们两个一通,是不是当着小宝宝的面经常刷手机、引导和误导了他?儿子和儿媳也是一脸懵懂和委屈;他们也讲,在这边,他如果想爷爷、奶奶,也是自己拨弄拨弄,就把微信视频电话拨过去的,我们也从未教过他呀!......这就咄咄怪事了?!这一代人,难道天生就是驾驭电子产品的高手?还是天生就是电子产品的“宠儿”?

正当我怀疑“人生”的时候,我的朋友、广州作家龙建雄刚好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爸爸“坑”》,说的就是为了不让小孩痴迷手机,做父母的要巧妙地设置一个善意的“坑”,让小孩子掉进“坑”里不能自拔,从此远离电子产品,不再上瘾;我觉得言之有理,必须“挖坑”,阻止儿童痴迷手机的脚步;说来说去,这不止是一个言传身教的方法问题。看来,转移小孩注意力、善意挖个这样的“坑”,不仅天下每个父母亲要掌控和善“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同样需要“同仇敌忾”“步调一致”,也要去做到善“挖”;那么,闲下来时,大人们就不能只盯着手机,还是要多看一些纸质书刊,让小孩子转移注意力和关注点,哪怕是做做样子,那也是一种善意的表达;潜移默化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有作用和效果的。

两岁小孩打视频,虽然给人带来了短暂的惊喜,但更多的是长时间的担忧,但愿天下父母看明白。





☆ 本文作者简介:杨德振,中共党员、复转军人、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现为酒店高管;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杂文、诗歌、散文随笔数百篇;已出版八部散文著作,两部企业管理专著。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