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当这句熟悉的童谣响起,人们便知道,腊八节带着浓浓的年味儿,已悄然来临。腊八,作为农历十二月初八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春节的前奏,更蕴含着独特的养生密码。


“腊八节”历史久远,最初是古人感恩祖先、攘除灾祸、逐疫迎春、祈愿丰收的祭祀仪式,俗称“腊祭”。秦汉时期,“腊祭”选定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大致在冬至后的第25至36天之间。魏晋南北朝时,“腊八节”才固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并形成独立的节日。历经岁月变迁,“腊八节”从庄重的祭祀演变为今天全民欢庆的民俗节日。

传统风俗中的养生智慧


腊八熬粥的风俗约始于宋代,明清时期盛行,并延续至今。从食材来看,腊八粥堪称“营养宝库”,遵循着中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养生理念。通常包含谷类,如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能够提供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注入能量;豆类,如红豆、绿豆、黑豆等,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坚果类,如核桃、花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干果类,如红枣、桂圆、葡萄干,能补血安神、补中益气。各类食材相互搭配,实现营养互补,满足人体多样需求。

不同人群可依据自身状况熬制腊八粥。老年人消化功能弱,可多放些山药、薏仁,软糯易消化,还能健脾益胃;孩子成长需要营养,加入适量坚果碎、果脯,增加香甜味,吸引孩子进食,助力成长;女性注重气血,用红枣、桂圆、红糖熬制,能够美容养颜、暖身散寒。寒日里一碗下肚,从舌尖暖到肠胃,为身体筑牢健康防线。


腊八节除了喝粥,在北方还有泡腊八蒜的风俗。大蒜经醋泡制后,辛辣味减淡,但其功效却不简单。腊八蒜含有丰富的硫化物等抗氧化物质,能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预防冬日感冒,而醋也有开胃消食之效。随餐吃上几瓣,在享受传统节日仪式感的同时,亦能轻松收获健康红利。

全国各地腊八节的养生密码


我国地大物博,腊八节美食丰富多样,除腊八粥、腊八蒜外,各地还有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蕴含着当地的饮食智慧与健康理念。


在陕西,腊八面是主角。它以面粉为主料,搭配猪肉、豆腐干、萝卜等丰富的食材,营养多元。猪肉能提供优质蛋白质与脂肪,豆腐干富含植物蛋白,萝卜可清热生津、下气宽中。浇上热汤,一碗下肚,暖身又饱腹,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湖南人偏爱腊八豆,这一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据考证,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的陶罐底部,存有经鉴定为类似腊八豆的食物遗存。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开始腌制腊八豆,腊八后食用。腊八豆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而成,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及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腊八豆蒸腊肉是经典湘菜,腊八豆的鲜香融入腊肉的醇厚,腊肉中的磷、钾、钠等微量元素与蛋白质,搭配腊八豆的营养,美味又滋补。


在老北京的传统中,有在腊八节之后“打豆儿酱”的风俗。作为传统小菜,看似普通,实则内藏乾坤:它类似肉皮冻,以猪皮为主料,富含大量胶原蛋白,能延缓机体细胞老化,使皮肤丰润有弹性;加入豆干、胡萝卜、黄豆等食材,色彩丰富。豆干可增加蛋白质摄入,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有益视力与免疫力,黄豆能补充植物蛋白。冷却凝固后切块,蘸上腊八醋,酸辣爽口,营养与美味兼得。


安徽黟县的腊八豆腐别具风味,腊八前后,当地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晒制腊八豆腐。选用上等小黄豆制成豆腐,切成块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于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至干硬。制成的腊八豆腐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既可直接食用,品尝那原汁原味的豆香;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这样的腊八豆腐相对温和,具有补益中气、和脾健胃等功效。


腊八时节,当袅袅炊烟升起,粥香四处弥漫,传统风俗在现代文明中延续着古老的养生智慧,开启新岁的幸福与安康。

来源:央视科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