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新的问题也是接踵而至,那就是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的问题,是延续之前的路线,还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呢?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叶帅无疑是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定的。其中有一段往事是——“四人帮”被粉碎后当时有不少人提议由叶帅担任中央主席,但他却坚决推辞,选择支持华国锋出任中央主席。但后来他又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和华国锋几乎在同一时间段提出了辞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1977年2月说起。当时华国锋提出了“两个凡是”,也就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指示都不能改”。对此,叶帅并不认同,他表示如果这样走下去,很多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叶帅举了一个例子,他提到了毛主席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和遵义会议时期提出的一些主张,这些主张都紧密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实际,因此取得了成功。正是因为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所以才有了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

但双方各执一词,理论之争已是必然。要推倒“两个凡是”并不简单,最终叶帅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帮助邓小平复出。因此在会议上,叶帅公开提出恢复邓小平在中央的职务,但会议上有人明确表示反对,指出:“你们能保证邓小平同志复出后,能支持我们吗?能好好地团结在一起吗?”对于这些质疑,叶帅听后,明确表示:“让邓小平出来工作是为了大局,在座的同志总不会害怕他吧?”会后,邓小平亲自给华国锋写了信,提出了希望复出工作的想法,并谈了一些建议,在叶帅的不断努力下,华国锋改变了想法。

1977年7月,经历了三落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担任了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和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


邓小平复出不到一年,1978年5月,中央党校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紧接着,《光明日报》和新华社也发表了该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轰动,明白人都看出来这次大讨论锋芒直指“两个凡是”。

作为毛主席身边的老干部,汪东兴对此心知肚明,于是他公开批评胡耀邦和《光明日报》,表示他们犯了严重错误,真理标准大讨论被短暂叫停。两个月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叶帅明确表态反对汪东兴的做法,表示:“我不主张对讨论采取压制态度,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态度。”

又过了两个月,在叶帅和邓小平的努力下,被迫停刊12年的《中国青年》刊物恢复发表文章,叶帅专门题词祝贺。汪东兴得知此事后,立刻打电话给《中国青年》编辑部,询问为什么刊物没有华主席的题词,并召集杂志社编辑人员到人民大会堂,对他们进行了严肃批评。

叶帅了解该情况后,再次发声,要求解除刊物禁令。结果刊物刚印出来,270万份《中国青年》就被订购一空,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当时大部分人的真实态度。

于是叶帅和邓小平果断把握时机,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开了局面。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全国上下也感受到了风向的变化。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叶帅在1979年却提出了辞职的想法,他认为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应该由邓小平全面领导现代化建设工作,于是提出离开领导岗位,但中央拒绝了他的提议。1980年,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期间,组织系统地批评了华国锋的错误,但华国锋不肯完全认错。就在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候,叶帅表示:“这次政治局会议确实开得很热烈,华国锋同志犯错误,我也是有责任的,明知华国锋同志的意见不对,但给他提出来后,他一拒绝,我也没有坚持,就这样酿成这样的局面。如果国锋同志不愿意承担责任,那就由我承担好了。”事后,华国锋辞职。五年后,叶剑英感到身体状况不佳,也辞去了职务。


其实即便如此晚年的叶剑英也没有真正远离国事,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发展,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胡启立曾经去看望叶剑英,两人坐下来谈了很久,谈及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等。

谈话结束后,胡启立感慨的对叶选基说:“没想到叶帅年龄这么大了,脑子还这么清楚,讲得这么好!”

1986年10月22日,89岁的叶剑英元帅去世,结束了他光辉的一生。而他晚年时刻的一些重大决断,毫无疑问在历史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