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年穿行于大街小巷、乡村田野的时光,你是否会因身边某一瞬间的美好而感动?

  是转角遇见的四季美景?是通往城乡的一路坦途?是焕发新颜的城市地标?还是留住乡愁的农村新貌……每一个瞬间,每一处变化,都回响着城乡融合发展的铿锵足音。



  2024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心构筑城市空间、细笔勾勒乡村画卷,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城乡布局不断优化,城乡颜值持续刷新,城市品质逐步提升。

  城,欣欣向荣;乡,万象更新;人,安居乐业。马鞍山,在“城”长!

  看“城”绩:城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高架之上,轨道延伸,站点焕新,宁马城际铁路建设如火如荼;高架之下,路面升级,宽且舒畅,“新版”江东大道主干道部分放行……镌刻着奋斗的年轮,驶向美好的未来,2025年,它们都将迎来新的节点。

  交通承载着发展。疾驰而过的车轮,带给马鞍山的不仅是交通速度的提升,更将为城市发展输送强大力量、聚集人气。

  一路向南,阳湖片区,立体路网纵横交错,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阳湖公园雏形已现,阳湖小学、邻里中心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一座新城蓄势腾飞。

  目光向北,慈湖高新区,以“融”促发展,逐“新”强动能,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产城融合的步伐铿锵有力。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路”破局,大城崛起。这一年,我市完成“四横三纵”快速路方案设计,推进宁马城际沿线、高铁南站核心区等城市设计,湖北路过江通道暨巢马城际铁路接线工程开工,G205马鞍山段再提升……繁华城市、美丽乡村、活力园区等,交织在规划有序、日益细密的交通“大棋盘”中,互融并进、协调发展。

  还要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些。2024年,《马鞍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出台,成为马鞍山首部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以更高的目标愿景、更强的城市功能、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重大利好,为全市国土空间未来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与此同时,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完成《宁马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发布首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创新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完成海绵城市、电网等专项规划……一个个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规划的诞生,为城市扩能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见“城”果:城市功能品质持续进阶

  当冬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寂静一夜的诗城开启了新的欢腾。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开窗见景、推门见绿”的生活标配“唤醒”崭新的一天;干净整洁的市井街巷,热腾腾的烟火气照常升起;小而美的“口袋公园”里,晨练市民尽情享受“家门口”的“小确幸”……

  一幅幅生动场景,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宜居气质。2024年,马鞍山坚持以人为本,纵深推进全域城市更新,全省率先出台城市更新相关技术导则和配套支持政策,以规划作笔、施策为墨,做“美”城市“面子”,做实为民“里子”,推动人城和谐持续发展。

  何为“完整社区”?在花山区珍珠园社区,不管是买菜、就餐,还是上学、就医,走出家门步行五分钟,就能享受便利的“完整”生活。老人有日间照料中心,孩子有儿童兴趣工坊……“养老育幼、全龄友好,随着社区完整度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社区居民给出一致感受。

  何为“海绵城市”?日前,雨山湖东区排水韧性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收官。从“理水、兴园、营城”三个方面,实施湖体清淤、排口控污、活水循环、园区提升等项目,该工程将城市防洪排涝、雨水收集功能与公园景观完美结合,不仅“城市明珠”焕发新颜,城市区域也更具“韧性”。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我市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升级,统筹推进新城开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4年,我市秀山片区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和重点项目,10个完整社区均已开工,推进64个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城市生命线四期项目,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例50.9%。

  精雕细琢共绘美好。生机盎然的绿化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暖心便民的公用设施、润物无声的文化融入……城区内,69个“口袋公园”串珠成链、结链成网,康泰游园、雨山湖驿、暗香苑等精品佳作广受好评;46处空闲地块变身花海、绿地、停车场,南湖、北湖等城市驿站成为市民的“歇脚点”与“补给站”。

  精管善治焕发活力。柔性执法,设置黄梅巷、常青路、华海广场等“潮汐”摊点;数智赋能,全市23处停车场、7960个泊位实现智能化改造,城市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及“诗城智行”微信小程序上线;深化环卫体制改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荣登全省榜首。

  观“城”效:和美乡村迸发无限活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日前,走进含山县昭关镇花园曹村,乡村院落鸟鸣声此起彼伏,一间间独具韵味的特色民宿藏于绿水青山之中,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田园的美丽画卷。

  “自2024年‘五一’试营业至今,我们的接待游客量已达3万人次。”“繁花之境”民宿经营者裴家胜说。这一年,花园曹村立足生态优势,聚焦农旅融合,盘活闲置资产,全力打造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民宿村落集群,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100余人。

  马鞍山大地,像花园曹村这样的村庄不在少数。今年以来,马鞍山锚定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目标,坚持以改革为路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快补齐农村短板,扎实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城乡融合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一批和美乡村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改革春风,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大道上。截至2024年,全市已建成省级中心村217个,在建省级中心村26个;含山县陶厂镇关镇村、和县乌江镇宋桥村、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等12个村入围2024年度和美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

  1月5日,“品·约四季之腊八”年货大集热闹开集,我市名特优农产品、土特产走出乡村、走进城市。“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卖了近一百斤草莓。”含山县仙踪镇金洼草莓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喜笑颜开。

  而在当涂县大陇镇麻村,村党总支副书记姚其飞的直播也将开始了。退伍之后,毅然返乡,如今的他通过直播带货,让村里的虾田米、菱角、葡萄等农产品愈叫愈响,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笑容越来越甜。

  农产品进城、创业者返乡,这背后是城市和乡村不再有“围墙”,各种要素双向顺畅流动的现实。

  2024年,马鞍山深入开展“五统五促”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稳步推进卫生改厕、污水治理、道路提升、公共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统筹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和“万村清万塘”专项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等工程,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农村老年食堂建设……土地、资金、人才,医疗、教育、养老、文化,城里有的乡村也有。

  在放大村庄“美丽效应”的同时,我市把产业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优质粮油、现代畜禽等重点基础产业大力发展,含山大米、和县蔬菜、当涂水产、含山林果“一县一特”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个个乡村特色产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乡村民宿、休闲康养、亲子研学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截至2024年11月底,马鞍山村集体经营性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364个,100万元以上强村162个,村均经营收益和强村占比均居全省前列。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者 邓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