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先春而发,意韵清幽,品格高洁。

清代篆刻家丁敬送画家李方膺一枚“问梅消息”印章,表达了他对梅花寄寓的一种文人情怀;陈曼生也曾刻一方印章“问梅消息”,赠予画梅好友。此雅说源自宋代,如赵以夫有“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的词句,俞德邻也有“折梅欲问春消息,春在桥南卖酒家”的诗句。可见,梅花并非普通的艺术表现对象,而是被赋予独特的审美内涵,承载了丰厚的文化观念。


怪石老梅 吴昌硕 中国画 1900年177.3×47.3cm 中国美术馆藏

历史上,梅花深受文人墨客青睐。五代十国,南唐徐熙作梅花图卷,前蜀腾昌祐、后蜀黄筌以勾勒填彩法画梅。宋代,陈常以飞白法写枝梗、以色点花,华光长老擅画墨梅,马远画梅点粉成花,至扬无咎创圈花法,为后世所宗。元人王冕作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明清画梅者,多以水墨法出之。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一变旧法,粗枝大花,信笔挥洒,别具生机。


红梅 齐白石 中国画 1949年 99.9×33.6cm 中国美术馆藏

时代变迁,人们对梅花的审美情感不断达到新阶段,还将梅花耐寒特质同梅花花海的壮美相鼓荡,展现生命之美。特别是“丹砂作花瓣,铸铁作枝干”的红梅,积健为雄,正色凛凛,热烈奔放,风骨卓然。毛泽东诗句中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把风雪中的梅花意象,升华成为一种雄壮的精神景观,振奋人心。


牡丹梅花 黄宾虹 中国画 1922年103.7X39.9cm 中国美术馆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砥砺前行、开拓进取的精神。本期发布金农、李方膺、虚谷、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画梅作品20余件与读者共赏,在画家不同笔墨的表达中,感受梅花“类玉类冰”的澄澈清虚,感悟梅花“凌霜斗雪”的雄强风骨,进一步体会古代文人墨客问梅、求理、迁想、比德的动态创作历程。


双色梅花图 金农 中国画 1760年 129.5×56.3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白梅 李苦禅 中国画 1974年 45×50cm 中国美术馆藏


疏影图(梅花) 何香凝 中国画 1935年 109×36cm 中国美术馆藏


梅石图 李方膺 轴 中国画 1746年 87.5x42.5cm 中国美术馆藏


梅花 高凤翰 中国画 1741年 107.4×49.2cm 中国美术馆藏


梅蝶 赵之谦 中国画 清代 137×28cm 中国美术馆藏


梅竹 陈衡恪 中国画 年代不详109x44.5cm 中国美术馆藏


雪梅 于希宁 中国画 1999年 95×68cm 中国美术馆藏


梅 陈树人 中国画 年代不详 150.7×40.2cm 中国美术馆藏


梅花乱枝红粉别有天 石鲁 中国画1973年 81×41cm 中国美术馆藏


腊梅竹雀 诸乐三 中国画 1963年 102×34cm 中国美术馆藏


红梅八哥 崔子范 中国画 1989年 73.5×82cm 中国美术馆藏


雪窗梅影 陈秋草 中国画 1959年 138×70cm中国美术馆藏


梅兰图 王个簃 中国画 年代不详 94.2×44.2cm 中国美术馆藏


俏不争春 关山月 中国画 1973年 105x95cm 中国美术馆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