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4年,朱元璋规定:所有文武百官,每月只准休1天假!大臣周衡因需回家祭祖,思前想后,斗胆请假6天,朱元璋一听马上准了!不料途中变故,不得已拖延了1天,回来后就被朱元璋斩了。
洪武十三年的夏天,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决定减免江南地区五分之一的税赋。这一政策实施后,江南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纷纷称颂朱元璋爱民如子。
这道减税令的出台,其实与朱元璋建国之初的施政理念密切相关。元朝的覆灭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他深知苛捐杂税会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发民变。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接见各地官员时就曾说过:"天下刚刚平定,百姓们还没有从战火中恢复过来,此时的国家就像刚出生的小鸟,千万不能拔它的羽毛。"为了落实这一理念,他在洪武二年就免除了北方地区三年赋税。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洪武十四年正月,北元王朝的平章(相当于丞相)乃儿不花率领数万士兵南下犯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军事威胁,朱元璋立即调集军队准备反击。
朱元璋命令徐达、傅友德和汤和等大将率军迎战,但军队的粮草辎重却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时正值寒冬,田地里一片萧条,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军需物资。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提出了一个建议:收回此前对江南地区减免的五分之一税赋,并从下个月开始恢复正常税额。这个提议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担任右正言的周衡挺身而出,直接反对了朱元璋的提议。周衡是洪武三年的进士,因为表现优秀被朱元璋任命为谏官。
周衡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陛下之前减免江南税赋,百姓无不感激涕零。如今若是朝令夕改,不仅会失信于民,更会动摇国本,这正是前元亡国的原因之一。"
面对周衡的进谏,朱元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建议,拍案说"你说得对",但从他阴沉的脸色中已经可以看出,这次的谏言让他十分不悦。这次朝堂上的对峙,成为了周衡命运的转折点。
洪武十四年的清明节前夕,朝廷的右正言周衡向朱元璋递交了一份请假奏折。这份奏折中写明他希望能获得七天的假期,回无锡老家祭祖扫墓。
在明朝初期,文武百官每月只能休息一天,这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七天的假期对当时的官员来说绝对是一个极长的时间。
朱元璋看完奏折后,认为无锡到应天府(今南京)的路程并不算远。他当即批复,只给了周衡六天的假期。
周衡领了圣旨,按时启程返乡。他在老家完成了祭祖仪式,按照原定计划开始返回应天府。
就在归程途中,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道路泥泞不堪,无法通行。这场大雨不仅阻断了道路,还打乱了周衡原本安排好的行程。
等到雨势终于停歇,道路可以通行时,周衡立即加快脚程赶路。但即便他日夜兼程,最终还是比准假时间多用了一天。
在第七天,周衡终于回到了应天府,立即前往皇宫复命。朱元璋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假期的事情。
面对皇帝的盘问,周衡如实回答自己得了六天假,用了七天才归。他详细解释了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延误的情况。
朱元璋听完却勃然大怒,立即指责周衡犯了欺君之罪。在封建王朝,欺君之罪是极为严重的罪名。
这个时候,周衡想要解释路上遇到的变故,但朱元璋根本不给他辩解的机会。他直接提起了几个月前,周衡在朝堂上阻止收回江南税赋减免的事情。
朱元璋冷冷地说:"你说朕朝令夕改,是在学元朝亡国之举。如今你超期一天,又当如何评说?"这句话暴露了朱元璋一直在等待时机处置周衡。
最终,朱元璋下令将周衡押送到午门外斩首示众。这件事情在朝廷引起了巨大震动。
周衡案件发生的时间点颇值得玩味,正好是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之后不久。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了当时的左丞相胡惟庸。这一事件导致三万多人被牵连处死。
胡惟庸案的背后,是朱元璋对权力的深层思考。丞相制度从秦朝延续至明初,历经千年,本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制度。
废除丞相之后,六部官员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这一制度变革让皇帝掌握了更多实权。朱元璋宁愿自己多操劳,也不愿与人分享权力。
在加强皇权的同时,朱元璋还设立了一个特殊机构——锦衣卫。锦衣卫最初只是皇帝的护卫力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卫的监视范围遍及朝野上下,连朝廷重臣都在其监控之下。他们不仅监视官员的行动,还要记录官员的一言一行。
重臣宋濂的一次家宴就充分说明了锦衣卫的渗透能力。第二天朱元璋就能详细说出宴会上的座次安排和菜品。这种无处不在的监视让朝廷官员战战兢兢。
官员们每天上朝时都要与家人告别,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平安归来。即便在家中,他们也不敢随意说话,生怕被锦衣卫记录在案。
周衡虽然是为民请命,但在朱元璋眼中,这种行为等同于挑战皇权。正如朱元璋对《孟子》一书的态度,他甚至说如果孟子活在当世,也不会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