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刘思齐前往朝鲜为毛岸英扫墓。毛岸英牺牲九年,刘思齐第一次前往朝鲜扫墓。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入朝参战。时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的毛岸英,也随部队踏上了朝鲜战场。
临行前,他去医院探望因急性阑尾炎住院的妻子刘思齐。他只说自己要去出差,并未透露即将奔赴战场的消息。
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大榆洞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美军轰炸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击中了志愿军司令部的指挥所。
彭德怀元帅在获知这一消息后,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一封简短的电报。这封电报首先送到了周恩来总理手中。
周恩来考虑到当时毛泽东正在重感冒,决定暂时不告知这个噩耗。直到1951年元旦,这封电报才呈递到毛泽东案头。
毛泽东看完电报后,只说了一句:"要作战,就要有人去。"作为一国领袖,他深知革命需要牺牲。
然而,关于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并未第一时间告知刘思齐。在此期间,她仍每周去中南海看望公公毛泽东。
直到1953年,通过一张毛岸英戴着志愿军军帽的照片,刘思齐才终于得知了丈夫牺牲的事实。这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过去三年。
1959年初,刘思齐决定前往朝鲜祭扫。毛泽东对此表示支持,但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此行费用从他个人稿费支出,不得动用公款。第二,不得惊动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第三,一切活动要低调进行,不得见报。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思齐踏上了她人生中第一次朝鲜祭扫之旅。这一年,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整整九年。
1959年初春,刘思齐跨过鸭绿江,抵达了朝鲜。沿途的积雪尚未消融,寒风依然刺骨。
从平壤出发,一行人驱车前往桧仓郡的桧昌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134位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陵园建在一座山坡上,从山脚到陵园顶部共修建了240级台阶。这些台阶象征着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240万志愿军将士。
台阶中间设有两个平台。第一个平台上竖立着一块写有"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的石匾。
第二个平台上矗立着一座14米高的志愿军战士铜像。这座铜像的身姿挺拔,目光坚毅,象征着志愿军将士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陵园最高处是一片宽阔的平地,134座烈士墓整齐排列。毛岸英的墓碑位于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
墓碑上刻着简单的文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翻译、政治部副主任毛岸英同志之墓。落款时间是1950年11月25日。
刘思齐在墓前驻足良久,向丈夫献上了鲜花。随行人员为避免打扰,都退到了远处。
离开陵园时,刘思齐仔细记录下了陵园的一草一木。她要把这些细节都带回去告诉毛泽东,让他也能通过这些描述看到儿子长眠的地方。
然而这次祭扫的情绪波动太大,刘思齐在返程途中病倒了。她一下火车就被送进了首都医院。
医院方面立即向毛泽东报告了这一情况。毛泽东除了派警卫员前去慰问,还专门写信开导刘思齐。
等刘思齐病愈出院后,她把在陵园看到的一切都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毛泽东听完后说,将来有机会还要去看看儿子牺牲的地方。
这次祭扫经历,让刘思齐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陵园里的134座墓碑,记录着134个为国捐躯的生命。
在朝鲜这片土地上,像毛岸英一样献出生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还有更多。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和平。
1959年这次朝鲜祭扫之行,对刘思齐个人和那个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丈夫的安息之地,也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之前,刘思齐一直未能完全接受毛岸英已经牺牲的事实。这次亲眼见到墓碑,让她不得不面对现实。
此后,在毛泽东的关心和支持下,刘思齐逐渐走出了悲伤。1961年,她认识了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
1962年2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刘思齐与杨茂之组建了新的家庭。这段新的生活让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这次祭扫也实现了毛泽东多年的心愿。作为一位父亲,他一直想去看看儿子长眠的地方。
但作为国家领导人,他无法亲自前往。通过刘思齐的描述,他终于"看到"了儿子安息的地方。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次祭扫见证了志愿军将士的牺牲精神。仅在桧昌烈士陵园,就安葬着134位志愿军烈士。
这些烈士中,有的是普通战士,有的是指挥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有197653名志愿军将士牺牲。他们的牺牲,换来了祖国的和平。
毛岸英的牺牲,体现了那个年代领导干部的家国情怀。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儿子,他同样奔赴前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人。2006年,已经76岁高龄的刘思齐再次前往朝鲜,这次她终于去了丈夫牺牲的地方——大榆洞。
朝方在大榆洞种植了12棵松树,纪念毛岸英的牺牲。这些松树,见证着历史,也传承着精神。



刘思齐逝世,生前说毛岸英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和骄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