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黄浦区金坑路段有一座依山傍水的楼盘,两百多栋造型复古的楼房隐匿在其中。
这里植物疯长,枝丫繁茂的树木层层围绕在楼房外围,路上布满落叶和碎石子,许久才能从一条林间小道上看到一个走过的老人。
这个楼盘被称为广州最大的烂尾楼——澳洲山庄。于1995年开工建设至今已经27年,曾以环境优美,傍山而居,娱乐休闲设施一体为卖点。
吸引了大批客户前来购房,如今该小区仅剩几十户人家居住,并且大多也已年过花甲。
理想中的养老“圣地”
今年是马敏庄在澳洲山庄居住的第24个年头,她在65岁那年为自己精挑细选了这处房产,是打算安享晚年,没想到现在却是守着一个空旷的大楼,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马敏庄出生于1933年,不但家庭优渥,而且她自身也相当聪慧,在十几岁时考入中山大学,因成绩才华优秀,成功进入北京大学读研。毕业后她响应国家号召,进入大西北以自身所学来建设兰州。
马敏庄出生在南方的城市广州,兰州这种干燥,黄沙满天的生活让她一开始很不适应,但是为了能报效祖国,支援贫困地区,她还是毅然决然的在兰州大学待了二十多年。
后来在近50岁的时候,她才回到广州在暨南大学继续研究工作。
她把人生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大西北,但是那些年她还是一直怀念着南方秀美的山河。于是在退休后,她打算在广州定居。
对于格外注重晚年生活的马敏庄来说,环境和交通是首选。她喜欢安静一点的环境,如果交通也能方便点那就最好不过。
那段时间到处都是澳洲山庄的广告,马敏庄也在报纸上看到了消息。她看着报纸上介绍的基础设施以及地理位置都十分有好感。
于是,她决定去观看一下楼盘的实际建设。和她一样被吸引的人还有很多,大家一起乘坐大巴车到达金坑林场。
他们乘坐班车在山下远远望去,就看到一栋栋房子隐隐约约藏身在群山中,下车后发现这里果然如报纸上介绍的那样。
排排楼房设计精美,建造整洁,小区内空气清爽,绿植盎然,让人一进入就有种回归自然的轻松之感。
而且娱乐设施一应俱全,院外还停有免费大巴车,这和马敏庄想象之中的环境非常一致,让她十分满意。
她咨询价格了解到,澳洲山庄每平方售价3000元,支持20年免息分期付款,首期需付3.8万元,月供488元。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难以承担,但是马敏庄在高校从业多年,积累了不少积蓄,因此房价对她来说没什么问题,告知儿女她的决定后后,她就定下了一个五十多平的两居室。
澳洲山庄计划建立292栋楼房,分为ABCDE五个区域,此时的AB区已经几乎建设完成,马敏庄住的是C区,也建成大半,于是她交过首付后就直接入住了。
马敏庄没来之前多少有一点顾虑,山中环境虽好,但是她上了年纪之后进出或许会不方便。
不过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她就放宽了心。小区内的免费大巴一天运行好几次,她去市区非常方便。
马敏庄
而且,楼下的商铺也非常多,日常用品在小区内都可以买到,而且为了给业主提供方便,商铺还可以提供送货上门,在那个还不怎么发达的年代,这已经是很超前的商业模式。
马敏庄每日也过得乐乐呵呵,邻居们都十分友善,时常举办一些户外活动。
山庄本就建于半山之上,附近也有许多小山坡,会有爬山爱好者会提前告知业主,组织附近的爬山活动,然后大家按时自行前往。一路上大家相互交谈,是个非常好的增进邻里友谊的方式。
后来相熟后,大家还会相聚在附近的湖泊处钓鱼,坐在山庄贴心的为业主准备好船上,马敏庄只感心旷神怡。
马敏庄的儿女也会时常来看她,一开始他们对于马敏庄选择住那么远的地方感到担心。后来发现环境和交通确实方便后,才放心让母亲入住。
他们虽然住在市区,但是每当有空时都会带些水果,在这里住上一两天陪陪马敏庄,而且他们也挺喜欢这处地方,劳累工作了一周后,每次到这里都得到了身心的放松。
舒适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过了几年,马敏庄发现小区有些不太对劲。剩下的几十栋楼房,迟迟没有修建,她所在的C区也建设缓慢,这给了她很不好的预感。
逐渐败落的居住地
在楼下散步时马敏庄听到邻居们讨论,小区每天来回市区的班车班次越来越少,本以为是为了防止别处的人搭乘便车。
可是后来需要买票才能乘坐,业主们不情愿纷纷上报,可是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方法,甚至后来班车完全取消。
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时总有一种不安的恐慌,只是房子还在正常对外出售,安保人员也正常工作,他们只好安慰自己想着或许只是这段时间有困难,会慢慢恢复的。
没想到后来楼下的商铺也不再提供送货上门,而且商铺数量也在慢慢减少,直到完全消失。
而别的区域刚搭建起的楼房框架已经没有了建筑工人,马敏庄以及业主这才肯定地意识到房地产商出了问题。他们到处申诉,到各大政府机关以及售楼部讨要说法。
得知投资方破产后,大家的心态立马乱了。马敏庄安慰大家,积极地寻找补救措施维护自己的利益,得到消息的人也纷纷赶来索要赔偿。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区完全没有恢复的迹象,因为没有了物业管理,小区停水停电,便成了常事。商铺班车消失后,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变得艰难。
大家把该做的都做了,可是小区依旧不可避免地破落了,很多人受不了这种生活,于是选择了离开。
留在这里的人生活还是要继续,他们四处协商,最终争取到了小区的正常供电,只是还是会偶尔断水。
那几年每天都有人向马敏庄告别,夜晚的灯火一天比一天少,到了最后,马敏庄所居住的这栋楼只剩下了她自己。
马敏庄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从前只在别人口中听说过的事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果真十分难以接受。只是事情摆在眼前,她无法逃避,就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好过些。
她在一开始也思考了好久该不该放弃,后来还是决定留下,她见证过这个小区的繁华,不忍心它真的变成外人口中的“鬼城”,只要有一人居住,那它就不算荒废。
而那些未被修建完善的房间也有了别的用处,偶尔会有一些外来打工的人暂无去处,会在这里稍作停留。
野猫也成了这里的常住户,它们游走在楼宇间,知道在哪里能讨到可口的一顿饱餐。时间好像是忘了这里,衰败的房子就这样存在了二十多年。
原本头发乌黑的马敏庄头发已经花白。来来走走的邻居们也稳定下来,小区里如今剩下久住的不足40户,而这些人,大多如同她一样,年事已高,只是留下的原因各有不同。
小区荒废后马敏庄购置生活物品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她想着经常外出或者每次让孩子来给她送也不方便,反正自己闲着也没事,便把不远处的一小块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种些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
有事做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无聊,马敏庄每天六点起床,先去楼下走一圈,再回来吃早饭。然后就拿着工具带着水杯去菜地里干农活。
这里虽然荒废了,但是泥土,光照和空气都很好,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对马敏庄来说,种这些菜,不但是给自己提供日常生活的饮食,还是她另类的一种消遣。
等到中午时,她就会拿起自己的工具回家吃午饭,下午再根据当天情况进行外出找别处的邻居聊天,或者午休,以及一些旁的事。
等到夜晚天刚擦黑就会锁紧大门,因为自从住户逐渐搬走后,这里的安保设施变得极差。一些不良之徒伺机而动,在夜晚撬锁进入搬离的住户家中,肆意地搜刮房间里的物品。
而且晚上外出,要是遇到凶狠的盗贼将会很危险。马敏庄虽然没遇到过,但是她在别处楼的邻居老刘就遇到过这种事。
老刘比马敏庄年岁小一点,年轻时是电器厂的高级工程师,工作几十年攒的积蓄全部用来买这套房子了,他也是准备和妻子在这里安享晚年的,只是没想到房子会烂尾。
他和妻子在这里住了几年也习惯了,便留在这里,等待有一天澳洲山庄能重建。可这一等,也是二十多年,老刘看着人烟稀少的小区心中多有感慨。
有次晚饭后下楼散步看到有盗贼公然撬开别家的门锁大胆偷盗,正直的老刘实在看不过去就出声制止了一句,没想到盗贼竟然拿出刀子威胁老刘别管闲事。
刘根夫妇
老刘跟邻居讲起这事时还是愤愤不平,马敏庄劝他人没事才是最好的,这些盗贼狠起来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呢。
老刘也不多说什么,只提起晚上还听到自家门锁被撬的声音,他和妻子出于安全考虑,养了只小狗放在家里。还对大家说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夜晚外出。
时间一久,小区荒废的也没什么可偷得了,小偷来访的次数也就逐渐少了,但大家还是养成了夜晚不出门,早早休息的习惯。
但是在白天出门时,马敏庄会经常手握一根拐杖,并非是她腿脚不好走路支撑。而是,这些年小区因为荒凉被绿植覆盖,曾经幽静的小路上遍布杂草与树木,常有昆虫毒蛇四处出没。
马敏庄就亲眼见过带有花纹的毒蛇从她面前滑过,于是她才会随身带着拐杖,用作探路。还好大家都有防范意识,会在家门口四周撒上雄黄,毒蛇虽多,也没有人被咬到过。
马敏庄的子女在小区烂尾后也常劝她搬回市区住,可马敏庄不舍得走,她习惯了这种寂静的生活,她能够自给自足,身体也算健康。
这里虽像是一处被遗忘的荒岛,但也是她居住了二十多年的住所,这里有很多她朝夕相伴的老邻居,她也不愿意走。
子女只好按时给她送来足够的饮用水和一些日常用品,后来还给她安装了一台电视机,好让她能过得舒适一些,不过马敏庄不太经常看,她大多数时间还是愿意读书看报。
相比较于其他住户的忿忿不平,马敏庄的心态要好很多,她也很适应这种居住环境,只是近期她感到有些伤感了。
曾经的那些老邻居在维权的道路中逐渐苍老,也在年复一年的失望中相继去世。而那些不管住没住在山庄依旧坚持维权的业主们,希望的不过是能拿到自己的一份房产证。
这些年不断有记者媒体前来采访,马敏庄也总是耐心地讲述着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和过去的经历。但每当提起房产证,马敏庄也会颇感无奈地表示难以解决。
与业主同住烂尾楼的山庄老板
澳洲山庄在开发时声势浩大,老板也是志得意满,信心十足。只是后期资金链断裂,他无力回天。面对纷纷找来的业主,老板胡耀智未曾躲避,他一次次地打算重建,可最终都以失败收尾。
胡耀智本是在澳大利亚做生意,后来看到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前景,便带上全部身家回国发展。他选定的位置在现在看来是很好,靠山近海,风景独特。
可是当时交通的并不太方便,最终因为他独特的宣传,和打造的营销模式还是吸引了几千人前来购买。
胡耀智也是朝着做广州第一房地产这个目标发展的,如果他按照常规方式,先建完一个区域,用卖掉房产的钱再盖下一个区域,那么还不至于烂尾。
但是当时的胡耀智野心太大,认为有那么银行对他大力支持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于是算上他打算建造的别墅区,他让六期同时开工建设。
没想到在1999年末,他的公司出现了问题,他格外重视的财务卷走了公司的上亿元流动资金,直接造成了公司资金断链,澳洲山庄建设无法进行。
看到山庄突然停工,各种基础设施也全部暂停,业主纷纷找上门来询问,得知资金链断裂后都来要求退钱,可是他根本拿不出钱,业主们一气之下把胡耀智告上了法庭。
胡耀智没有钱偿还,就被法院列为失信人,他想去银行贷款都行不通。于是陷入被告,没钱,失信,无法重新启动的死循环里。
后来那些入住的业主前来向他要房产证他也无法给出。他建设澳洲山庄的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很多行为都不规范,建完房也不用验收,量了面积就可以给房产证。
而到了2002年,政府下发文件逐渐规范,建房子需要一步步验收,验收合格才能出房产证。而胡耀智的澳洲山庄已经成为烂尾楼,实在无法验收。
胡耀智早在1995年就搬进了澳洲山庄的别墅区居住,和普通业主住的地方隔着一张铁栅门,当时山庄还没有出事,他也经常外出欣赏山庄景色。
后来工程烂尾后,他也没有搬出去,只是不经常外出。在这期间他也尝试过多次融资失败后,胡耀智只好去找投资商。但是澳洲山庄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没有企业愿意接手。
马敏庄始终关注着山庄的发展,她在早些年就多次找到胡耀智询问解决方法,因此对山庄的问题也比较清楚。
当了解到实际情况的确棘手后,她便渐渐不再询问,只是留下了胡耀智的手机号码,希望有机会等到胡耀智成功的消息。
有一次胡耀智找到投资方合作重建山庄,广州市政府也批复了重建山庄的文件。消息一出,业主们都纷纷前来询问。
马敏庄也曾给胡耀智打去电话,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敏庄挂掉了电话,她说不上多么开心激动。
没想到等来的还是坏消息,胡耀智山庄里的几块地皮也被人骗走了,地皮创造的利益他无法享受,因此山庄重建的计划也被搁置。
本来还心存希望的业主再次失望,他们对胡耀智不再信任,并且坚持上诉状告。
这些坚持维权多年的业主大多是用一生积蓄购置的这套房产,他们心中始终抱有期待。近期听到昆明的一栋烂尾楼已经重建,他们心中再次燃起了一小簇的火苗。
马敏庄对这些却不再多做关注了,她已经89岁,身体也不如从前硬朗,也考虑好等她一个人完全无法生活时搬进养老院居住。
马敏庄表示:“我要是离开这里,肯定时不时想起澳洲山庄这些年的日子,但我不会怀念的,因为这里称不上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