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什么?在中国淘汰掉的东西现在火到国外了?
近日,网络上许多人发现,在海外流行起来了一样新的时尚单品,价格还不是问题,问题是很多人想要还买不到。不少网友纷纷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结果一看,这不就是中国农村的簸箕吗?
是的,现在火到国外的中国时尚艺术品,正是我国曾经农村种地用的簸箕,不过套上了时尚艺术品这几个字,簸箕如今的身价可是翻了好多倍了,在中国百十块钱的簸箕,如今在美国卖到了两百多美元,折换成人民币差不多两千多块钱。
就这还是“一簸难求”,好多外国人拿着钱都买不到,有幸运儿成功买到了簸箕都得邀请朋友来家中做客,好让大家欣赏一下传说中的簸箕,当然,顺便也可以收获一番羡慕的眼光。
那在中国无人问津,马上就要陷入制作技艺失传局面的簸箕,为什么突然火到了国外呢?甚至还身价昂贵,有价无市。这要说起来,可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了。
首先呢,簸箕作为一个手工制品,曾经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工业不发达的时代,就地取材满足需求的一个产物。它采用了竹子作为原材料,将其处理成细细的竹篾,利用竹子韧性十足、不易断裂的特性,手工编织制成各种形状的竹制品。
簸箕就在其中,但如今簸箕原本的用处已经逐渐被取代,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或许不出百十年簸箕就要消失在大家都视线中了,成为一个失传的工艺。但是就是有了这么一些人,他们注意到了簸箕身上独特的艺术性。
从长长的竹子变成各种形状的器物,独特的花纹,细密的纹理,无一不展现着簸箕独特的艺术性,仔细观察,这可比国外一些价值昂贵的所谓艺术家作品好上太多了。果然,簸箕的身影一出现在海外,立刻就受到了外国人的喜爱。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艺术品,具有着浓浓的中国色彩,大大满足了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更不要说簸箕上呈现的精绝工艺。简直无法想象,中国人怎么能有这么一双灵巧的双手。
外国人一见簸箕就迷恋上它,不过要只是这样或许簸箕还不至于这么火爆。将簸箕运往海外的人一见簸箕的受欢迎程度,马上就把控了簸箕的售卖量,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如果将簸箕大量卖出,人人都能买得到,那么过不了多久外国人对于簸箕的热爱就会消失了。果然控制了簸箕的出售量,外国人对于簸箕的热爱程度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真正成了火爆海外。
当然,除了簸箕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营销手段外,还有着如今人们崇尚环保的心态。现在各种污染都越来越严重,许多人开始推崇环保,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或一次性用品,簸箕的出现显然正中靶心。
簸箕本身就制作精美,用来盛放东西更是簸箕的本职工作,这无疑吸引了外国人的目光,又好看又环保,既可以为家中增添色彩又可以保护环境,简直是一举多得。
看着我国的传统簸箕在国外火爆,外国人“一簸难求”,想必大家也和我一样内心澎湃。这一简单事件的背后,其实也有着很多力量的推动,要不然为什么簸箕没有在百十年前推广出去,反而在如今马上就要濒临消失的时刻才火出国。
这其中的一个因素要归功于科技的发达,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再是一生也跨不过的鸿沟,人们只要搭乘上飞机,睡上一觉就可以来到异国他乡,交通的便利促使了簸箕传到海外。
还有我国政策的支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力度一直在不断的加大。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源,将传统文化和工艺推往世界的同时,其实也是将中国展现在外国人面前。
中国和中国的传统工艺之间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状态,中国逐渐强大在国际中的影响力逐渐提升,那么代表着中国的传统工艺在国际中的地位自然也会提升,海外众人对于中国传统工艺的认可也会加强。
同时,艺术又是无国界的,真正的艺术品能够获得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人的认可,人们在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同时,也在不经意的认同着中国。
除此外,还有着我们自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自信提升,曾经在中国有那么一段时间,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外国的空气是甜的,人们在追捧外国的同时,无形中也在对我们自身做着否定。
如今我们让中国传统工艺走向世界,未尝不是我们自信力提升的表现。只有我们自己发自内心的欣赏中国传统工艺,认可它的艺术价值,才能有自信将它推出国外,让世界人都能欣赏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着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体现。传统工艺要想顺利流传下去,就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丰富它的价值,否则就会被时代的洪流远远抛下,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曾经。
簸箕这些年的状态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在我国还处于人工耕地的时候,簸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物件,农村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但是当机械化时代到来,簸箕的功能被替代后它的价值几乎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簸箕改变了它的主要价值体现,从农耕中走出转向艺术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原本就精美的簸箕,如今与现代设计融合起来,再加以各种精美的装饰,更是将其艺术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
簸箕只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个,或许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簸箕”们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让我们学会传承它的同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