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东欧地缘政治格局,更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态势。

这场冲突超越了单纯的地区性冲突,已经成为重新定义21世纪国际秩序的关键事件。



一,欧洲重新武装: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到重新秣马厉兵。

1,冷战结束后,欧洲长期低军费,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流。

冷战结束后,欧洲长期奉行和平主义和去军事化政策,相继削减国防预算,在对外战略上更倾向于以经济手段和外交方式处理地区冲突。

从军费占总gdp比重看,2001年至2021年,美国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比重约为3.91%,俄罗斯约为3.82%、印度约为2.67%、英国约为2.31%、法国约为1.95%、日本约为0.96%、德国约为1.23%。

从军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看,2001年至2021年,俄罗斯国防费占财政支出平均比重约为11.26%,美国约为10.69%、印度约为9.41%、英国约为5.72%、法国约为3.52%、日本约为2.55%、德国约为2.66%。

俄罗斯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在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中排在第一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高的。

2,俄乌冲突,让欧洲再次武装。

然而,俄乌冲突的爆发让欧洲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环境。

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军事行动逐步升级,欧洲为了安全,大幅度提高军费,重新武装。

最典型的例子来自德国。

2011年,德国取消了义务兵役制,这是德国弃武的重要标志。

但俄乌冲突后,德国高层已多次表态称“不相信普京会止步于乌克兰边境”,德国必须做好面对俄罗斯的准备。

德国社会对恢复征兵制的支持度迅速上升。据统计,已有61%的德国民众支持恢复强制征兵制,更有消息指出德国计划在2029年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届时国防预算可能提升至占GDP 3%的水平。德国这种重新武装的势头,也成为整个欧洲再军事化的象征。

3,欧洲国家重新团结起来,建立独立于美国的防务体系。

在安全认知觉醒的背景下,欧洲国家不仅在军费上普遍增加投入,更在区域防务合作上逐步迈向实质性举措。

2024年12月13日签署的《柏林宣言》即是一大标志性事件。

德国、法国、波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乌克兰的代表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在柏林就《柏林宣言》达成一致,宣言明确提出要给予乌克兰“钢铁般的安全担保”,长期、可靠地提供军事及财政支持。

该表态意味着即便美国在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上出现退缩,欧洲也将“独立”主导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欧洲握紧了“铁锤”,在区域内外都展现出更为强势的军事态度。

地缘格局的延伸必然会继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同时在北非与中东等地区拓展自己的影响力与军事活动,进而对这些地区的局势稳定造成新的冲击。

二,北约从“脑死亡”到再生。

北约诞生于1949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其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压制德国、留住美国人和挡住苏联人”。



然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北约失去了共同的敌人。

法德等国与英美对俄罗斯的态度也产生了分歧:法德倾向于通过经济手段整合俄罗斯,扩大双方的经贸合作;

法国在俄罗斯大举投资,甚至在2014年俄罗斯夺取克里米亚后,继续加大对俄罗斯的投资。

截至2021年12月22日,法国是俄罗斯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者,也是最大的外国雇主。

在默克尔的领导人,德国不仅是俄罗斯的最大投资国,而且还将德国的能源深度与俄罗斯绑定。

为了俄罗斯的能源,默克尔在2014年9月按着乌克兰的头,签订了有利于俄罗斯的明斯克协议。



而英美一直对俄罗斯保持较为警惕的态度。
这一分歧在2014年后更是加剧,特别是16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他对欧洲国家“军费过少、占美国便宜”的不满公开化,甚至威胁要退出北约。

土耳其在中东和高加索地区常与组织内部其他成员意见相左,自行其事,再加马克龙想组欧洲军。

北约内部矛盾重重,根本没有执行力。

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公开表示北约已经“脑死亡”,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认为北约“名存实亡”。

到俄乌冲突前夕,北约的重要性一度被严重质疑,出现了“解散论”“无用论”等声音。

俄乌冲突爆发,却意外地为北约打了“强心针”。

面对俄罗斯强硬的军事行动,法德等国与英美在一定程度上迅速达成战略共识:必须维护欧洲大陆的安全与统一阵线。北约不仅重新找回了存在的意义,更进一步展开扩张。

最直接的例子是芬兰与瑞典加入北约。作为长期坚持中立的北欧国家,芬兰和瑞典过去对加入北约态度谨慎。然而,俄乌冲突打破了他们对安全环境的传统认知,认为加入北约更安全。

俄乌冲突后,美国重新掌握了北约的话语权。

欧洲国家在面对共同威胁时,更加依赖美国的军事支持与战略指导。

虽然法德等国仍然希冀在能源和经济上保留一定的自主性,但面对军事威胁和地缘安全压力,它们只能在防务领域与美国“一条心”,接受北约统一行动纲领。

如此一来,北约的凝聚力在俄乌冲突的刺激下得以全面恢复乃至提升。

三,俄罗斯面临苏联解体后又一次沉重打击。

1,俄乌冲突本质上可以视为美苏冷战的延续。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绝大部分的苏联军工业与资源优势,但在综合国力、经济结构与体制转型方面一直步履维艰。俄乌冲突折射出俄罗斯在国际博弈中所面临的致命困境:既想保持地缘影响力,又要寻求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

最终俄罗斯选择了保持地缘影响力,放弃经济发展,对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

2,俄乌冲突陷入僵持,将俄罗斯带到危险的境地。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未能迅速击败乌克兰,反而陷入了僵持,导致军事与经济都陷入了泥潭。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经济制裁,包括金融、能源、贸易、科技等多方面。导致通胀率上升,卢布一再贬值等严重问题,俄罗斯经济已到崩溃边缘。

此外,俄罗斯在外交和战略层面也遭到进一步的孤立与压缩:
• 中亚五国正在重新审视与莫斯科的关系,希望在大国角力中寻求更多自主性。
• 土耳其“扼守”黑海通道,并加强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对俄罗斯形成威慑。
• 中东地区,俄罗斯失去了唯一的战略支点叙利亚。
• 白俄罗斯虽然被普遍视为俄罗斯唯一的紧密盟友,但其国内政治局势也存在不确性,一旦“被颠覆”,俄罗斯将失去最后的地缘屏障。

在此背景下,若俄罗斯无法通过快速结束战争来扭转局势,面对内外压力的叠加,不排除再度出现类似苏联解体时的深度危机。



四,中东地缘格局被重塑:俄罗斯被迫撤退,伊朗抵抗之弧被打垮。

1,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实力被大幅度削弱,为了赢得俄乌冲突,被迫从中东撤军。

2,失去俄罗斯的支持,伊朗陷入困境。

伊朗在中东地区被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宿敌”包围,本来一直与俄罗斯在叙利亚等地形成协作。然而,随着俄罗斯“自顾不暇”、在乌克兰战场陷入泥潭,伊朗得不到足够的外援,难以在中东地区继续强力对抗美以土沙特的联盟。

在美以土沙的打击下伊朗主导的“抵抗之弧”逐步走向瓦解。
伊朗自身也受到经济与外交孤立的双重打击,同时面临国内改革与对外敌对势力的压力,伊朗也岌岌可危。

美国及其盟友已重新在中东确立主导地位,中东地缘格局正在重新洗牌。

五,东大与发达国家经济体脱钩进程加速。

1,俄乌冲突导致逆全球化加速。

俄乌冲突为本已显现的“逆全球化”趋势注入了更强的动力。西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考虑,对俄罗斯以及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经济体加大制裁与封锁力度。与此同时,半导体、通信设备、关键技术等领域成为主要的“战场”,各种出口限制与技术禁运手段纷纷上台。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大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壁垒开始增多。在能源价格波动、供应链中断、通胀高企等因素的交织下,各国对外经济政策更多地倾向于本土化或在同盟体系内部优化供应链结构,减少对“潜在对手”国的依赖。

2,东大面临的挑战:

技术封锁与经济围堵在此背景下,部分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技术封锁和经济围堵的压力,尤其是那些在关键性技术和产业仍有进步空间、并被视作潜在竞争者的新兴大国,更是成为西方国家联合打压与遏制的重点对象。

这些国家被迫加快在科技、产业链核心环节上的自主创新与自主可控进程。虽然维护全球经济一体化仍有道义和经济的呼声,但实际操作中,各大国的互信在地缘冲突与全球政治氛围的影响下持续降温。

3,集团化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多极化下的分裂

当西方国家在对一些国家进行“脱钩”操作的同时,这些受限国家也会加深彼此之间的协作,形成“替代市场”或“区域性经济合作圈”。这样一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阵营化”走势:发达国家与其盟友在关键技术、核心原材料供应上形成封闭体系,新兴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在新的合作框架内谋求互补与创新。全球供应链与金融市场由此面临更多外部政治风险,不确定性与系统性冲击不断加剧,各国在经济布局与产业转移方面也势必要进一步调整。



六,结论:

俄乌冲突远未进入终局,但这场本属于地区性的军事冲突已深刻改变了21世纪初期以来的国际秩序。它在欧洲重新武装、北约扩张、俄罗斯遭受重创、中东地缘格局重塑以及全球经济脱钩与集团化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突破性的效应,引发了新一轮的大国博弈与秩序洗牌。

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所引起的地缘重构相似,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变局同样深刻且复杂。

大国间的战略竞争加剧,传统国际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在经过短暂沉寂后重新焕发活力,一些新兴力量则在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

未来的国际环境注定更加多变,战争与冲突的阴影可能在局部地区持续存在。

与此同时,“危”中也可能孕育着“机”,各国若能在混乱的地缘博弈中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自主创新,却也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加速了目前世界秩序由单一主导向多极化演进的进程,也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提醒人们必须正视全球化进程中薄弱的安全和治理结构。

俄乌冲突远未结束,但其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已经初步显现。

这不仅仅是一场地区性冲突,更是21世纪国际秩序重构的重要转折点。无论是地缘政治、军事战略,还是经济格局,都正在经历极强与极深的重塑。

正如历史多次证明的那样,世界格局的每一次巨变都会带来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重新分配与调适,俄乌冲突是一次“催化剂”,也可能是一道“分水岭”。

对这一进程的理解与应对,决定着各国在新一轮国际博弈中的位置与前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