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巴西官方表示,比亚迪巴西工厂的建设外包施工方之一金匠集团的员工是“国际拐卖的受害者”,金匠公司已配合调查,比亚迪表示与金匠公司终止合同,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毛宁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也同巴西方面保持着沟通,正在核实有关情况。我想说的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贯要求中资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日前,巴西官方发布公告,称已经叫停比亚迪巴西工厂的工地建设,因为发现工厂里有一百多名中国工人,生活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针对巴西工厂事件,比亚迪早前曾对权威媒体《财新》有过一次回应。比亚迪表示,该外包服务商没有按照比亚迪的要求提供劳工条件,比亚迪决定立即解除与该公司的合作。但之后,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突然发微博,称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表示有“境内外相关势力恶意关联、蓄意抹黑”,“企图破坏中巴友谊”,还说有“国内部分自媒体里应外合”。
因文化差异,其诱导性的问询加上语言翻译理解的偏差,劳工部门新闻发布的信息很多表达不准确,尤其是表述金匠的员工被“奴役”,被“解救”,与事实完全不符,员工希望自己站出来讲出真实的情况,并愿意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和询问。此外,金匠集团巴西分公司还公布了一封员工联名信,指出莫名被扣上“奴役”帽子,员工感觉人格受到侮辱,人权受到侵犯,严重伤害中国人尊严,并再次强调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和询问。
目前,比亚迪方面的回应是,已经与施工方金匠公司划清界限,称不会干损害工人利益的事情。金匠方面则找一群工人录了个视频发到了国内网络上,视频中2名工人代表阅读了一份声明文件,该文件指责媒体报道歪曲事实,但没有提及巴西方面曝光的居住条件和工资等问题,只提到了在巴西报道原文中篇幅仅占一句话的工作护照被收走的问题,称巴西方面认为工人被“奴役”只是雇主统一收走护照办手续而引发的误会。
据了解,比亚迪在巴伊亚州的新工厂是其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该工厂计划于2024年或2025年年初投产,年产能预计为15万辆电动车。这一项目被视为比亚迪响应巴西市场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事件无疑对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及中巴经贸合作关系带来挑战。尽管此次风波尚未对工厂建设的进度造成明显影响,但如何妥善化解争议、恢复市场信任,将成为比亚迪及相关企业未来的重要任务。
从表面上看,巴西劳工部的行动似乎体现了当地对劳工权益的高度保护,背后有强大劳工工会的影子。巴西有严格的《劳动法》,巴西劳工部也经常以保护工人权益为由对企业进行监管和调查。但此次比亚迪事件,不能认定是劳工工会强大导致不适合发展。一方面,比亚迪及承建方表示事件是文化差异、翻译偏差等造成。另一方面,事件背后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如巴西巴伊亚州州长在叫停前会见了美国驻里约热内卢领事,随后巴西媒体就报道了比亚迪事件。
巴西可得清醒点儿,中巴两国一直交好,巴西还眼巴巴盼着中国技术助力他们汽车产业华丽转身呢,要是把这事儿搞成外交大麻烦,得不偿失啊!说到底,这事儿背后没准儿有几只“无形的手”在推波助澜。但中企也别喊冤,让人从劳动条件上挑出刺儿,说明日常管理肯定有疏忽的角落。如今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一路“乘风破浪”,抢了传统车企不少风头,树大招风在所难免。中企唯有咬咬牙,提高自身要求,虽然过程像爬山,又累又难,但山顶风景独好,早晚都得迈出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