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杰鲁鲁
编辑 | 杰鲁鲁
前言
特朗普的回归,是一场复杂的政治戏剧,悬念重重,难以预测,作为一个商人总统,他的对华政策既充满了强硬的挑衅,又不乏灵活的谈判策略,这种“模糊”态度让世界各国在应对美国时感到困惑与不安。
是继续加码压力,还是在激烈博弈中寻找合作的可能?他的“战略模糊”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那么,在这场全球瞩目的博弈中,我们应如何解读特朗普的言行?
他究竟是以商人思维操作国际政治,还是为了重新定义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
美国政治的剧目总是充满戏剧性,而特朗普的回归,更像是为这场戏码点燃了新的焦点。
从外界对其“特朗普2.0”时代对华政策的解读中,我们能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一方认为他会沿袭甚至强化其反华立场,另一方则以某些举措为例,主张他正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缓和。
两种观点各执一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活脱脱是一个复杂的特朗普——一个无法简单归类于“强硬”或“疲弱”标签的总统。
此前在“TikTok风波”中,特朗普展现了他惯用的策略手法——既软又硬,谋求利益最大化。
他对这家中国背景的短视频平台表现出“暧昧”,不仅在关键时刻公开支持其继续在美运营,还一度亲自参与到其生态中,收获了过千万的粉丝。
所以说,在面对tiktok这个问题,特朗普就很会“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他从中获利了,得到了很多支持,所以特朗普对这个软件的态度,又变得“暧昧”起来了。
这也证明了,特朗普归根结底是个商人总统,TikTok对他有利,他就支持!TikTok不仅成为他吸引年轻选票的桥梁,也变成了他与中美两国相关方博弈的筹码。
当然,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特朗普的态度并不等同于全面开放,即便他对TikTok表现出相对灵活性,背后的动因我猜测更多是基于个人政治利益和谈判策略,而非对中国企业的友好姿态
TikTok,某种程度上只是特朗普测试中美博弈底线的实验品,是其“见招拆招”政策风格的体现。
如果说TikTok事件显示了特朗普的“个人化”政治操作,那么关税政策才是更加体现特朗普经济考量的重要举措。
相比传统的“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对华强硬派,特朗普的关税思维更像是一场商业谈判。
他并不单纯追求施压,而是试图通过施压换取经济让步,对中国、对加拿大、对墨西哥,他的套路如出一辙:先扬言强硬,再等待对方做出实质性让步。
这样的操作逻辑,折射出特朗普政策的一大特点:对外手段服从于国内目标。
他或许会以“美国利益优先”的面貌出现,但背后推动的却是更具体、更现实的经济诉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反华,倒不如说是一场“交易型对抗”。
特朗普模糊不定的态度,最难受的肯定就是其他西方国家了,西方国家不清楚特朗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在很多战略层面的选择上,就有可能犯下大错。
不过在很多西方国家领导人看来,特朗普放弃对tiktok的制裁,其实也算是在释放一个合作的信号。
只不过为了保住美国的“颜面”,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被民众所支持,所以特朗普必然不会大张旗鼓地宣布“要和中国讲和”,他只能通过一些小把戏,释放友好的信号,表面上还是要“大做文章”,表现出一副和中国“干到底”的态势,这从美国加征关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了。
台湾问题
说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我们再将目光看向台湾问题。
对于台湾问题,特朗普同样展现了模糊与灵活,他不肯给出是否“保卫台湾”的明确答案,却又在民进党当局面前施加压力,抱怨其“付出的不够多”
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既避免在台海问题上陷入决策困境,也为他在未来博弈中预留了足够空间。
特朗普深知,台湾问题不仅是中美博弈的敏感点,更是一枚能够撬动更大利益的棋子。
特朗普的这个态度对我们来说还是挺“烦”的,但确实很符合他待价而沽的商人逻辑。
特朗普内阁中反华政客的集中任命,也为其对华强硬增添了注脚。不过如果细究的话,不难发现,这更像是其“善恶双面”策略的一部分。
特朗普让反华人士去扮演“坏警察”的角色,在对华议题上施压,而他自己则化身“好警察”,以更灵活的姿态参与谈判,寻求回旋空间。
这种策略一方面强化了美国在谈判中的筹码,另一方面也为特朗普个人政策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特朗普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一直是其对华政策中最为复杂和最具悬念的部分,在他执政的第一任期中,特朗普既以言辞激烈的方式挑战了中国对台湾的立场,又多次通过举措传达出一种“模糊但有意图”的策略。
他的台湾政策,远远没有传统“支持台独”或“保卫台湾”的明确立场,而是充满了游走在战略模糊边缘的精准计算。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火药桶”,两岸局势的复杂性一直让这一问题成为中美博弈中的敏感区域。
在特朗普执政初期,他曾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如与台湾领导人通话、批准对台军售等)向中国发出了挑战,但他所采取的行动与言辞中的矛盾,却让外界无法确定特朗普的真实立场。
一方面,特朗普在2016年首次当选后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通话,令两岸关系再度紧张。紧接着,美国政府批准了一系列对台军售,包括高端武器装备,这也使得台湾问题在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变得愈加敏感和紧迫。
可在很多重要时刻,特朗普又选择采取一种“战略模糊”的姿态,他始终没有明确承诺是否会出兵台湾,反而以一种不明不白的态度,既警告中国也挑逗台湾。
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这种“模糊政策”,从战略上讲,实际上是为了保持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通过不做过于明确的承诺,他既能够在与中国的外交谈判中保持压力,又能让台湾当局感到足够的不确定性,从而促使其更多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
通过这种“进退有度”的方式,特朗普同时与北京和台北建立了一个微妙的博弈关系。
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第二个重要举措是对民进党政府的“双重角色”施压。
一方面,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并没有完全停滞,而是通过加强对台军售、增加军事合作等措施,以保持台湾的战略价值。
另一方面,美国却始终对台湾当局提出要求,抱怨其“付出的不够多”。这种立场上的反复和不确定性,实际上是在精心计算如何让台湾当局为美国提供更多的战略价值。
特朗普的这类言辞和政策动作,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诱惑与威胁并存”的手段
通过表态“支持台湾”以及加强对台军售,特朗普让台湾当局感受到美国的战略关怀,但与此同时,他又通过一系列的外交表态和政策方向,提醒台湾不要过度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
在特朗普看来,台湾不仅是对华博弈中的棋子,也应该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一个利益所在。这也是笔者一直强调的,特朗普是个商人,他最擅长的就是这种商人逻辑。
结语
在“特朗普2.0”的框架下,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政策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强硬,也不是纯粹的缓和而是一种深植于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利益权衡。
也许在他的视角中,国际关系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变数的谈判桌,他的政策或许不会为中美关系带来本质性的改善,但也未必会是最坏的局面。
正如我们面对他的1.0时期一样,特朗普2.0的对华政策同样值得我们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去观察和应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理解特朗普的逻辑、明确其利益诉求,是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棋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毕竟,真正的强者,不仅懂得如何在规则中博弈,更懂得如何在混沌中找到方向。